第493章 有钱带来的后果,修路 皇权下乡
-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 爱吃草的羊
- 2029字
- 2025-01-23 17:58:11
【出现钱荒,通货紧缩的预兆:大周国运-10000点!】
【恭喜宿主解锁成就:近代帝国的衰败模式!】
【解锁奖励:五海霸者之证:长明宫灯!】
终于……
听到这个提示,李天长舒了一口气。
这是他本月以来,第一次听见国运下降的提示。
果不其然。
若是一个金融体系完善的近现代帝国。
其经济周期是较为绵长的。
李天想等这场泡沫繁荣戳破,经济大萧条。
恐怕得十年八年才行。
可大周不同。
大周只是个新生的,世上唯一的近代帝国。
在这个世上,它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它的规则、法律、秩序都是非常不完善的。
往往一个成熟的近现代国家看来只是小问题的事件。
在大周身上都可能快速引发严重后果。
就像这场泡沫经济繁荣似的。
经过户部一个半月的新政。
现在的股市上,由钱洪泽扶持起的股票已经暴涨了十三倍!
而大周的国运也一路飙升。
要不是李天心志坚定,见多识广。
恐怕早就坐不住了。
要知道,现在的国运可是远远超过了李天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国运。
这其中,当然有“钱洪泽繁荣”带来的十万点国运。
不过也混杂着钱洪泽在搞到钱后,真的去投资造船、铁路、军火等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提升。
这个月月初时。
钱洪泽手里本来价值七百多万两的产业。
在几倍股价增长的带动下。
直接暴涨成了五千万两!
于是,钱洪泽果断拿出了一千万两,与少府共同推出了一项基建计划。
有这个计划后,少府开始大批雇佣民工,翻新大周各处的道路。
多条按照几千年前大秦驰道为标准的路,被大周一口气推出。
这些道路关联着大周各处的主要城市。
把整个国家用一条密集的公路网串联在一起。
不光是驰道。
在少府的支持下,大周各地还开展了乡村道路工程!
在这个庞大的计划下,他们打算把全国近五万个较为发达的农村,与周围县城,用相对质量较高的土路连接在一起。
五万多条土路同时开工!
这么恐怖的工程量,是这个世上所有的封建王朝做梦都不敢想的。
但即使这样,众人也乐观的以为。
这些工程量,以大周现在的国力,虽然有点吃力。
可也只是有点吃力罢了。
而道路基建的翻新,当然出现了一个结果。
皇权下乡!
在以前,因为封建王朝帝国财政不行。
道路维护非常稀烂。
导致除了秦汉两个愿意掏钱进行道路维护的王朝,皇权还算可以下乡外。
后来的王朝,皇帝的威权对于农村人而言,就非常薄弱了。
但现在,随着道路基建的维护。
很多官员意识到皇权的威严将再次进入农村。
像小池底那样官民对抗的事件,将会少许多。
一众官僚纷纷摩拳擦掌,打算对农村开始移风易俗的计划。
并打算在乡级单位设立朝廷官员。
这倒并非是他们多么在乎帝国的威权能否得到伸张。
他们也不怎么在意这个。
但无奈,随着道路基建翻新。
帝国向农村派遣官员变成了一项可实行方案。
于是,此事便变得有利可图了。
当然,官员们也就趋之若鹜了。
而这,也让李天耳边响起了系统的提示。
【皇权的威权,疾速回归农村:大周国运+5000点!】
对此,李天表示情绪稳定。
他很明白,若是封建王朝,皇权下乡绝对不止带来5000点国运。
少说也得有几万。
但于近代帝国而言。
皇权乡下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因此,不会涨太多国运。
而与皇权下乡同时出现的,还有另一项变化。
因为乡村土路翻新的施工地就在农村周围。
所以很多之前因为土地兼并,艰难度日的农民。
为了生活,纷纷加入了施工队,挣钱补贴家用。
而这,也间接性缓解了帝国本来有些紧张的人地关系。
因为这项变化。
李天听到了系统的声音。
【大周背对马尔萨斯的陷阱,迈出了一步:大周国运+5000点!】
跟皇权下乡一样。
因为大周已经半只脚步入了近代。
所以本来作为封建王朝命门的马尔萨斯陷阱。
于大周而言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近代帝国可以躲去马尔萨斯陷阱的骚操作,太多了。
除了皇权下乡跟缓解人地矛盾以外。
“钱洪泽繁荣”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还在各个领域提高了大周的国运。
比如户部后来批准的一千万两基建经费。
直接在之前的铁路网上,修建了更多的铁路。
这些铁路串联很多煤矿,县城甚至新兴的工业城市。
让李天获得了【铁路罗织:大周国运+10000点!】这种在封建王朝看来没什么毛用,可对近代帝国意义非凡的国运增值。
又比如,他们在京都周围修建了大量钢铁厂。
无数高耸的烟囱冒出煤烟,遮盖了北直隶的天空。
另一边,李天也收到了系统的提示。
【工厂林立:大周国运+5000点!】
这种杂七杂八的建设,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给李天带来了两万五千点国运。
加上“钱洪泽繁荣”原本带来的利益。
大周的国运居然一口气暴涨到二十五万点的高度!
虽然已经收到了系统提示。
大周境内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征兆。
可站在李天的角度来说。
他也只是知道大周出现了通缩而已。
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概念。
在微观层面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反应。
所以,李天不可能凭借系统的提示,就知道大周究竟发生了什么。
于是,他在午睡过后。
就让西厂出去搜集坊间的商业信息。
因为李天要求搜集的信息很多,所以他不可能逐一查阅。
他命人把这些信息分类总结,并把他收到消息的时间点出现的明显变化先交给他看。
两日后,李天找出了问题所在。
京都周围的一处工业区,因为资金链的问题大批倒闭了。
资金链问题……
这个情况立马被李天高度重视。
他让西厂重点搜集此事的前因后果。
而西厂的效率也高到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