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到了晌午时分,肚子开始咕咕作响。他这才想起自己出门匆忙,连饭都没带。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了桶里游弋的小鱼上,心中一动,决定生火烤几条鱼来解馋。
他找来一些干柴,熟练地生起一堆火,把鱼用树枝串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火上烤。鱼的香味很快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杨旭咽了咽口水,一种久违的满足感涌上心头。他坐在河边,一边烤鱼一边吃,虽然没有调料,但那种简单的味道却让他感到格外满足。正吃着,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杨旭抬头一看,只见一个骑着自行车、背着钓具的人朝他这边驶来。那人看到杨旭,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停下车问道:“杨旭,放假了你怎么没回家?”杨旭一看,原来是丁校长。他停下吃鱼的动作,笑着打招呼:“丁校长,您好!我家离得太远了,来回得两天,车费也贵,就没回去。一个人无聊,就想着到河边钓鱼,运气好了还能卖了换点生活费。”
丁校长走过来,笑着调侃道:“想法不错嘛,还挺会享受的,吃上野外烧烤了。不过看起来太单调清淡了些。”杨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出来匆忙,没带饭,饿了就烤来吃了。”杨旭把烤好的鱼递给丁校长,说:“您尝尝,这鱼味道还不错的。”
丁校长接过烤鱼,真的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点头称赞:“嗯,外焦里嫩,火候正好。我小时候也没少吃这个。六十年代全国饥荒,老百姓拼命在野外找吃食。野菜团子滚上一层苞米面,就是顶好吃的了。柳树上的树蔓籽,摘回家去煮粥,颜色是绿的,还有苦味,但吃起来也很香。河里的鱼虾蛤蟆之类,可救了很多人的命。”
杨旭点了点头,说:“我听我三姨说,我姥爷天天捞鱼,全家上顿蒸鱼下顿烤鱼,她吃鱼吃到吐了,几十年一口鱼都不吃了。”丁校长叹了口气,说:“那时候的日子,真是苦啊。一想起那时候整天饿得头晕眼花,身子打晃,就不寒而栗。好在是熬过去了。”
丁校长停好自行车,摘下背包,探头往杨旭的塑料桶里瞧去。那条鲤鱼在桶里活蹦乱跳,显得格外欢实。丁校长赞道:“收获还真不错,弄了这么大的一条。那我也在这儿钓会儿,咱俩还能边钓边聊。”他从背包里取出两个面包、几根火腿肠,还有几罐啤酒,随手放在杨旭身边,“吃了你的烤鱼,也得请你吃点,面包火腿顶饿。”接着,他取出钓具,在杨旭旁边几米处坐下。
“那我把这条鱼也烤了,咱们下酒。”杨旭抓起那条鲤鱼,轻轻一拳头打晕,熟练地去鳞、去内脏,又在河边捧些清水将鱼洗净。他在附近找了些嫩绿的野菜,塞进鱼肚子里,又从丁校长带来的火腿肠中掐了几段塞进去,然后把鱼放在火上烤起来。丁校长看着杨旭的动作,忍不住笑道:“还真是个野外烧烤的行家啊!”
杨旭轻快地翻动着鱼,说道:“在山里跟着师父出入,没少烤鱼烤肉。师父就爱喝酒,可惜今天没带盐和调料,味道肯定差点儿。”他微微皱了皱眉,又很快释然,“不过,这原汁原味的烤鱼,也别有一番风味。”
丁校长架好了钓杆,鱼钩扔进河里,回头对杨旭道:“关键是情趣,今天我借你光了,体验一把小时候的乐趣。”
杨旭一边往火堆里添柴,一边感受着火光的炙热,脸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火苗在柴禾的滋养下欢快地跳跃着,映照得周围一片通红。丁校长也凑了过来,目光专注地看着杨旭忙活。不一会儿,鱼的香味开始在空气中弥漫,让人垂涎欲滴。鱼烤好了,杨旭随手折了两根柳枝当作筷子,递给丁校长一根,两人便席地而坐,一边喝酒,一边品尝着烤鱼。杨旭一边咀嚼着鱼肉,一边若有所思地说:“丁校长,刚才咱们说起六十年代的饥荒,我一直有个疑问。书上说古代人饿的时候会吃观音土,名字好听,其实不过是筛过的细土。既然那时候有河有鱼,为什么大家不想法子去吃鱼呢?”
丁校长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古时候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你知道,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官府和豪强对河道、湖泊等自然资源的管制非常严格。普通百姓没有权力去捕鱼,否则就会被视为‘盗贼’,受到严厉的惩罚。”
杨旭皱了皱眉,说:“那他们为什么不去反抗呢?”
丁校长叹了口气,说:“在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已经非常艰难,他们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哪还有力量去反抗?而且,反抗的代价太大了,可能会引来更大的灾难。所以,他们只能在有限的资源里寻找生存的办法。观音土虽然不能提供营养,但至少能暂时填饱肚子,让人不至于饿死。”
杨旭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原来如此,古代的老百姓真是太可怜了。”丁校长接着说:“而且,你饥荒年代,常常伴随着瘟疫,河里的鱼可能会因为吃到死尸而带上病毒。那时候的医疗条件又很差,一旦生病,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即使有鱼,老百姓也不敢轻易去吃。他们宁愿选择吃观音土,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杨旭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那真是没办法的办法。”丁校长点了点头,说:“是啊,历史总是充满了无奈。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艰难的岁月,才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能吃饱穿暖,还能坐在教室里学习,这在古代是不敢想象的。”
几罐啤酒下肚,面包、火腿和鱼也吃个精光。杨旭正值长身体的时候,胃口惊人,一大半东西都进了他的肚子。吃完后,两人继续钓鱼。丁校长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不仅学识渊博,还喜欢健身,酷爱书法和下棋。这些爱好,杨旭都能共鸣。与丁校长一起钓鱼聊天,杨旭感到格外轻松。他向丁校长说起自己家的情况,说起师父张宇的教导,语气中带着一丝敬意和怀念。丁校长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感慨地说:“真的不容易啊。你师父绝对是个奇人,我对他真是敬佩不已。能遇到这样的师父,是你这辈子的福气。”他看着杨旭,眼中流露出一丝羡慕,“你师父的那些教导,一定对你影响很大吧。”杨旭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是的,师父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生存的技能,还有做人的道理。他总是说,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丁校长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得真好,这正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丁校长也说起他小时候上学的事。那时候,他每天要走十几里路去上学,爱长跑的习惯就是那时候逼出来的。“怕迟到就得小跑上学嘛。”他笑着说,眼神里透着一丝怀念,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朝气的少年时代。谈到办北辰这所私立高中的初衷,丁校长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缓缓地说:“在教育局调研时,我碰见好多重点高中落榜生,他们无所事事,有的都得了抑郁症,有的混成了小流氓。看到这些孩子,我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心痛啊。”他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和惋惜。“正好前些年单位派发股票,我发了一笔意外之财,又和两个朋友志同道合,我们就决定办这所私立高中。”他接着说,“花销很大,主要是小班办学,师资投入大,加上房租水电等七七八八的费用。别看收的学费是重点高中的三倍,也仅仅维持收支平衡。”丁校长停顿了一下,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思考什么,然后缓缓地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身为教育者为社会做的一点贡献吧。”杨旭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他没想到,丁校长不仅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更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情怀的教育者。看着丁校长那深邃的目光,杨旭仿佛看到了一种使命和担当,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两人聊得投机。得知杨旭想把钓到的鱼卖掉换生活费,丁校长便把自己钓的鱼也给了他,并说:“我不过是闲来消遣,你拿去卖吧。”接着,丁校长又表示,过些天会帮他留意勤工俭学的机会。不过,他也提醒杨旭:“别总死读书,前些天你点蜡烛熬夜太危险了,要注意安全。”杨旭点头答应,心中满是感激。
就在这时,一阵嘈杂声从远处传来。杨旭和丁校长同时皱起了眉头。“这是什么声音?”丁校长问道。“好像是电鱼的。”杨旭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看到河对岸,几个年轻人拿着电鱼工具,在河里乱窜,鱼儿被电得翻了白肚,漂浮在水面上。“这些人怎么这么缺德!”丁校长气得脸都红了,“电鱼是违法的,他们这是在破坏生态!”他快步走向河对岸,杨旭紧随其后。丁校长大声呵斥那些电鱼的人:“你们这是违法的!快停下!”然而,那些年轻人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嚣张。其中一个年轻人推了丁校长一把,丁校长被推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你们太过分了!”杨旭看到丁校长被欺负,心中充满了愤怒。他冲上去和那些年轻人理论。“你管得着吗?我们想怎么弄就怎么弄!”那个年轻人嚣张地说。杨旭愤怒地说:“你们这是违法的!你们这是在破坏生态!”“生态?生态能当饭吃吗?”那个年轻人冷笑了一声,“我们这是靠技术吃饭!”杨旭忍无可忍,和他们动起了手。师父教他的功夫,在这一刻显出了威力。几个回合下来,那些电鱼的人被他打得落荒而逃。河里的死鱼漂浮在水面上,一片狼藉。
丁校长看着杨旭,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杨旭则气喘吁吁地站在河边,心中既愤怒又无奈。他知道,这些年轻人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对生态造成了多大的破坏。杨旭虽然愤怒,但也明白,这些死鱼至少还能卖点钱。他弯下腰,开始把漂浮在水面上的死鱼一条条捡起来,放进塑料桶里。
丁校长叹了口气,走到杨旭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这些年轻人真是短视,只图一时之快,却不知道他们在破坏自己的未来。”杨旭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我知道,不过这些死鱼至少还能卖点钱,补贴一下生活。”丁校长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鼓励:“你做得对。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无奈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努力,总会找到出路的。”杨旭微微一笑,说:“谢谢丁校长。我会努力的。”
鱼是钓不成了,杨旭捡了一塑料桶死鱼,心里犯起了愁:这鱼咋卖呢?回市里还有二十来里路,自己一个人肯定拿实在吃力。他回头看了看丁校长,眼神里满是求助。丁校长也是一脸无奈,但很快便拍了拍杨旭的肩膀,安慰道:“别急,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帮你把鱼拿回去,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杨旭听了,心里踏实了不少,感激地冲丁校长点了点头。
丁校长用自行车把鱼带到市场。杨旭跟着他,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到了市场,丁校长帮杨旭摆好鱼,教他怎么吆喝。杨旭学着样子,大声喊道:“新鲜鱼,便宜卖啦!”
因为是便宜处理,一桶鱼很快就卖光了。杨旭数着三十多块钱,心里乐开了花。这可相当于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呢!他感激地看着丁校长,说:“丁校长,多亏了您!”丁校长笑了笑,说:“没事,能帮到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