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火星生态:微生物乱扰人心忧

警报声在生态舱内形成连绵不绝的回响。

潘辰注视着全息屏上持续下跌的微生物存活率曲线,指节无意识叩击着金属台面。

周梅将第七支抑制剂空管扔进回收箱,防护面罩后的睫毛沾着细小水珠:“所有常规药剂都试过了,连休眠的菌群都开始分解。“

张峰突然掀开培养箱的透明罩,指尖捏着团正在融化的菌丝:“看这些分解液的颜色!“浅金色黏液顺着橡胶手套滴落,在实验台蚀出细密孔洞。

程悦立即打开光谱分析仪,发现黏液里含有未登记的金属成分。

“生态循环系统微量元素数据包调取完毕。“陈涛的声音从环形走廊传来。

孙丽快步走向主控台,工作靴在地面拖出急促的摩擦声。

当全系投影亮起时,她突然抓住潘辰的手腕:“铁元素浓度比标准值高出400%,这些微生物不是在死亡——是在金属中毒。“

众人聚集在环形会议室,火星风暴撞击穹顶的闷响为争论增添了几分焦灼。

孙丽将全息模型推向中央:“我们可以用酸雾中和过量金属,但需要暂时关闭三个区域的空气循环系统。“投影中红色警示区立即吞噬了十分之一的绿色生态区。

“你知道关闭循环系统意味着什么。“张峰扯开防护服领口,“那些培育了三年的固氮菌群......“

“但如果放任金属浓度持续升高,“程悦指尖划过自己手腕的金色纹路,“整个生态链会在七十二小时内崩溃。“她说话时防护服领口微微敞开,潘辰注意到那些电路板状的金纹已蔓延到锁骨。

潘辰独自走进观察室,手掌贴在冰凉的防弹玻璃上。

五十公里外的尘暴裹挟着金色光点,像是某个巨大生物呼吸时闪烁的磷火。

七年前地球模拟舱事故的幻影突然浮现——那次他错误估算辐射量,导致四十吨水培作物在五分钟内碳化。

“酸雾制备完成率89%。“程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摘下半边防护面罩,金色纹路在昏暗灯光下泛着微光:“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给火星土壤接种微生物吗?

你握着我的手按下启动键,菌群激活的绿光映得整个穹顶都在发亮。“

潘辰转身时碰到她防护服下的金属感应带,细密的电流声让他想起火星尘埃摩擦穹顶的声响。

程悦将额头抵在他胸口:“孙丽的方案就像当年我们赌上全部身家建造生态舱。“

当红色应急灯照亮整个基地时,酸雾注入系统发出类似动物哀鸣的嗡响。

潘辰盯着不断刷新的数据流,看到程悦在雾气管口检查密封阀的金色身影。

孙丽突然抓住操作杆:“等等!

培养箱温度正在异常上升......“

“启动倒计时无法中止!“陈涛的吼声混着系统提示音。

酸雾涌入生态区的瞬间,所有监控画面同时闪烁,张峰培养箱里的菌丝突然集体直立,像无数根绷紧的琴弦。

最初半小时的数据平静得令人心慌。

周梅在第四区采集样本时,发现某种紫色地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殖。

正当孙丽准备调整酸雾浓度,主控屏上的存活率曲线突然垂直下坠。

“死亡速度提升三倍!“陈涛的监测器迸出电火花。

程悦冲进突然失控的酸雾浓度调节舱,金色纹路在防护服下亮得刺眼。

潘辰想要追过去时,防爆门已自动落锁。

他拳头砸在钛合金门板的瞬间,听到舱内传来菌丝爆裂的脆响,像是无数颗微型炸弹正在连环引爆。

穹顶外无人机的探照灯穿透尘暴,将正在融化的酸雾管道照得雪亮。

潘辰的瞳孔里倒映着监控画面中疯狂跳动的数据,耳膜鼓动着程悦在密闭舱内逐渐微弱的设备操作声。

某个培养箱突然炸开,飞溅的黏液在防弹玻璃上画出类似星图的诡异图案。

(正文续)

酸雾浓度调节舱的爆裂声持续了二十七秒。

潘辰后撤半步准备破门时,舱内突然响起程悦沙哑的喊声:“别动!

菌丝在重组!“全息屏上的死亡曲线诡异地停在17.3%刻度,张峰培养箱里直立的菌丝开始分泌淡紫色黏液。

“存活率回升了!“孙丽突然拍响警报解除键。

原本垂直下坠的曲线在触底后划出陡峭的上升折线,监控画面里枯萎的菌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青绿。

周梅抓起培养皿冲向分析仪,防护面罩撞在显微镜上发出脆响:“这些紫色地衣在分解金属毒素!“

环形会议室爆发出压抑了四十小时的欢呼。

张峰扯着防护服原地转圈,把孙丽的记录板撞飞到酸雾管口。

潘辰转身接住扑过来的程悦,金属感应带擦过她后颈的金色纹路,溅起细小的蓝色电火花。

程悦的呼吸混着药剂味道喷在他颈侧:“你看培养箱......“

三号菌群培养箱的防弹玻璃正泛起涟漪状波动,休眠七年的固氮菌突然开始疯狂增殖。

陈涛把实时数据投射到穹顶,代表氧气含量的蓝色光带正以每分钟0.3%的速度攀升。

张峰抓起两管营养液砸向空中,淡黄色液体在重力模拟器的微光里划出抛物线。

“氧气浓度达到19%了!“孙丽的声音带着哭腔。

程悦突然轻推潘辰胸口,指着自己防护服下逐渐暗淡的金色纹路:“金属中毒症状在消退。“她说话时,培养箱里新生的菌丝正吐出珍珠状的氧气泡,在酸雾残留的淡紫色光线里折射出彩虹。

欢呼声持续到重力模拟器切换夜间模式。

陈涛习惯性瞥向主控屏时,手指突然僵在咖啡杯边缘。

代表氧气增速的曲线在达到23%标线后诡异地趋于平缓,实时数据流里某个不起眼的参数正在疯狂闪烁。

“潘队!“陈涛的声音让正在收拾器械的周梅打翻了样本箱。

全息投影中的蓝色光带停止波动,就像被某种无形力量突然冻结。

张峰手里庆祝用的火星土壤样本“啪“地碎在地上,褐红色颗粒顺着地缝滚向突然沉寂的培养箱。

程悦快速调出七十二小时数据对比图,指尖在某个时间节点重重敲击:“氧气增速变缓是从酸雾注入完成开始的。“孙丽突然扑到观察窗前,鼻尖几乎贴上玻璃——那些疯狂增殖的紫色地衣表面,正渗出细密的黑色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