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靠谱的生意伙伴

大件谈好了,钱宝福又把主意打到了那对羚牛角上。

“小老板,这些水獭我都给你那么高的价格了,这对羚牛角你可得给我便宜点。”

“一百五,不讲价。”

羚牛角属于收藏品,市场上并没有统一的价格,碰到有钱的大老板,人家根本不在意这些小钱,所以杨晋尽量往高了说。

“这么贵!”

钱宝福傻眼。

“不贵了,你干这一行的,肯定认识不少大老板,像这种收藏品能卖到多高,你心里清楚。”

杨晋有理有据的把自己报出的价格合理化。

钱宝福顿时被噎住了,原本他看杨晋这么年轻,还想着找机会狠狠宰他一笔呢,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这么懂行。

不过他好歹做买卖这么多年了,嘴皮子功夫还是有的,肯定不会让卖家说多少就是多少。

可经过一番口水战后,钱宝福很快就败下阵来,他是真没想到杨晋这么能说啊,讲话一套一套的,差点把他都给忽悠住了。

最后,这对羚牛角以一百二十五的价格成交。

这一趟,杨晋净赚了一千一。

“小老板,把钱点好。”

钱宝福从兜里掏出厚厚的一沓大团结,直接数出一大半递给了杨晋。

杨晋笑着收下,脸上并没有表现的多么激动,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

“钱老板,你装这么多现金在身上,也不怕被抢啊?咋不存进信用社里啊?”

像钱宝福这种道上有名的二道贩子,身价是众所周知的不菲,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处盯着他呢。

这次的买卖钱宝福对杨晋还算大方,所以他才适时地提醒了一句。

“嗐!存啥信用社啊,钱还是装自己兜里踏实,把钱给了信用社,万一到时候他们赖账,不想给,或者故意少给,那我岂不是哭都没地方哭。”

听到他这一番发言,杨晋有点哭笑不得,但实际上,抱有钱宝福这种思想的人不在少数,八十年代,银行才刚刚兴起没几年,人们对这种存钱的机构还普遍保持着不信任的状态,没人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交给别人保管,哪怕是国立的。

拿到钱后,杨晋也不避讳,当着钱宝福的面清点了一下,确认是一千一无疑后,他从中数出五百,递到了林昆跟前。

“晋哥,你这是做啥子?”

林昆看着杨晋递过来的钱,立刻皱起了眉头。

“这次没你在,光靠我一个人肯定抓不住,这是你应得的。”

杨晋从来不会亏待兄弟,何况这次要是没有林昆,他也确实抓不到那些水獭。

但没想到林昆却是死倔死倔的,态度比杨晋还要强硬.

“晋哥,我跟你上山又不是图钱,你真不用按照那套规矩来。”

“拿着!”

见林昆死活不要,杨晋干脆摆出一副愠怒的表情,把钱塞进了林昆手里。

“这......”

钱宝福在一旁看的直乐呵,干脆也跟着劝说道:“小老板,你就收下吧,这位小老板是真把你当兄弟,才舍得直接掏五百块给你的,况且以这位小老板的实力,估计上一趟山就能赚回来。”

说着,钱宝福再度眯眼看向杨晋。

“以后可得找我钱某人多多合作啊。”

“哈哈,一定一定。”

杨晋笑着点头回应,作为上一世的生意伙伴,杨晋还是很清楚钱宝福的为人的,有点小贪,但关键时刻能靠得住。

上一世,这家伙就是因为收了件大货,引起了上面的注意,最后被彻查,直接重判了十年,但就算这样,他也没把那些合作伙伴给供出来,可见其嘴巴有多严实。

林昆手里拿着那五十张大团结,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最后只能无奈地说道:“那这样吧晋哥,这笔钱算你提前还债了,别忘了,我可是你的债主。”

“嘿!你这家伙!一码归一码啊。”

杨晋瞪他一眼,使劲儿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

“那我不管,反正下次你再给我五百,我直接就把欠条给撕了。”

林昆学起了杨晋的死皮赖脸。

这下杨晋也没办法了,毕竟欠条在林昆手里,要不要清帐,他说了算。

“算了算了,这次算我还你二百五,剩下那一半算你这趟的辛苦钱,这总行了吧?”

杨晋只好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见杨晋的确不想占自己便宜,林昆只能不情不愿地点点头:“行吧。”

“晋哥。”

“干嘛?”

“你是在暗指我是个二百五吗?”

“哈哈哈,你可以这么理解。”

两人互相打趣着走出后屋。

刚一出来,杨晋就看到前台的店员一脸好奇地伸长脖子,朝他们这边张望,当看到林昆手里攥着的那一大捆大团结时,他的双眼顿时露出了贪婪的神色。

“把钱装起来,财不露白。”

杨晋拍了下林昆的肩膀,低声说道。

林昆顿时意识到了什么,急忙把钱揣进了布兜,然后扭头瞪了那个店员一眼,那店员这才收回了目光,假装四处张望,但表情依旧有些不安分。

道别了钱宝福后,身怀巨款的两人没在镇上停留,快步回到了村子里。

眼看临近中午,杨晋也不多留林昆了,只在临分别前问了一嘴村中心那个小卖部的事儿。

“你说那个小卖部啊,我后来也没打听过,只在一天夜里看到有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往店里面搬箱子,那时候我正好跟一帮朋友喝完酒,从林场回来,我那几个朋友也都看见了。”

“搬箱子?有看清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没有啊,当时估计都凌晨两点多了噻,谁能看得清?”

林昆摇摇头。

夜里搬箱子,八成是见不得人,杨晋越发肯定那伙人是走私团伙了。

“晋哥,咱要不要举报他们啊?”

林昆刚一提出这个想法,杨晋就立刻打断了他:“举报个锤子噻!又没碍着咱啥事,咱安安生生过咱的日子就成,他们这些人背后,搞不好还有个更大的团伙,一旦得罪了,咱怕是连安生日子都过不成。”

自从人们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以后,消费欲便开始高涨,一个个都追求起了生活质量,但用票购买商品的制度一直没有废除,因此才催生了一大批愿意铤而走险的走私贩子,其中不乏通过这个彻底发家致富,实现阶级跨越的人。

这一类人往往心狠手辣,而且有钱有势有人脉,杨晋是真得罪不起,虽然他不了解小卖部的那伙人背后到底有没靠山,但凡事求稳一点,既不得罪他们,又不跟他们打交道,安安生生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