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出发

想到沙泥虫那根舌头,杨源就一阵恶心。但楼勤却是一脸兴奋的模样,这对他来说可是个重要的生财之道。杨源纳闷,之前怎么没发现楼勤这小子这么爱财。

“楼兄这……未免太过伤风败俗了吧?”杨源摇摇头,他自认在某些方面还是一个很传统的人。

“杨兄所言极是,小弟也是这么认为的。”楼勤口气一变,笑道,“但是架不住别人不是这个想法啊。不少宗门的修士,都是有特殊癖好的。”

杨源想象着沙泥虫那根舌头伸进伸出,就开始头皮发麻。他已经不想就这个话题再和楼勤聊下去了。

“楼兄,你找我来肯定不是为了这只沙泥虫吧?是不是上次委托你帮忙的事已经有着落了?”

“噢,我一时兴起,都忘了这回事了。”楼勤笑道。

他将杨源领到工坊,其中一处角落里盖着一块粗麻布。

当着杨源的面,楼勤将粗麻布扯下。杨源顿时骇然,这完成度比他预想的要好太多了。

楼勤侧着头瞥了眼杨源,心里得意非常。这个傀儡兽可是他花了大量精力制作的,听说杨源要参加试炼大会,他还日夜赶工,已经好几天没有睡觉了。

“这真是太惊艳了!”杨源激动道。

“杨兄别急,再看看这个。”

楼勤掀开傀儡兽的衣服,从其胸口扣下一个木板,顿时,刺眼的绿光扎入杨源双目。

“这是……绿金石?”

“对,这颗力量源便是由杨兄那块绿金石所造。我已将其嵌入这具人形傀儡兽中。”

这么大一份礼,让杨源好半天没说话。按照他的做事风格,他是不喜欢欠别人人情的。

现在楼勤不光按照他的要求造好了傀儡兽,还把那块绿金石又送还给他。这一时半会的,他没办法回礼。

“楼兄,这绿金石不是你找寻了好久之物吗?怎么突然送给了我?”

“杨兄这就有所不知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造出更精妙的傀儡兽。让我兴奋的是制造傀儡兽的过程,而非金石的价值。

“现在我研制有所成,对自身匠术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这就够了。这具人形傀儡兽就麻烦杨兄帮忙试用一下,如果有任何缺陷,及时和我说,我立刻赶来修复。”

原来是痴迷匠术之人。

像楼勤这样的,简直是天生的匠术好手。为了制造心仪的傀儡兽,可以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但是弱点也很明显。

心思都在钻研匠术上了,对人性则不一定了然。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若是对其制造的傀儡兽能够表现出极大的欣赏之意,又懂得适当支付报酬,很容易就能得到他的好感。

杨源估摸楼勤身边打他傀儡兽主意的人不会少,这次试炼大会没准会碰上不少操控精良傀儡兽的修士。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

路江枫站在一栋单层小屋前,羡慕地叹了口气。

正式弟子很大一个好处,就是有自己独立的小屋。他和宋清二人就只能住在二人一间的平方,地方小不说,床也只有一张。晚上睡觉,两人得在中间摆几碗水,防止对方过界。

一走进屋子,杨源已经收拾好行囊,腰兜里放着两个小巧的锦囊和一个灵兽囊,那柄黑竹也佩带在腰间。

路江枫催促他赶紧的,所有人都已经在宗门大殿等着了。

杨源随路江枫赶去宗门大殿,远远地就瞧见一只庞然大物悬在大殿上空,其投下的巨片阴影,将整个大殿都笼罩了。

这是代表青阳宗的专属飞舟,和杨源前些日子乘坐的普通飞舟有着天壤之别。

每个仙门都有其专属飞舟,其大小和华丽程度,和仙门规模有关。但不管怎么说,专属飞舟是仙门的面子,也是仙门的一种独特标识。如果有可能,每个仙门都会尽量打造得华美一点。

瞧见杨源赶来,陈明玉道:“都到齐了,上去吧。”

杨源扫了一眼,青阳宗除了许由和那个厨娘,其余人都准备前往此次试炼大会的场地——天南古战场。

天南古战场是上一次百年斗法之战的真实战场。

因为试炼大会是为了接下来的百年斗法之战做准备,于是天阙阁就将此处作为试炼场,让接受试炼者都切身感受一下真正的战场。

而且为了模拟百年斗法之战的残酷性,试炼场地是不忌杀戮的。想要活命,就必须使出浑身解数。

“你们也报名了吗?”杨源问路江枫、宋清二人。

“他们去了不是送死吗?你又何必为难人家。”江宁靠着围栏,双手抱在胸前笑道。他身边还有韩旭等三人,似乎他们几个已经组成了一个小团体。

路江枫转过身来,啐了一口,往杨源这边靠靠。

“看来他们四人已经准备好一起行动了。”杨源估摸着。他倒是不在乎,他更喜欢一个人行动。

“没这么好的事。进了试炼场地,大家都得重新分组。”路江枫解释说。

杨源从路江枫、宋清口中得知,试炼大会总共会分天地玄黄四个组,人员全都是打乱之后随机分配的。

组内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组外之间相互争斗拼杀。

等到一个月以后,试炼结束,每组按照现有的人数、缴获的身份木牌还有其他的一些战利品分别计分,高分者获胜。

杨源暗自琢磨了一下,表面规则也许如此,但是实际上未必。

诚然在面对其他分组的修士时,组内必须通力合作,共御外敌。

但是一个分组中同一个宗门的往往会有多人存在,这些人为了排名高低,在外患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对同组人员动手,抢夺他们手上的身份木牌和战利品。

这么一来,所谓的组内协调合作,只是一个表象。如果不提高警惕,极有可能死在自己人的刀下。

不过也不必过分紧张,在外敌环伺的情况下,组内人员都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还不至于相互残杀。只有等到试炼快结束了,或者外敌已经被打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

想清楚了这场试炼大会的套路,杨源大致拟定了一个计划。

三天后,飞舟停在了西北高原上,眼前是六个三丈高的蓝白光圈,仿佛椭圆形的天门。中间黢黑一片,伴有点点星光,乍看之下还道将夜空中的银河收入其中。

那便是通往试炼之地的大门。

杨源看到不少仙门的弟子已经聚集在那大门前。他们下了飞舟,由陈明玉领着前去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