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合同谈好!
- 重生八十年末,从农机厂开始!
- 马路一分钱
- 2066字
- 2025-04-20 22:27:25
“我们九天科技现在两眼一抹黑,在海外没有任何根基和销售网络。想把MP3卖出去,只能依靠合作伙伴。”苏九的目光再次落在了与长城的合作上。
“长城集团在海外,尤其是在一些东欧、亚非拉国家,甚至部分西方国家,是有一些现成的贸易渠道和政府背景的关系网络的。这是我们目前能够抓住的最重要的‘船’。”
“借船出海是必然的,也是我们当初选择和长城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九语气平缓,但思路清晰,“但是,这船不是白上的。我们提供技术、产品设计,他们利用他们的渠道、或许还有他们的品牌影响力去销售。那么问题来了,这利润蛋糕,该怎么切?”
他看着林晚,又像是在自问:“我们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核心技术产品,自然希望能拿到利润的大头。”
“但长城那边投入了生产线改造,动用了他们的海外资源,肯定也想多分一杯羹。”
“这其中的定价权归属,利润分成比例,绝对是后期和赵建国他们谈判桌上交锋的焦点,也是难点。”
苏九笑道:“跟这些经验丰富的老牌国企打交道,尤其是在这种涉及到真金白银分配的问题上,没点耐心和博弈的智慧,怕是容易吃亏啊。老赵谈起生意来,也绝对是人精。”
他轻轻叹了口气,暂时停止了对这个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
“算了,海外市场的事情,急也急不来。”苏九摆了摆手,“这涉及到和长城的进一步谈判,不是我们单方面能决定的。”
“先把国内市场这块搞起来,让产品先接受市场的检验,也让我们手里多一些谈判的筹码。”
他重新坐直身体,眼神恢复了平日的锐利和冷静:“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把广告投放出去,把第一批产品铺到选定的几个大城市去。我们要让国内市场先看到、听到、感受到九天MP3的存在。”
“林晚,”苏九看向她,“广告投放的事情,你这两天就去落实合同。”
“生产那边,通知周峰,严格把控第一批出货的质量,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
“另外,和长城那边保持沟通,协调好第一批产品的生产和交割事宜。”
“好的,苏总!”林晚立刻应道,将新的指令一一记下。
苏九看着林晚离开的背影,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
三天时间,对于忙碌的九天科技来说,几乎是弹指一挥间。
当赵韧推开办公室门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下午。
“苏总,林助理。”赵韧咧嘴一笑。
林晚赶紧起身,给他倒了杯热茶:“赵哥,辛苦了,快坐下歇歇。”
苏九也从文件中抬起头:“哟,老赵这是打了场大胜仗凯旋归来啊?看这架势,是把长城那帮老狐狸的毛都薅秃噜了?”
赵韧被苏九这么一逗,脸上那点疲惫似乎也散了不少,他嘿嘿一笑,拉开椅子坐下。
小心翼翼地把公文包放在腿上,拉开拉链,从里面掏出一沓文件,最上面那份赫然印着鲜红的“长城电子集团公司”的抬头和同样鲜红的印章。
“苏总,您就别拿我开涮了。”赵韧喝了口热茶,长舒一口气:“跟那帮搞了一辈子国有企业买卖的人精打交道,我这刚出茅庐的,差点没被他们绕进去。不过还好,总算没辜负您的期望,合同,签下来了!”
他把那份盖着红章的合同推到苏九面前。
苏九没有立刻去看合同细节,只是平静地看着赵韧:“关键的,利润分成,谈得怎么样?”
这是核心,也是苏九最关心的问题。
他知道赵韧这趟京城之行,压力有多大。
长城不是一般的企业,体量大,关系网复杂,又是国企,谈判桌上的风格往往既有官方的严谨,又有商人的精明,甚至可能还带着点“老大哥”式的压迫感。
赵韧深吸一口气,比划了一个“三七开”的手势:“苏总,按照您的底线……咱们九天科技拿七成,长城拿三成。”
苏九的目光微微一凝,随即恢复了平静。
七成,这是他出发前给赵韧划定的最后底线。
能守住这条线,在与长城这样的庞然大物初次合作,并且是在对方掌握主要生产和部分海外渠道的情况下,确实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他心里默默给赵韧这次的表现打了个分:中规中矩。
没有超常发挥,但也算守住了阵地,完成了基本任务。
“辛苦了。”苏九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赵韧的努力。
他拿起合同,开始仔细翻阅条款。
林晚也凑近了一些,目光专注地看着合同内容。
赵韧看着苏九平静的反应,心里稍微有点打鼓。
他原本以为苏总听到这个结果,多少会露出点喜色,毕竟这可是七成的利润!
在国内,技术方能拿到如此高的分成比例,尤其是在合作方是长城这种国企的情况下,是相当少见的。
可苏九的反应,就好像这只是一个意料之中的、再正常不过的结果。
“这个分成比例,长城那边没怎么为难?”苏九一边看合同,一边随口问道。
“怎么可能不为难!”赵韧一听这话,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
“苏总,您是不知道,长城那边负责谈判的那个副总,还有他们那个销售部的老总,简直是两个人唱双簧。一个唱红脸,说我们技术多么先进,未来可期,合作前景多么光明。”
“另一个就唱白脸,哭穷,说他们投入多大,改造生产线花了多少钱,承担了多大的市场风险,海外渠道维护成本多高,还暗示我们九天科技毕竟是新公司,品牌影响力不足,得依靠他们长城的金字招牌……”
赵韧说得口沫横飞,显然是把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来来回回拉锯了好几轮,差点就谈崩了。最后还是咬死了咱们的技术独家性和领先性,还有您给的那份详尽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分析报告起了作用,他们内部估计也评估过,觉得这MP3确实是个能下金蛋的鸡,这才勉强同意了七三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