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就到了徐瑞霖和徐喜惠的周岁宴的日子。
申时。
曲院街勇毅侯府。
前来祝贺的勋贵家眷虽称不上人流如织,可却也不是门可罗雀。
徐家那位有些跛脚的老管家站在大门处面带笑容的迎着前来的朱门绣户的家眷,同样前来的家眷也都是面带笑容的贺喜。
从当今勇毅侯祖父时期就担任勇毅侯府管家的老管家看着来往的人群,心中感慨:“唉,如今来的人数都不能跟太老侯爷在时相比了,甚至连质量都比不过当时啊。唉,我们勇毅侯府终究是要没落了吗。”
感慨完,老管家就继续接待前来的朱门绣户的家眷。
那些家眷们继续往里走,但却在二门处进行了分流,男眷停在了二门外相互交流,女眷们则是被站在二门处的永昌伯府大娘子吴氏招呼着继续往里走去。
吴氏刚招呼完过来的宾客,就看到李氏的那四位娘家嫂嫂带着一大帮子人往这边来。
吴氏立马笑着招呼道:“哎呦喂!你们李家这是唱的哪出啊?好家伙,一大帮子人跟约好了似的,全凑到妹妹这儿来了。
莫不是觉着妹妹日子过得太舒坦,都想来分一杯羹,打自家妹妹的秋风啦?哈哈哈,说吧,这次又打算从妹妹这儿顺走点啥宝贝?”
“是啊,我们来打秋风了!我妹妹家的饭菜香得勾人,等宴饮一结束,我们就打算去你家“安营扎寨”,敞开肚皮胡吃海喝,你可别嫌我们太能吃,把你家吃穷咯!”李氏的大嫂也是笑着回道。
李氏的娘家是金陵李氏的分支,在汴京城中是极有名气的,家中子嗣众多但也颇为争气。
参军者多担任握有实权的中低官职,科举者也出过几个举人。
因此作为家中的嫡次女,李氏在闺中时也是有几个手帕交的,而吴大娘子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吴氏与李氏的几位嫂嫂相互之间说些笑话,属实正常。
在说完玩笑话后,吴氏唤来竹妈妈替她招呼进内院的官家女眷,然后就跟着李氏的那一大帮子娘家人进了内院。
李氏站在内院与吴氏和四位娘家嫂嫂说了几句话时,竹妈妈就进来对着李氏禀报:
“大娘子,宁远侯府的白大娘子来了。”
听到这话,院子中谈话的几位大娘子都有些惊讶。
李氏惊讶是因为勇毅侯府早已没落,当时往那几位国公府,侯府递帖子也只是出于礼尚往来的心态,却没想到这宁远侯府的白大娘子会真的过来。
而其他几位大娘子则是惊讶白氏的到来,毕竟宁远侯作为大周的实权勋贵,地位和圈子与她们不是同一级别的。
李氏虽然与鲁国公曹家交好,可他们却是接触不到那些如英国公,齐国公等大周传统公侯勋贵之家的圈子。但顾家是开国辅运的公侯人家且在军中源远流长,所以他们是能够接触的或者说他们就是圈子中的一员。
至于勇毅侯府,他们没落的事情可谓是全汴京皆知。
总的来说就是宁远侯府的地位太高了,哪怕她是商贾出身的侯府大娘子,她也是侯府大娘子,她的地位也比在场的大娘子都高。
所以在听到白氏到来后,那些还在二门处的大娘子都是赶紧让路,恭敬的站在门口。
白氏带着常嬷嬷等女使走进内院,众人也是纷纷行礼:“见过白大娘子。”
见到众人行礼白氏矜持的点了点头,身后常妈妈等女使则是纷纷回礼。
行礼完后吴氏热情的对着白氏介绍:
“这五位是李家妹妹的嫂嫂。”
“这一位是李家妹妹嫁到华家的娘家姐姐,是华家的大娘子。”
......
就这样一路介绍着,白氏和吴大娘子来到了李氏身边。
白氏对着李氏歉意道:“姐姐,今日我似乎有些喧宾夺主了。”
李氏则是赶忙道:“白大娘子哪里话。”
一番寒暄过后,众人进了屋子大堂坐下。
而跟在自家大娘子身后迎宾的竹妈妈则是有些惊讶的对着站在二门迎宾的小菊说道:“白家大娘子的衣服颜色,与咱们大娘子好像啊。”
小菊认同的点了点头。
众大娘子在院子里或听戏,或闲聊八卦。
而那些贵女们则是玩着投壶,捶丸等游戏。
宁远侯府的地位在高阶勋贵的圈子中是很高的,而白氏却是因为出身在那个圈子里被人轻视,不受待见。
但今日在徐家的院子里却不这样,毕竟那些公侯家眷都没来的。
因此白氏在这里的地位是最高的。
院子里的大娘子都是对她恭维着说话,这让白氏舒心不少。
而在听到那些低阶武官闲聊中的京中故事关节,白氏会挑些无关紧要的与那些女宾们道出始末。
毕竟宁远侯的地位摆在那里,白氏再不受待见,也是会在圈子的闲聊中听到不少信息的。
毕竟分享秘密,满足好奇心很容易拉近关系的。
那些女宾们,也会挑些市井中的奇闻异事进行说笑,一时间院子里很是热闹。
说笑着众人就说到了今日所送的周岁礼上了。
“白大娘子送给徐家霖哥儿和惠姐儿的周岁礼,是一套由和田玉所雕琢的弓矢纸笔,刀尺针缕。”吴大娘说道。
“那吴姐姐这周岁礼可珍贵?”
“珍贵,看那雕刻,是大师手笔,没有几百两打底是不可能买到的。”
一听这话,众女眷们议论声更大了。
至于怀疑,怀疑什么?是怀疑扬州首富之女的白氏会拿假货糊弄人;还是怀疑有名的汴京富户永昌伯府吴大娘子的眼界。
疯了吧,怀疑这些还不如怀疑贾老夫人为自己孙儿编造的含玉而生呢。
她们只是穷,但不是傻。
而屋外那些关系平淡的女宾们听到这话神色各异。有的吃惊,有的嫉妒,有的低声说些商贾之女什么的,更有的眼中显露贪婪之色。
屋子中的李氏满面笑意,毕竟白大娘子这一番重礼可是给她脸上涨了好大一波面子。
之后,李氏让自家的其他孩子出来拜见到府的宾客并行礼。
而这一番拜见自然少不了一番夸奖,更是得了不少礼物。
众宾客们看着站在那里不卑不亢,风度翩翩的老大徐瑞明心生满意,不少家中有适龄女眷的更是热情起来。
李氏的一位嫂嫂更是说道:“两个丫头的礼数上也较去年长进十足,老二安惠性子虽还活泼,但也比之前更为稳重了。”
李氏一听这话自然替家中女先生说一番好话:“都是家中女先生吴娘子的功劳,安惠不比姐姐平惠,是个疲惫货,若不是有吴娘子的教导,礼数哪能有现在一般的周全。”
等待的时间就是在这样的说笑中度过。
在宴席开席前,今日的两个主角徐瑞霖和徐喜惠就被奶妈抱了出来。
屋中那些女宾们见到这两个粉妆玉琢的小团子都是喜爱的不行。
但也有些在女眷们看到徐瑞霖那双异瞳后,会与身边关系较好的女眷们聊起那个“异瞳现,破军出,天下乱”的流言。
李氏的一位嫂嫂见状连忙笑着说:“霖哥儿和惠姐儿的胆子可真大,见到这么多人都不哭不闹。我记得他们的哥哥姐姐可是哭的不行的。”
说完后,却是又补了一句:“不过嗓门也是高的很。”
李氏另一位娘家嫂嫂也是立马反应过来,附和着说:
“是啊是啊,这惠姐儿大大的眼睛还给那转来转去呢。”
这话一说完,屋中的女宾们也配合的聊起了其他话题而不是继续聊那个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