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摹妖练拳,奇花敛神

冰冷的海水贴肤而过,姜仁却并不觉寒。

反倒神思澄澈,感知沉稳如镜,心念随之一振,只觉精神越发贯通无碍。

贴着海底潜行,身形贴泥藏影,悄无声息掠过珊草礁石。

沿着钦海司与镇海司共用的岸线,一路而去。

此段水域戒备森严,水下密布法阵,常人半步难越。

但姜仁只是微一凝神,便从那层层感应缝隙中穿身而过,不留半分痕迹。

不多时,已潜至镇海司战船深水泊位。

“镇涛”号静静伏在水面,头顶水光微荡,隐约可闻甲板上修缮敲击声。

姜仁不为所动,只在船底夹角仔细摸索。

指尖忽触一物,坚硬,冰冷,沉若旧铁。

心头微动,指尖略一用力,便将那物缓缓拽出。

正是那日收敛神花时,捡到的墨绿头盔。

外壳严实封缄,暗沉如铁,经水浸多日,仍透出一丝冷幽之意,内中似有未歇的涟漪波动。

姜仁不敢多耽搁,将头盔紧紧抱在怀中,折身离去,循原路悄然返至岸边。

这物一离水,原先残存的那丝微妙气机,霎时间遮掩得无影无踪,仿若寻常死物。

便是以姜仁如今的感知,都难以捕捉分毫。

草草束好行装,将头盔裹入布袋,缠以布带抱于臂弯。

布袋沉了些许,瞧着倒无异样,拿在手中毫不起眼。

一切做妥,姜仁微一吸气,整了整神色,转身便走。

脸上神情平淡,步履稳健从容。

穿过层层禁制与警戒,行得大大方方,如散步一般,走出了戒备森严的镇海司。

姜仁未回城西小屋,径直去往六合武馆,在练武场上寻见徐永盛。

“教习。”

姜仁快步上前,抱拳行礼,面色诚挚:

“弟子侥幸得了些机缘,想借武馆静室,闭关清修些时日,专心摹仿三尾青鳞蟒,打磨拳意。”

六合武馆规制齐全,供弟子闭关的静室自是有的。

徐永盛早知他此行不虚,收获颇丰。

又听闻近日孙老闭关,亲自为其调配丹药,心中那点旧疑,也就消了几分。

此时闻言,略一沉吟,便点头应下。

收了银钱,亲自领着姜仁,寻了一间离三尾青鳞蟒最近的静室。

静室位于地底,青砖垒就,封闭深沉。

入内之后,外头世声尘响俱无,似沉入地心,隔绝尘嚣,最宜闭关。

姜仁领了钥匙,拱手谢过,目送徐永盛离去。

待得四下再无声息,他却未即刻入内。

到了地道口前,驻足闭目片刻,感知如潮水般散开。

确认四下无人,这才信步入内。

手上提起那古怪头盔,小心翼翼地掀开一角,仅露一条细缝,任由其中一缕微末气机散逸。

紧接着,合上地道那扇沉重的铁门,复又凝神感应。

气息全无,宛若死物,半点不漏。

姜仁这才步入深处,手上未停,将那内门也关得密不透风,插栓安妥。

此花根源,终究在海底,离水之后,气息本就敛了三分。

再有这古怪头盔压制,加之地底密室隔绝,倒也勉强遮掩得住。

经历了海上诸事,姜仁深知此物非凡,半点风声也不能走漏。

纵不入丹炉,不熬药汤。

仅是这溢散的零星灵韵,已远胜寻常丹丸无数。

对眼下的姜仁而言,倒也是够用了。

在地底静室中潜修数日,直至从孙老手中,拿到了第一批丹药。

足有三瓶,色泽黝亮,沉沉压手。

揭开药塞,一缕药气扑面而来,未入口,体内气血已隐隐翻涌。

这药力,较之先前服用的赤血培元丹,胜出何止一筹。

未及细品药力玄妙,姜仁径直寻上徐永盛,再往那妖蟒的笼舍而去。

铁门轻启,与上次一般,只开一条细缝。

那三尾青鳞蟒,依旧盘踞石上,竖瞳半阖,气机森冷如旧。

兴许是察觉到气息,冷冷扫来一眼。

那瞳孔深处,幽光一闪,竟隐有一丝戒意,倒不像先前那般全然漠视。

“切记!摹妖练拳,虽是精妙法门,却绝不可贪多。”

徐永盛还有事忙,转身走前,再三告诫:

“妖兽之“意”,寒戾兼备,除了消耗劲力气血,更易损及心神。”

“纵有丹药护持,每日摩拳,亦不可逾两趟。”

言语间,多出几分凝重:

“否则神耗渐深,心志渐迷,终有一日走火入魔,兽性压过人性,沦为人间妖魔。”

姜仁点头恭谨应下,负手立于门外,气沉心神,默然凝视。

蛇形拳的拳形,早已烂熟于心。

此番所求,并非空洞的形似皮相,而是更深处的意合神随。

凝视半晌,心神渐渐沉入那妖蟒的森冷气息之中。

揣摩其静若腐木、动若电蛇的杀机,那股子“意”。

片刻后,身形随之而动。

已不拘泥于寻常招式起落,柔若无骨地缠绕盘旋,每一记拳意,皆是阴柔中藏着致命的锋芒。

偶尔引动“深海之须”,探其气机走向,体悟攻防节奏,细细揣摩那凶狠而绵韧的杀意。

此般磨炼,不在朝夕,全凭日积月累的沉凝。

不过半刻钟下来,体内劲力已然感到衰敝。

姜仁毫不犹豫,便地盘坐,取出丹药服食。

丹药一入腹,便在“深潜者之噬”的引动下,药力汹涌化开。

精气如潮水般涌遍四肢百骸,迅速填补体内亏空,滋养肌骨。

稍作歇息,姜仁又打了一遍拳。

步法照旧,招式依旧,可心意之中,已隐隐泛起一丝寒意。

那是从妖蟒气息里渗出来的凶戾,虽不显山露水,却早已攀附在识海边角,如冰丝缠骨。

一拳练毕,神色也比往常更冷了几分。

徐永盛果然没唬他,这摹妖练拳之术,不光耗精血,还磨心神。

姜仁不敢托大,抱拳收势,拖着有些发沉的身子,返了地底密室。

关门落锁,自成一界。

走到角落,将头盔轻轻揭起一线缝隙。

只一缕灵息外泄,便似有丝丝幽光透出,淡不可闻,却沁入五脏六腑,如春雨润田。

原本只想恢复些精气,再练两趟散拳,顺顺手脚。

岂料那气息方一入体,体内气血劲力登时回涌,如江海潮生。

不但扫去了疲惫,连方才藏于意识深处的那一抹寒戾,也悄然无踪。

不见半点残痕,不存丝毫隐患。

姜仁心头一震,霎时间也分不清是敬畏,还是欢喜。

静了片刻,回神细想。

这等效用,于那不知名的神花而言,怕只是随手拨浪,连皮毛都未曾显露。

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再度细察体内诸处。

筋骨轻盈,内息流转如丝,神识宁定,不起半点涟漪。

连心底那点寒戾杀意,也被轻轻抚平。

姜仁睁眼,缓缓吐了口气。

将刚放下的那瓶丹药,又原封不动收回了怀中。

起身推门,脚步不急不缓,再度走向那妖蟒笼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