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上梁山
- 水浒之我乃人间太岁神
- 半囚居主人
- 2047字
- 2025-04-11 01:15:08
宣赞冷笑,“即便东平府的兵马胜不了你,自有朝廷大军来剿。武二郎如此行径与造反何异?”
武松朝后挥了挥手,马直又拿起牛角吹了三声,此次牛角声两短一长,林中兵马如潮水般退去。
“我听说蔡太师连亲儿子都容不下,哪里能容败军之将?武二如今自然抵不过朝廷大军,可真到了那时,武二不过是换个山头落草,而将军恐怕早就因为剿贼不利而革职查办了。”
宣赞皱眉思索,“这厮说得到是有几分道理。如今战则必败,不战而退又必遭蔡安那厮报复。当真是进退两难。”
武松见他神色有些松动,当即说道:“武二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不知道将军愿不愿意听在下一言。”
“哦?你且说来听听。”
武松事前早与金剑先生做过推演,无非两种可能:一是事情败露,朝廷直接派大军来剿,那他们便提前举事,劫掠州府,兵进太行,做立身之基;二是如眼前这般,上头只是求财,那就大有可为了。
“据此往南十五里有一庄,名叫祝家庄。祝家庄的庄主祝朝奉及其三个儿子祝氏三杰,欺男霸女、横行乡里,通过巧取豪夺累积金银巨万。
武二身为县尉自然要维护一方平安,愿为将军打下此庄,所得金银分文不要,尽数献与将军。”
宣赞道:“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过还须将军在此盘桓数日。”
“好!”宣赞一口答应下来,“本将只等你七日,若届时你打不下祝家庄,我就到东平府调兵打你。”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宣赞来与不来,武松也是要打祝家庄的。
一是祝家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二来祝家庄、李家庄、扈家庄,三个庄子合起来有数千兵马,数万百姓,只要将其消化,届时与阳谷县、戊己山连成一片,武松也就成了气候。
二人达成一致,武松便将宣赞请至家中居住,好酒好食管待。
当夜武松骑上踏雪至戊己山与金剑先生、智深、杨志等密谈,商议攻打祝家庄。
“我本欲练至一两千兵马再取祝家庄,只是情势紧急,由不得我们从容应对了。”
武松拿出县城地图供几人参详。同时又把自梦中得来的情报和盘托出,“祝家庄、李家庄、扈家庄,三庄联保,有佃户愈万户,可战之兵不下万余人。
且祝龙、祝虎、祝彪武艺非同小可,其教师栾廷玉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所以此战只宜智取,不可力敌。
我的意思是只攻一点,不及其余。只要拿下最难啃的祝家庄,其他两庄不攻自破。”
武松说罢与智深、杨志两人一起看向金剑先生李助。
见他愁眉紧锁,兀自沉思。三人也不敢打扰,他们都是一般性子,只喜欢上阵厮杀,并不爱纸上筹谋。
好半晌只听李助说道:“要是谁能说服梁山攻打祝家庄,此庄不难破也。”
武松与智深对视一眼,瞬间领悟,“军师的意思是,要梁山先行攻打祝家庄,我再以县尉的名义领军协助祝家庄,到时候里应外合吗?”
“正是!只是此事非要主公亲上梁山不可。上山之后主公只需以利动之,再加上一清先生从旁协助,梁山不难说也。”
武松拊掌道:“此计甚妙!那就劳烦智深哥哥替我看顾兄嫂,小弟去去就回!”
智深道:“二郎但去无妨,小小一个丑郡马,洒家并不放在心上。”
商议已定,武松和智深连夜回到城中。小憩片刻,武松饱食酒肉,携了百两黄金,还未等天亮就骑上踏雪望梁山而去。
阳谷县距离水泊梁山有一百三十多里路程,若是寻常马匹要走上一天,踏雪乃是神驹,只半天就到了梁山脚下。
也算是故地重游,武松轻车熟路直奔朱贵酒店而来,先在店外栓了马匹。然后揭开芦帘,拂身入去,倒侧身看时,都是座头。
拣一处坐下,倚了钢刀,解放包裹,抬了毡笠,唤朱贵过来搭话。
朱贵是沂州沂水县人氏,江湖上人称旱地忽律。山寨里教他在此间开酒店为名,专一探听往来客商经过。
但有财帛者,便去山寨里报知。但是孤单客人到此,无财帛的,放他过去;有财帛的,来到这里,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将精肉片为羓子,肥肉煎油点灯。
武松为免不必要的麻烦,直接阐明来意,“朱贵兄弟不用惊讶。我乃阳谷县武松,是公孙先生至交好友,早听先生说过朱贵兄弟大名。烦请兄弟为我准备渡湖船只。”
朱贵见武松马匹雄壮,包裹又沉重,正想下药谋财害命。
听如此说,朱贵慌忙谢罪,“早听过穿云太岁的名头,不想今日得会,险些误伤了好人。”
随即安排鱼肉、盘馔、酒肴相待。
武松却问,“何时有船只渡我过去?”
朱贵道:“这里自有船只,兄长放心。且暂歇一歇,稍候与我同往。”
当时朱贵下去安排不提。
捱到黄昏,朱贵把水亭上窗子开了,取出一张鹊画弓,搭上那一支响箭,觑着对港败芦折苇里面射将去。
武松知道这是山寨里的号箭,便没多问。
没多时,只见对过芦苇泊里三五个小喽啰摇着一只快船过来,径到水亭下。
朱贵当时引了武松,取了刀仗行李下船。小喽啰把船摇开,望泊子里去,奔金沙滩来。
武松立于船头,独自看湖,夕阳西坠,与水天一色;芦苇丛丛,当中能伏百万雄兵。遥想前生也曾在这里鏖战,真个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船摇到金沙滩靠了岸,小喽啰背了包裹,拿了刀仗,两个好汉上山寨来。
那几个小喽啰,自把船摇到小港里去了。武松看岸上时,两边都是合抱的大树,半山里一座断金亭子。
再转将过来,横亘在眼前的是座大关,关前摆着刀枪剑戟,弓弩戈矛,四边都是擂木炮石。
小喽啰先去报知。二人进得关来,两边夹道遍摆着队伍旗号。又过了两座关隘,方才到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