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兖州豪族

贾诩的计策狠毒与否,吕布根本无所谓。

他这会儿倒是有点喜欢上了算计别人的感觉…尤其是算计那曹操。

虽然眼下和曹操是无冤无仇,但一想到未来会死在其手里,吕布就难以克制的想要对付他。

听贾诩所言,便是连连点头。

至于那些什么兖州豪族的性命,他一点也不在乎!

不对…

也不是一点不在乎。

吕布想着…倒是想起来一个人来。

想了想,还是无法违抗内心的担忧。

便问:“文和…不知说要拿兖州豪族的性命,不知有何人?”

吕布问这话,自然想问问陈宫有没有危险。

然贾诩不知,还以为吕布起了善心。

便解释道:“温侯安心,此事不会牵扯太多人。”

“只有些高傲之人…兴许会因此有难。”

吕布见问不出来,也不好明示。

想了想…

还是先不要表现的太明显了。

便叫贾诩先如此用计,自领兵马入潼关。

吕布惦记陈宫的时候,陈宫也开始惦记吕布来了。

不过同样是惦记,惦记的东西却不大一样。

陈宫眼下…很是苦恼!

吕布得受兖州牧,明显要掺和兖州战事,陈宫如何能不忧虑?

自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

眼下…可说是曹操心腹。

只可惜,这心腹并不是唯一的。

眼下濮阳的太守府前,曹操身边一左一右,正站着陈宫与荀彧。

相比陈宫来说,荀彧家世可显赫多了。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

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

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

去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道:“此乃吾之子房!”

于是任荀彧为司马。

如今才入军中,地位与陈宫,已然相差无几。

这事荀彧自然感觉得遇明主,但陈宫就不这么想了。

自己可是引曹操入主兖州,是送给曹操基本盘的,而荀彧呢?

不过是家族显赫罢了!

如此陈宫自然看荀彧…有些看不过眼。

不过眼下,还先得思量关于吕布的事…

却见曹操面色低沉:“公台,文若…今日得消息,董卓已表吕布为兖州牧,眼看是要东进。”

“若吕布东进,吾等势力,首当其冲,该当如何应对?”

陈宫闻言,却眉头一皱。

其实跟着吕布被受封为兖州牧的消息一同传出的,还有另外一个消息。

王允等一干重臣,被全部拿了下狱,眼下生死未知。

按理来说,当先要考虑王允他们的情况才好。

不过显然…曹操根本没想管这些人。

这叫陈宫微微皱了皱眉头,却也一时不好发作。

正皱眉思量间,那荀彧已然不急不缓上前道:“昔年虎牢关前,吕布确有万夫不当之勇。”

“可惜此人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

“便是其为兖州牧,又能如何?”

曹操闻言,面色稍许好看了些。

荀彧见状又道:“至于董卓,兴晋阳之甲,君侧未除,入洛阳之宫,臣节如扫。”

“至乃发掘园寝,逼辱妃嫔。太后之崩,岂称天命?”

“宏农之废,孰谓人心?敢讽朝廷,以自尊贵,大肆剽虏,以极诛求。”

“暴政似火,终将自焚也!”

这一通输出,叫曹操面色更好了不少。

一旁的陈宫听着,也不得不承认就从能说会道上说,远不如这荀彧。

然虽说荀彧是能说,但有些论调,陈宫可不觉得全然是正确的。

要说董卓倒算,那吕布天下无双,岂是浪得虚名之人,安得小觑?

在旁不由冷笑:“吕布天下无双,无人可挡,麾下高顺陷阵营七百死士,更有董卓西凉精兵,这还叫不足为虑?”

荀彧听得淡然一笑:“不管是吕布,还是那什么陷阵营、西凉精兵,皆不过一把快刀。”

“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毙,到那时候,吕布亦不敢有作为。”

“今吕布得受兖州牧,若进兖州,则定为天下所恶。明公可请袁绍、袁术,皆来助阵。”

“二袁大乱天下,定不能叫董卓做大,得明公所求,自当来此。”

“吾等…可专心青州黄巾,倒是好事。”

“若是不来,则是那董卓只想困守关西,更不足忧虑,明公可安心就是。”

“今可使人去潼关,打探虚实,以做打算!”

曹操听得大喜,却呼:“文若当真乃吾之子房,有文若在,真可高枕无忧!”

如此,便策论定调,没给陈宫再开口的机会。

当然了,陈宫要是真有话说,曹操也不至于不让他开口。

只是陈宫本身少有急智,这一时确实不知怎么再说话。只得闷闷退下,自回府邸。

却说陈宫回府,刚踏入府门,却听仆人来报,说边让求见。

陈宫闻言一惊,立刻道:“他怎么会来寻自己?”

面上…更是有几分紧张之意。

要问为何陈宫这般紧张,也是因为边让这人的问题。

和荀彧一样,边让也是出身名门世家。

其年少辩博,善于属文,和陶丘洪、孔融齐名,得到大将军何进的征辟,担任令史。

与孔融、王朗同为名流,受到议郎蔡邕的推崇,曾出任九江太守。

适逢天下大乱,去官还家,于是就在兖州躲避战乱。

只是虽然出身和荀彧差不多,但面对曹操的态度可不大一样。

要说荀彧是尽心尽力,辅佐曹操,那边让就是非常厌恶曹操了。

至于厌恶的理由嘛…

谁让曹操祖父是太监呢!

众所周知,曹操父亲乃是宦官养子,所以曹操是宦官的养孙,出身、德行、名声都不太好。

所以就算曹操自己为诛杀董卓曾经很卖力,却还是被边让看不起。

这倒也不是边让一人如此,由于汉末问题很大一部分就出在宦官身上,故而宦官家世,确实不咋样。

边让当面或背地里没少贬低和轻视曹操,令后者极为愤怒。

甚至当面…曾经怒骂过曹操!

如此人物,自然与陈宫交集不多。

一个引曹操入主兖州,一个呢…极其厌恶曹操。

就说这二人,咋可能有交集,正因如此,边让忽然来寻,才叫陈宫微微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