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棋王》
- 开局相亲,被偶像歌手套牢了
- 醉把青衣独看
- 2119字
- 2025-04-12 08:00:24
“【知青】+【象棋】!?”
望着余笙手中抽到的题材,安以沫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
“这个题材很难吗?”
余笙看了一眼安以沫的态度,不禁出口问道。
“【知青】+【象棋】这个题材近十年只有三人抽到,但是因为题材融合的原因他们创作出来的文章都十分平庸,其中一个人的文章更是得到他们那一届的最低分,被评为“年度荒谬文学案例”。”
安以沫抬起头来,一丝迟疑之后,抱着询问的口吻开口。
“你要不要重新抽一份题材,我可以当做看不见。”
一旁的刘迅龙,罗希文与李汶的表情瞬间变得十分精彩。
不是,难道帅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额,不必了,就这个题材吧。”
就在余笙看到这两个词语之时,脑中就已经锁定了一本短篇小说。
正是作家阿城的短篇小说——《棋王》。
“余笙,你也听到安学姐的好心建议了,你还是换一个题材吧。”
“老刘,其实我也挺想挑战挑战高难度的。”
安以沫听到余笙再次确认之后,在其报名表的题材位置上写上【知青】+【象棋】。
在她看来,这个以高考状元考进学校的学弟好似与外界传言的有些不同。
……
……
“喂,希文,报上名了啊,题材是什么啊?”
“【海】+【旅行】吗,那这不不是和你的《登山者》内核差不多吗?”
“好好,等你写完我一定看看。”
“什么?他竟然抽到了这个题材吗?”
办公室内,张老教授刚刚放下电话,就扯开嗓门,冲着老宋大声说道。
“老宋,刚才希文和我打电话,说题材出来了,你猜怎么着。”
“怎么样?”
“希文抽到的是【海】+【旅行】。”
老宋头也没抬,吸溜了一口保温杯里的枸杞水。
“嗯,正好符合他的写作风格,拿奖稳了。”
假如能在抽取题材时抽到自己熟悉的题材亦或是有表达欲的题材,那么对于参赛选手来说都是十分舒服的。
毕竟如果你抽到一个陌生且没涉及过的领域,那么大概率写出来的剧情会差强人意。
显然,罗希文运气不错。
“哎,希文还碰见了余笙,你猜余笙碰见了什么题材?”
张老教授一脸的幸灾乐祸问道。
老宋放下保温杯,微微抬头。
“【知青】+【象棋】!”
“哈哈,看来这大红袍已经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另一边的老宋则是感慨余笙的运气真是差到家了。
这种十年只有三个人抽到的题材竟然让他抽到了。
“先别着急,看到时候比赛。”
“老宋啊,你啊就是嘴硬。”
一时之间,小小的办公室里竟然传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
……
……
“我的发!”
“你三级张飞为什么不开大!”
还没进宿舍,余笙就听到自家宿舍里舍友的吼叫声。
韩子成,网瘾少年,校电竞社社员,实力菜的抠脚,多次担当替补随着队伍在高校电竞赛上夺得魁首,但一次没登过场,因其打游戏时十分有激情,所以得来了一个“怒吼天尊”的名号。
“子成,又吼什么呢,碰见什么难事了,给兄弟几个说说,让我们高兴高兴。”
刘迅龙一脸贱兮兮的模样走进了宿舍。
“你不知道,这张飞在打团打到这么关键的地方他竟然不开大。”
说着,韩子成将属性面板打开。
看着张飞那个三级的等级,以及还未升级的大招,刘迅龙都为人家喊冤。
“子成,这可不能怪人家张飞,他还没三级呢。”
韩子成见状,也是一阵沉默。
“啊,那你和余子出去干嘛了啊?”
一问起来这个,刘迅龙霎时抬起骄傲的脑袋。
“我们去报了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学大赛,我运气还行,抽到的题材还简单些,至于余子可就惨了,他那题材,十年才三个人抽到。”
听到刘迅龙这么说,韩子成顿时来了兴趣。
“哦,什么题材。”
“【知青】+【象棋】。”
余笙走进宿舍,回答了韩子成的问题。
“知青和象棋有啥关联,知青教乡亲们学象棋?”
就韩子成这种只知道战斗爽的人是根本跟文学打不上边的。
于是不过一小会儿,他便继续开始了他的王者生涯。
余笙则找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准备去图书馆将《棋王》一下午写完。
刘迅龙不知道正在和哪个妹子聊天,脸上一脸猪哥的表情,完全不受“怒吼天尊”的影响。
余笙则背起电脑包,离开宿舍。
图书馆距离男生宿舍不远,余笙短短十分钟便到了。
尽管刚刚一点,但图书馆里已经坐满了人。
考公,考研,亦或者是学习专业知识,卷绩点。
“现在的社会真是卷啊。”
余笙走上三楼,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
打开办公软件,写下标题《棋王》二字,余笙率先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寻找跟《棋王》有关的记忆。
《棋王》讲述知青王一生痴迷象棋的故事。
他自幼家贫,在街边观棋自学成才,随身携带母亲用牙刷柄磨制的无字棋。
下乡后,他跋涉乡间寻访棋手,偶遇捡破烂的老者传授“阴阳之气相游相交”的棋道真谛。地区棋赛时,他拒绝参赛资格,却在赛后以盲棋独战九位高手,连续击败八人,最终与隐世的老棋王对决成和。
这部《棋王》在他那个时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的,作为阿城的处女作,一篇《棋王》让他声名大噪。
棋王总共也就一万四千多字,对于余笙的手速来说,四个小时足够将脑海中的《棋王》写出来。
打定主意,余笙便开始一下午的码字奋斗。
“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
余笙如有神助,三个半小时便将《棋王》写完,从头到尾看一遍,将错别字修改一番,点击保存。
这要是没保存能把余笙哭死。
转眼间,蓝白天空挂上红霞,阳光散落在地平线上,挥洒在每一处角落。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和谐和静谧。
余笙收拾好东西,随后离开图书馆。
明天还要去宋时微家里签合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