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数字金融: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引擎
- 王文海 董正杰
- 1257字
- 2025-04-21 19:06:29
第2章 何为数字金融
2.1 数字金融的概念
数字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理解数字金融,我们要先从金融讲起。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货币、银行、股市,都是金融运作的重要部分。如果给数字金融进行分类,一般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数字金融的主要特征:对数据、数字的分析与审核。数字金融听起来比较高大上,实际上我们所熟悉的微信钱包、支付宝二维码支付一类的移动支付业务,借呗、花呗、微粒贷等网贷业务,包括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业务,以及我们购买的互联网理财、余额宝、保险产品等,都属于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的具体业务分为五大类:一是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合约、大数据、云计算、数字身份识别;二是支付清算,包括移动支付、数字货币;三是融资筹资,包括众筹、网络贷款;四是投资管理,如余额宝、智能投顾;五是保险,指数字化的保险产品。
数字金融是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借助数据技术优势,从掌握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延伸至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核心业务领域,用数字系统改造金融业。运用数字金融,可以将许多复杂多变的金融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相对应的数字化模型,转变为二进制代码,以此应对不断增长且超过原先预期的数据用户、查询和需求,可以使银行工作更加敏捷,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业务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以我国为例,2000年前,我国还是重度依赖现金的社会。2010年,我国有61%的零售消费主要通过现金交易的方式进行,目前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40%以下。与此同时,我国在电子商务交易、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据统计,我国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网上零售额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网购用户规模达7.81亿;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71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规模占比超过80%;网络借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万亿元,总体贷款余额达到172.75万亿元。
数字金融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金融业近40年来取得很大的成就。比如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1年度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中,我国有144家银行入榜。按一级资本排名的前十大银行中,我国和美国的银行各占四席;二是与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系,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到99.6%,此外,我国4G、5G网络的建设力度非常大、非常广。
数字金融相对于我们熟悉的传统金融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简单地说,就是在传统金融模式上做加法,加上互联网就是互联网金融,这是狭义上的数字金融,再加上新兴数字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就是广义上的数字金融,比如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在苏州、深圳等四个地区试验的央行数字货币,就是一种新的数字金融。
未来有区块链参与的数字金融会有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值得期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