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出兵攻占郡城!”
魏策当即拍案而起直接开始集结部队。
不管对面出城的是不是精锐,对面都至少少了一万青壮,郡城内的青壮本身就那么多。
他已经俘虏了一批,还发展了郡城外各个村子,再加上出城的这一批,城内青壮剩不下多少。
第三天夜幕刚刚降临,大军就已经抵达了郡城之外。
魏策带着换上隋军装备的士卒想要骗城。
然后当魏策率领着士卒刚刚来到城外,在城墙上的火把的照耀下,魏策已经看到了城楼上士卒的慌乱。
他心中更加明白,这些守城的士卒,大概和他当时守城拉来充门面的青壮是一样的。
心中更加笃定郡城内防守空虚。
魏策拨马前行,走到对方弓箭射程范围之内看着对面城门楼下站的那名军侯吼道。
“吾乃大隋鹰扬副郎将!奉天子之命带兵前来接管东莱郡,速速开门,放我等进去。”
魏策的话音刚落。
“嘭!”一支箭矢扎在了魏策脚下,随后一大批的箭雨直接笼罩了魏策,魏策鼓动自己的精神力便将所有的箭雨弹开。
拥有精神天赋的谋士智者,都会拥有一项近乎是被动的能力,那就是防箭,箭矢进入精神力笼罩的范围之内,只需要用精神力轻轻拨动箭矢,就足够让箭矢滑落向其他地方。
没有成堆的精英级别弓箭手魏策根本不担心自己会被射中。
而且此刻云气尚未完全扩散开来,他内气离体的修为还能发挥出全力,仅仅是随意的挥动武器也同样能将箭雨弹开。
这也是其有恃无恐来到城下的原因。
“哼!”见骗城行不通,魏策直接拨马回转。
他估计对方应该是预料到他会骗城,所以早就准备好了人手和应对之策,幸好是他,换成王虎、刘文,怕是已经被扎成刺猬了。
“就地扎营,埋锅做饭!好好休息!天亮时发起攻击!”
魏策算了算时间,此刻距离凌晨天亮还有三个时辰,休整之后在进行攻城就是了。
城内紧绷的守城士卒度过了紧张的情绪之后,发现魏策他们没有继续袭击,在漫长的紧张之后,终于变成了疲惫。
折腾了一个晚上,凌晨时分已经有些疲惫不堪了。
而伴随着黎明前的黑夜,不少士卒已经开始打盹。
而此刻,所有人都未曾注意到,空气中慢慢升腾起细密的雾气。
这对于靠海的东莱郡而言,晨时起雾本身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况且太阳还未出来,他们出了感觉到有些冷之外,并没有发现异常。
魏策默默地望着城墙上的雾气,脸上带着一抹冷笑,不管周范绍在不在城内,今天东莱郡他都要定了。
当天光乍亮,城上的守军士卒才注意到了浓厚到异常的雾气。
这种雾气很显然不正常,守城的士卒顿时混乱了起来,新兵意志薄弱的缺点暴露无遗。
被周范绍留下的几个军候都相当紧张,他们本身就是被赶鸭子上架给推上来的,军事素质根本不达标。
知道有人来骗城的情况下,还遇到了这么浓的雾气,自然一个个都像是受惊的鹌鹑,有点风吹草动就疑神疑鬼。
又是好一阵折腾,城墙上的守军已然被折腾的精疲力尽。
魏策带着神威卫绕到之前骗城另一侧的城墙下面。
将扛着的云梯搭上城墙。
魏策手脚并用爬上云梯,纵身一跃跳上城墙,几名守城士卒正在睡眼朦胧,而墙垛上已经靠着几名士卒呼呼大睡,鼾声如雷。
魏策手起刀落,直接将这些士卒抹了脖子,给爬云梯的神威卫扫清障碍。
几乎只是几个呼吸的瞬间,三百神威卫就顺着云梯纵身跃上城墙。
他们本身就能在复杂的地形如履平地,如今有云梯借力,上城墙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见人手齐全,魏策直接驱动精神力,将笼罩在城墙上的雾气驱散,看着渐渐消散的云气,魏策直接带着神威卫从城墙上杀向城门处。
“敌袭!”
凄厉的喊叫声响起。
原本在睡梦中的守城士卒顿时亡魂大冒。
城门口睡眼朦胧的守城小队,看到魏策带着人冲过来,当即三魂七魄乱飞,一个个转身掉头就跑。
“我在这里守着,你们去打开城门,把大军放进来!”
魏策手里提着盾牌,站在城门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赶来的守城士卒根本不敢面对魏策。
尤其是那些军候,知道内气离体代表着什么的他们,更加不敢靠近魏策。
城门顺利的被打开,城外的大军火速涌入城内。
城内顿时响起“叮铃哐啷”铁器砸落在地面上的声音。
“王虎你带一千人守住城门,刘文你带一千人站住城墙,高伯文你带一千人攻占粮仓府库,剩下的人随我来。”
在魏策的命令下,大军冲入城内。
几乎没有费多少功夫,郡城直接易主。
周范绍带走了所有的精锐骨干和老兵,城内剩下的大猫小猫三两只,本身就只能维持维持秩序。
在魏策又是夜袭,又是起雾的攻势之下根本无法招架。
“所有百姓返回家中,趁乱生事者,杀无赦!”
魏策看着不少守城士卒甚至趁着城内混乱的时候开始抢劫城内的百姓,魏策都觉得荒谬,这些家伙面对他们的时候软弱不堪。
现如今面对着城内百姓,居然还抢起东西来了。
不少地痞流氓也加入到了抢劫的行列之中。
对于这些垃圾,魏策一点也不手软,发现就直接砍死。
郡城内的情况魏策早就让阴影卫摸透了,大军攻入之后,立马占据了几个重要地点,随手魏策带着神威卫开始维护城内的秩序。
在魏策铁腕的镇压下,郡城的混乱直接平息了下来。
当魏字旗插在郡城各个城门上的时候,彻底宣告东莱郡成为魏策的地盘。
魏策从收到王薄的情报之后,早就做了计划,对于占领东莱之后应该如何发展做了安排。
修路、赈灾、翻修城市,各种工作被提上日程,早就在县城内积累了工作经验的各个工程队也入驻了郡城。
以工代赈,两难自解。
所有工作按部就班的展开,郡城的百姓也开始接受魏策的安排。
对于他们而言,在魏策的政策可比隋朝宽松多了。
尤其是魏策一步到位的干掉各种苛捐之后,立刻受到的郡城百姓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