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无力的隋军

众人都是有私心的,大家都带精锐,谁打头阵,谁来诱敌,谁又来收割。

这可都是精锐,死一个都值得心疼的程度,打这种仗死几百、几千都是稀松平常,没有人愿意冒险。

而且说白了,他们彼此之间可是竞争对手,他们可不想给别人做嫁衣。

都希望死的是别人的精锐,好削弱这些以后的敌人。

而且这个计划对于⾼士达来说这很有利,而且很简单,败了是因为大家没有尽力,毕竟我们兵多将广,只要效死力,绝对能赢,这一点所有人都承认。

赢了,是你⾼士达指挥得当,名满天下。

输了,⾼士达本部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只会让他自己的优势更大。

从这一方面来说,窦建德这个想法确实是很有利的于高士达,不过因为太过于明显,被所有人一致否决,很难说窦建德是不是故意的。

魏策真的觉得他们这个起义军联盟是群乌合之众,大家相互扯后腿,根本不可能万众一心。

大家名义上是一个集体,可实际上依旧是各自为战。

没有打起来,完全是因为外部的压力足够大,所有人都害怕朝廷大军各个击破。

一旦外部势力瓦解,搞不好他们自己就内乱了。

从这方面来想,杨广貌似又走了一步错棋。

魏策牢记徐世绩的八字真言,意识到大家都在拖后腿之后,也不怕自己被人架在火上靠,直接起身对着众人朗声道。

“诸位,我们各执一词,终究是僵持不下!”

“我有一计,诸位不妨听一听!”

“太平王请讲!”

见魏策起身,就算王薄知道魏策也要竞争盟主之位,也不由得卖了一个面子,毕竟他想要魏策的符箓,有求于人自然低声下气。

高士达等人见此情形,一时间也拿不准原由,只能默默地等待魏策发表想法。

“我等义军上承天命,下应黎民,能够带领我们的盟主必然是大智慧大气运之辈!”

“既然是能带我等胜利之人为盟主,那我们就将各自的方略写在纸上,以抓阄之法选出,如何?”

魏策的办法简单粗暴,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拼脸看运气。

大家当然会出老千,但是这比的就是手段。

反正不管是什么方法,让联盟先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魏策其实也是存了削弱对手保存自己实力的想法来的。

说别人的时候容易,到自己的时候,其实也并不愿意为王前驱。

当然,魏策的提议被大事不能如此儿戏否决。

众人争执不下,眼见会盟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王薄总算是站了出来。

在众人都有些厌烦扯皮之际,起身说道。

“诸位都有高论,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具象化一些,拿到隋军帅旗者为盟主,如何!”

很显然,王薄等了半天,就是为了在此刻给众人提议出一个大家都勉强能够接受的想法。

而这个办法也确实让大家都勉强能够接受,一方面是大家扯皮也有点烦了,另一方面这也是逼着想要成为盟主的人效死命。

对于大家来说,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却都能接受。

见众人无异,王薄拿出代盟主的身份,开始安排大的战略。

其实还是高士达所提议的那一套以大势压人,不过是从精锐变成了全部大军。

“孙雅宣可愿为先锋?”王薄定好方略计划之后,也不给其他人反应的时间,直接点名孙雅宣问道。

“愿领先锋之职!”孙雅宣当即起身领命。

其余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反对,毕竟先锋又苦又累,还容易被埋伏,王薄愿意揽这个苦差事,他们也乐见其成。

酒足饭饱,大的战略也已经确定,孙雅宣也领了先锋之职,所以会盟也算是圆满结束。

除了孙雅宣先行一步之外,其余诸侯则是晃晃悠悠的朝着章丘方向进发,兵贵神速并不适合于这一次战斗。

而这时张须陀和来护儿已经得到了消息,担心联盟这边兵分几路击溃他们,所以便匆匆合兵一处。

王薄给他们下了战书,直接点名要在章丘一战,来护儿等人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带兵赶到章丘城内,然后向周围的郡县求援。

“诸位,如今贼众势大,聚集百万之众,我等困守此城,诸位可有什么良策破敌?”

来护儿作为官位最大的将军,向房间内的众人询问破敌之法。

“以末将之见,且在城外另扎一营,与章丘形成犄角之势守望相助。”

“此事就交由你去办,我会拨给你总共三万人,再给你一千骑兵,你就在城南十五里处驻扎!”来护儿点点头。

虽说张须陀之前名声不显,只是一个齐郡丞,但是来护儿知道张须陀的名号。

不光是曾经主动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的名声,也有曾经大隋建立之初的南征北战的战绩,可谓之名将。

最开始,王薄等人起义的时候,天下太平日久,百姓多不习兵,地方官吏每与叛军作战,或弃城逃跑,或开门出迎。

唯有张须陀勇决善战,依托曾经开仓放粮带来的名声,数次挫败这些起义军的扩张,将王薄等人死死地压制。

但伴随着第二次讨伐高句丽的失败和杨玄感的起义,起义的规模已经不是张须陀能按下去的了。

尤其是王薄合纵连横之后,张须陀处境就更加艰难。

有几次险些被王薄围杀,如果不是张须陀够猛,屡次杀出重围逃脱,现如今天下的局面只会更加崩坏。

等来护儿镇压了杨玄感,被派过来的之后,才明白张须陀的压力有多大。

尤其是王薄那神机妙算的能力,让来护儿也屡屡吃瘪,本来他向周法尚送信,想要和周法尚、张须陀三面夹击奠定胜局。

周法尚打算用东莱的贼众练兵,恰好魏策起义攻陷县城,所以才亲自率兵前来镇压。

只可惜被魏策算计致死,独留周范绍一颗独苗。

虽说有周范绍代替周法尚,依旧完成了三面夹击的计划,可效果大打折扣,在合击之中没能将王薄斩杀。

唯一的机会错过,现在起义军联盟又多了河北的各路人马,他们的处境越发困顿。

他们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坚守,等到援军抵达,或者说再度找到机会击溃对面。

和起义军联盟比起来,他们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