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处理俘虏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别让我更新啊
- 2083字
- 2025-04-06 21:02:41
解决完两位村民的事情后,陈铭继续公审剩下的十一名作恶多端的伪军。
他们手上,无一例外的沾染了同胞的血,对待这种不配为人的畜生,陈铭选择用子弹送了他们该去的地方。
之后,陈铭开始主持村民们的安葬工作。
没被审判的伪军俘虏,都是还有救的,陈铭让他们做一些收拢尸体,挖坑等工作,赎自己的罪。
先前战士们的遗体也被其他区小队战士们找了回来,只不过这些尸体上,多了很多鬼子留下的刺刀窟窿。
怀着沉重的心情,陈铭主持了所有尸体的下葬。
他只立了一块李家村遇难村民的碑,还是用木板刻的。
条件简陋,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
而牺牲的战士们,陈铭只留下了一道刻满了名字的木牌,没有留下其他的信息。
现在鬼子势大,他担心哪天鬼子要是再次来到这个村子时,看见了墓碑可能会破坏。
只刻下名字,是对牺牲战士的一种保护。
他们都是英雄,尽管这场与鬼子的战斗,在历史上只言片语都不会留下。
但陈铭不会忘了这些牺牲的战士,党不会忘了这些牺牲的战士,国家也不会忘了这些牺牲的战士。
“兄弟们,同胞们,一路走好,我们给你们报仇了。”
陈铭喊道。
“兄弟们,一路走好。”
其余区小队战士们也喊道。
“当家的,你在天之灵好好看看,我一定会把狗儿养大,不会让老李家断了香火。”
狗儿的母亲抱着墓碑,一只手拉着自己的儿子,声音沙哑的喊道。
“等我们把小鬼子赶出家园后,再来祭奠你们的在天之灵,告诉你们,我们胜利了。”
陈铭许下了承诺,接着带头鞠了三个躬。
其他的战士们,狗儿母子,也跟着陈铭鞠了躬。
而不远处的伪军俘虏们,看到这一幕,脸上也流程露自责,悔恨的神色。
他们的表现,陈铭看在眼里。
葬礼结束后,陈铭开始安排起了这群伪军俘虏。
作恶多端的已经被公审掉了,剩下的都是被裹挟的普通士兵。
根据我党对待俘虏的政策原则,对待没有残害同胞的普通士兵,当以教育转化为主。
陈铭根据经验,组织俘虏控诉日军暴行和伪政权压迫的诉苦大会。
通过阶级分析揭露日伪勾结剥削同胞的本质,唤醒他们的民族意识。
(具体我就不写了,有水字数的嫌疑。)
等结束后,陈铭看着神色各异的伪军俘虏,开口道:
“你们曾经,无论是被裹挟,还是为了生计,被迫当个伪军。”
“不过呢,你们和先前被审判的伪军不一样,手上没有沾着同胞的血。”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也愿意给你们一个改正的机会。”
陈铭顿了顿,扫了一眼一众伪军俘虏。
这群俘虏此时全都全神贯注的看着陈铭,知道陈铭接来下要说的,就是决定自己命运的话。
陈铭接着说道:
“现在我根据政策,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自愿返乡的,我们发放路费,不过要签一份“不再助敌”承诺书,只要你们以后不再帮助鬼子残害同胞,我党承诺既往不咎。”
“第二,还想继续当兵打仗,我们也欢迎,只要经过审查后,就可以加入我们,一起抗击鬼子,保卫我们的家园。”
“现在,我给你们十五分钟时间考虑,等时间到了就做决定吧。”
陈铭说完,便不再开口。
“长官,真能放我们回家,还发放路费?”一个伪军俘虏忐忑不安的开口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陈铭问道。
“我叫李二牛。”李二牛回答道。
“什么原因当了伪军啊?”陈铭接着问道。
“我当时在家里好好的,突然就被抓了壮丁,然后上了战场,后面被长官带着投了小鬼子。”
李二牛低着头说着,等待着命运的审判,不敢去看陈铭的眼睛。
陈铭看着李二牛,点了点头:“原先都是老实本分的百姓啊,你放心,我既然承诺了,就一定说到做到。”
“谢谢长官,谢谢长官,俺真的想回去看看俺老娘还活没活着。”
李二牛激动的直接哭了出来,一个劲的道谢。
“大飞,拿三块银元给李二牛,给他解开脚上的绳子,让他回家。”陈铭对着边上的大飞说道。
“诶。”
大飞从一众学习经验的战士中走了出来,接下腰间包袱皮,拿出了三块银元,脸上有些肉痛的递到了陈铭手上。
虽然他们区小队的经费少得可怜,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这次战斗缴获的钱财也没多少。
不过大飞信任队长陈铭,对于他的要求,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陈铭接过银元,握着李二牛的手,把银元放在了对方的手里。
“谢谢长官,谢谢长官。”
李二牛见陈铭真的给自己发放路费了,还有三个银元,激动得就要跪地感谢。
陈铭扶住了对方,“好了,我们不兴这个,拿着钱回家去看你老娘去吧。”
李二牛看着陈铭,犹豫了片刻后,深深的向他鞠了个躬,然后签下承诺书后,归心似箭的转身离去。
此时,天边刚刚泛起一道鱼肚白,朝阳给云霞披上了一件彩衣,为黑色的天空添了一抹红色。
其他俘虏,看到李二牛真的拿着路费,安然无恙的离开了,神色意动。
“好了,还有十五分钟,你们考虑好了再决定吧,只要想走的,我绝不阻拦。”
陈铭开口说完,接着就带着一众战士们离开了院子,把场地交给一众俘虏,让他们想清楚。
等众人走后,一群伪军俘虏开始窃窃私语讨论了起来,商量着自己的未来。
十五分钟后,陈铭再此带着战士们走进了院子,而俘虏们也决定好了。
最终,剩余的二十一名俘虏中,有八个选择了返乡回家。
具体原因包括战争创伤后遗症,乡土情节和家庭牵绊。
以及身份认同的撕裂,伪军的双重身份,即“中国人身份”与“皇协军”标签,导致心里矛盾,被俘后陷入了身份迷失。
他们既不愿为日军效力,又对加入我军心存疑虑。
对于这部分人的选择,陈铭尊重,签下不再助敌承诺书后,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