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贾诩的 “跳槽指南” 颠覆认知

嘿呀,袁绍看到那檄文啊,那叫一个乐开了花,立马就派使者把这檄文到处发,州郡里是挨家挨户都送到,关津隘口也都给挂上,生怕有人看不到。这檄文一路传到了许都,这时候曹操正被那讨厌的头风折磨得在床上躺着呢。手下人把檄文送进去,曹操一看,好家伙,吓得浑身直冒冷汗,汗毛都竖起来了,没想到啊,这一吓,头风居然一下子就好了,他“嗖”地一下从床上蹦起来,扭头就问曹洪:

“这檄文是谁写的呀?”

曹洪回他说:

“听说啊,是那个陈琳的手笔。”

曹操乐了,笑着说:

“搞文事儿的,还得靠武略来搭配才行。陈琳这文章写得是挺牛,可袁绍那武略啊,那就是个短板,没啥用啊!”

说完就把谋士们都召集过来商量怎么对付敌人。

这时候孔融听说了,赶紧跑来见曹操,一本正经地说:

“袁绍那家伙势力可大了,咱可别跟他硬刚,还是跟他和谈吧。”

荀彧听了可不乐意了,撇撇嘴说:

“袁绍就是个没本事的人,和谈啥呀!”

孔融急了,掰着手指头数:

“袁绍那地盘大,人又多。他手下啊,像许攸、郭图、审配、逢纪,那可都是满肚子智谋的人;田丰、沮授那是大忠臣;颜良、文丑那武力,在三军里那是横着走;还有高览、张郃、淳于琼这些,那都是有名的大将。你咋能说袁绍是没本事的人呢?”

荀彧“噗嗤”一声笑了,说:

“袁绍那兵虽然多,可都是一群乌合之众。田丰那脾气,倔得像头牛,净跟上司对着干;许攸那是见钱眼开,没啥脑子;审配那是独断专行,一点计谋都没有;逢纪呢,就是个一根筋,没啥真本事。这几个人啊,谁也看不上谁,肯定得闹内讧。颜良、文丑也就是有一股子蛮勇,打一仗就能把他们给抓了。其他那些人,都是些没啥能耐的,就算有上百万,那又咋样!”

孔融一听,嘴巴张了张,啥也说不出来了。

曹操哈哈大笑:

“哎呀,都在荀文若的预料之中啊!”

说完就把前军的刘岱和后军的王忠叫过来,让他们带着五万兵马,打着丞相的旗号,去徐州攻打刘备。原来这刘岱以前是兖州刺史,后来曹操拿下兖州,刘岱就投降了,曹操让他当了个偏将,所以这时候就派他和王忠一块去。曹操自己呢,领着二十万大军去黎阳,准备对付袁绍。

程昱有点担心,说:

“怕就怕刘岱、王忠这俩家伙干不好这事儿。”

曹操摆摆手说:

“我还能不知道他俩不是刘备的对手嘛,先虚张声势吓唬吓唬人。”

还特意嘱咐:

“可别冒冒失失地往前冲,等我把袁绍收拾了,再去收拾刘备。”

刘岱、王忠领了命令,就风风火火地走了。

嘿哟,曹操这大老板亲自带兵跑到黎阳去啦。两边军队呢,就像隔了八十里的邻居,各自挖了深深的沟,垒起高高的墙,在那儿大眼瞪小眼,谁也不先动手打架,就这么从八月耗到了十月。为啥呢?原来那许攸啊,瞧不上审配带兵,觉得人家那指挥水平就跟闹着玩儿似的;沮授呢,又气袁绍不听自己的计谋,心里憋了一肚子火。这俩人谁也看不上谁,压根儿就没想着主动出击搞点大动静。袁绍也在那儿犯嘀咕,心里跟有只小兔子似的蹦跶,一会儿一个想法,干脆也不琢磨着进兵了。曹操一看这情况,嘿,行啊,我也安排安排。他把吕布手下投降过来的臧霸叫过来,说:

“你去给我守着青、徐那俩地儿,好好看着,别让别人给抢了去。”

又让于禁和李典到河边屯兵,就像俩门卫守着大门。曹仁呢,总督大军,驻扎在官渡,就像个大管家管着一堆事儿。曹操自己呢,带着一支部队,拍拍屁股回许都潇洒去喽。

再说那刘岱和王忠领着五万大军,跑到离徐州还有一百里的地儿扎起了营寨。这中军还虚张声势地打着“曹丞相”的旗号,可就是不敢往前冲,一个个跟缩头乌龟似的,光知道在那儿打探河北的消息。这边儿呢,玄德也搞不清曹操到底啥情况,也不敢轻举妄动,同样跟个小探子似的,拼命打听河北那边的动静。

突然呢,曹操派人来催刘岱和王忠赶紧出战。这俩家伙就在寨子里开始扯皮了。刘岱说:

“丞相都催着攻城啦,你先上!”

王忠可不乐意了,回他说:

“丞相先派的可是你哟!”

刘岱又把脸一板:

“我可是主将,哪有主将先上的道理?”

王忠想了想,说:

“那咱俩一块儿带兵去呗。”

刘岱眼珠子一转,出了个主意:

“咱来拈阄吧,谁拈着‘先’字谁就去。”

嘿,还真让王忠给拈着“先”字了,他没办法,只好分了一半儿军马,灰溜溜地去攻打徐州咯。

玄德听说有军马要来,赶紧把陈登拉过来商量:

“那袁本初虽说在黎阳屯了兵,可他那手下一帮谋臣,就像一锅乱粥,整天吵吵闹闹的,到现在都没个进攻的动静。也不知道曹操那家伙跑哪儿去了。我瞅着黎阳那军营里,压根儿就没曹操的旗号,可这儿咋反倒有他的旗号,这不是闹鬼嘛!”

陈登一拍脑袋,说道:

“曹操那家伙鬼点子比天上的星星还多,他肯定把河北那块地儿看得比眼珠子还金贵,说不定亲自在那儿盯着呢。他故意不在黎阳打旗号,却在这儿瞎咋呼,虚张声势,我觉着啊,曹操指定不在这儿。”

玄德一听,就问俩弟弟:

“你们俩谁去摸摸底,看看啥情况?”

张飞一听,蹭地一下就跳出来,拍着胸脯说:

“小弟我去!”

玄德白了他一眼,说:

“你呀,就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去了准得坏事,不能去。”

张飞急得直跺脚,大声嚷嚷:

“怕啥呀,就算曹操那老小子在那儿,我也能把他给揪回来!”

关羽淡定地站出来,慢悠悠地说:

“大哥,让小弟我去瞧瞧他们到底耍啥花样。”

玄德一听,立马乐了,说:

“云长你去,我一百个放心!”

于是乎,关羽带着三千人马,雄赳赳气昂昂地出了徐州。

嘿呀,这都初冬啦,阴云像块大棉被似的合在一起,雪花跟不要钱似的乱飘,那些军马呢,都冒着雪在那儿摆开阵势,好像在开一场特别冷的“军事派对”。这时候,云长骑着马、提着刀,风风火火地冲出来,扯着嗓子大喊王忠出来唠唠嗑。

王忠慢悠悠地出来了,一本正经地说:

“丞相都到这儿了,你咋还不投降呢?”

云长也不含糊,说:

“让丞相出来露个面呗,我有话跟他说。”

王忠摆摆手:

“丞相哪能随便见你呀!”

云长一听,这火“腾”地就上来了,骑着马“嗖”地就往前冲。

王忠也不示弱,挺枪就迎上去。两匹马“嘚嘚”地跑到一块儿,云长突然拨转马头就跑。王忠还以为云长怕了,撒开蹄子就追,等转过山坡,云长猛地一回马,大喊一声,挥着刀就砍过去,王忠那小身板哪拦得住啊,吓得赶紧想拍马逃跑。可这时候云长左手倒提着宝刀,右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揪住王忠的勒甲绦,“嘿哟”一声把他从马鞍上拖下来,横放在自己的马背上,大摇大摆地回自己阵营去了。王忠的那些士兵一看这情况,撒腿就跑,跟一群受了惊的兔子似的。

云长押着王忠这倒霉蛋回了徐州,去见玄德,玄德瞅着王忠,大声问道:

“哟呵,你到底是谁啊?现在干啥官儿呢?竟敢冒充曹丞相,胆子可真不小啊!”

王忠连忙摆手说:

“哪敢呐,我就是奉命来虚张声势,当个疑兵吓唬吓唬人的,丞相压根儿就不在这儿。”

玄德一听,嘿,还挺老实,就吩咐手下给王忠弄点衣服和酒食,然后先把他关起来。玄德想着:等把刘岱那家伙也逮了,再一块儿好好商量商量咋处理,云长在一旁笑着说:

“我就知道大哥你有和解的想法,所以我可费了老大劲儿,把这王忠生擒回来了。”

玄德点点头说:

“我呀,就怕翼德那暴脾气,上去就把王忠给宰了,所以没让他去。你说这王忠吧,杀了他也没啥好处,留着说不定以后还能当个和解的由头呢。”

张飞一听就急了,蹭地一下跳出来说:

“二哥都活捉了王忠,我也不能落后哇,我这就去把刘岱给生擒回来!”

玄德赶紧劝他:

“嘿,这刘岱以前可是兖州刺史呢,虎牢关讨伐董卓的时候,人家也是一方诸侯,现在又当了前军,你可千万别小瞧了他。”

张飞满不在乎地一撇嘴:

“就他呀,啥玩意儿呀,我就跟二哥一样,轻轻松松把他活捉回来。”

玄德还是不放心,又叮嘱说:

“你可千万别把他弄死了,要是坏了他性命,我这大事可就泡汤了。”

张飞一拍胸脯说道:

“要是我把他杀了,我拿命赔他!”

玄德没办法,只好给了他三千兵马,张飞乐呵着带着兵就往前冲去了。

咱再来说说这事儿哈。话说刘岱知道王忠被逮住了,那是死死地守在营寨里,说啥也不出来。张飞这暴脾气可坐不住啦,每天都跑到人家寨前扯着嗓子叫骂。刘岱一听是张飞的声音,好家伙,那腿肚子都打哆嗦,更不敢露头了。

张飞守了好几天,见刘岱就跟缩头乌龟似的死活不出寨,眼珠子一转,嘿,想出个鬼点子。他下令说今儿夜里二更天去劫寨,白天呢,就在营帐里喝酒,故意把自己灌得醉醺醺的,还没事儿找事儿,逮着个军士就挑刺儿,狠狠揍了一顿,然后五花大绑扔在营里,嘴里还嚷嚷着:

“等我夜里出兵的时候,拿你祭旗!”

可暗地里呢,又指使手下把这军士给放了,这军士得了自由,撒腿就逃出营,一溜烟儿跑到刘岱的营寨里,把张飞要劫寨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刘岱一看这降卒浑身是伤,也就信了他的话,弄了个空寨在那儿虚张声势,自己带着伏兵躲在外面,就等着张飞上钩呢。

到了晚上,张飞把兵分成了三路。中间那路就三十多个人,专门负责冲进寨里放火;另外两路呢,绕到寨子后面,等看到火起就动手夹击。三更天的时候,张飞自己带着精兵,先去断了刘岱的后路。那中路的三十多个人,风风火火地冲进寨里,点起了大火。刘岱的伏兵刚想往里冲,嘿,张飞那两路兵跟旋风似的就杀出来了。刘岱的军队一下子就乱了套,也不知道张飞到底带了多少人,都跟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跑。

刘岱带着一小队残兵败将,拼了命地想杀出条活路,可倒霉催的,正好撞上了张飞。这真是冤家路窄啊,想躲都没地儿躲,两人一交手,还没一个回合呢,张飞就跟拎小鸡似的把刘岱给生擒了。剩下的那些士兵一看这情况,都乖乖投降了。

张飞赶紧派人先回徐州报信。刘备一听,乐坏了,跟关羽说:

“咱这三弟以前一直大大咧咧的,今儿也会用脑子啦,我没啥可愁的咯!”

说完就亲自出城去迎接张飞。张飞一见到刘备,就咧着嘴问:

“哥哥你老说我脾气暴,今儿咋样啊?”

刘备笑着说:

“我要不拿话激你,你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吗!”

张飞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嘿呀,玄德瞧见刘岱被捆得像个大粽子似的被押了过来,“嗖”地一下就从马上蹦下来,麻溜地解开绑他的绳子,满脸堆笑说:

“哎呀,我那小弟张飞这性子啊,就像个火药桶,不小心冒犯了您,您大人有大量,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哈。”

说完,就热情得像迎接贵宾一样把刘岱迎进了徐州城,接着又把王忠从里面放了出来,一起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玄德一边给他们夹菜倒酒,一边苦着脸解释:

“您二位有所不知啊,之前那车胄一心想着害我,我这是没办法,才把他给收拾了。谁知道丞相误会我要造反,打发二位将军来问我的罪。我呀,可一直记着丞相的大恩大德呢,天天想着怎么报答他,哪敢造反呀,那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嘛!二位将军回许都的时候,可得在丞相面前替我美言几句,帮我把这误会解开,那可就是我天大的福气啦。”

刘岱和王忠一听,赶紧站起身来,抱拳作揖说:

“使君您不杀之恩,我们就像欠了您一座大山似的。您放心,我们回去一定在丞相处帮您说好话,就拿我们两家老小的脑袋担保,您绝对不会造反。”

玄德一听,乐开了花,连连称谢。到了第二天,他把人家原来带来的兵马全都完好无损地还回去,还客客气气地把他们送出了城,就差在后面挥手喊“常回来看看”啦。

刘岱和王忠刚走了没多远,冷不丁“咚咚咚”一阵鼓响,就见张飞像个黑铁塔似的横在了路当中,扯着嗓子大喊:

“我哥哥真是糊涂到家啦!好不容易把这俩贼将逮住,咋又给放跑啦?这不是放虎归山嘛!”

吓得刘岱和王忠在马背上那是瑟瑟发抖,跟筛糠似的。张飞圆瞪双眼,挺着长枪就要追上去,就在这时,后面有个人骑着马像一阵风似的飞奔过来,大声喊着:

“嘿!可别这么没规矩!”

大伙一瞧,哟,原来是关云长啊。这下刘岱和王忠心里头那悬着的大石头才算落了地。

关云长板着脸说:

“既然大哥都把人放了,你这当弟弟的咋能不遵守命令呢?”

张飞撇了撇嘴,气呼呼地说:

“今儿放了他们,保不齐下次又来捣乱,到时候还得咱费劲巴拉地再抓一回。”

关云长耐心地劝道:

“等他们再来的时候,咱再收拾他们也不迟嘛。”

刘岱和王忠一听,赶紧点头哈腰,连声求饶:

“就算曹丞相把我们三族都给咔嚓了,我们也不敢再来啦!两位将军大人有大量,就饶了我们这一回吧。”

张飞把眼一瞪,大声说道:

“就算曹操亲自来了,我也让他有来无回,片甲不留!不过今儿就先暂且留着你们这两颗脑袋,算是给你们个教训!”

刘岱和王忠听了,那叫一个屁滚尿流,抱着脑袋撒腿就跑,活像两只受了惊的兔子。

关云长和张飞回到刘备那儿,一脸严肃地说:

“大哥,曹操那家伙肯定还会卷土重来的,咱可得提前做好准备。”

孙乾在一旁出主意说:

“徐州这地儿四面受敌,可不是个久留的地儿。依我看,咱不如分兵把守,一部分人马去小沛驻扎,一部分人马守着邳城,形成掎角之势,这样就算曹操来了,咱也不怕他。”

刘备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按照孙乾说的安排下去了。让关云长守下邳,还把关大哥的两位嫂子——甘夫人和糜夫人也安置在了下邳。这甘夫人是小沛人,糜夫人呢,是糜竺的妹妹。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守徐州,刘备自己则和张飞去小沛驻扎。

再说刘岱和王忠这俩倒霉蛋,灰溜溜地回到曹操那儿,把刘备不造反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曹操一听,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

“你们俩窝囊废,简直就是国家的耻辱!留着你们还有啥用!”

说完,大手一挥,喝道:

“来人呐,把这两个饭桶给我拉出去砍了!”

唉,这正应了那句话:小狗小猪哪能跟老虎斗,小鱼小虾也别妄想跟蛟龙争啊!

嘿呀,再说曹操那是一心想把刘岱和王忠给咔嚓了。这时候孔融赶紧跳出来劝说道:

“哎呀呀,这俩人哪是刘备的对手呀,您要是把他们砍了,将士们心里不得犯嘀咕嘛,到时候不得人心可就糟啦。”

曹操一听,得嘞,那就饶他们一命,不过官帽子和俸禄啥的可都别想要咯,然后曹操就琢磨着自己带兵去收拾玄德。孔融又赶忙说:

“瞧瞧这大冬天的,冷得直哆嗦,这时候动兵那不是自讨苦吃嘛,咱等春天暖和了再动手也不迟呀。咱可以先派人去劝降张绣和刘表,然后再去对付徐州,这多稳当呐。”

曹操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先派刘晔去劝张绣。

刘晔跑到襄城,先找到了贾诩,一个劲儿地夸曹公那是德才兼备,厉害得没话说。贾诩一听,行吧,把刘晔留在家里住下。第二天,贾诩跑去见张绣,跟他说了曹公派刘晔来招安的事儿。正聊得起劲儿呢,突然有人来报,说袁绍派使者来啦。张绣说让使者进来,使者把书信呈上,张绣一看,哟,也是来招安的。贾诩就问使者:

“最近跟曹操干架,谁赢谁输呀?”

使者说:

“这大冷天的,先停战歇着了。我们袁公觉得将军您和荆州的刘表都有国士的风范,所以来邀请你们呢。”

贾诩一听,“扑哧”一声笑了,说:

“你赶紧回去告诉袁绍,他连自己兄弟都容不下,还想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别做梦啦!”

说着就把书信“哗啦”一下扯碎,把使者给轰走了。

张绣一脸愁容地说:

“现在袁绍那家伙势力可大啦,曹操跟他比起来就像小虾米。要是咱把袁绍的信撕了,还把他使者骂了一顿,等袁绍找上门来,咱可咋办呀?”

贾诩一听,乐呵着说:

“咱不如换个老大,去跟曹操混!”

张绣眼睛瞪得老大,说:

“我之前可跟曹操结下梁子啦,他能容得下我吗?”

贾诩掰着手指头,笑嘻嘻地说:

“跟曹操混有三大好处!第一呢,曹操那家伙打着天子的旗号到处征讨,咱跟他混,那是名正言顺呀,多地道!第二,袁绍势力那么大,咱这点人去投靠他,他哪里会把咱当回事儿,说不定就当咱是路边的小野草。可曹操势力没那么强,咱去了,他不得乐开花儿,肯定把咱当宝贝!第三,曹操那可是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哪会揪着以前的事儿不放,他得向天下人显摆他心胸宽广呢!将军您就别再犹豫啦!”

张绣一听,觉得挺在理,就说:

“行,那就听你的!赶紧把刘晔叫来唠唠。”

刘晔一到,就开始猛夸曹操,还说:

“要是丞相还记着以前那点儿破事儿,哪会派我来跟将军您套近乎呀?”

张绣一听,乐坏了,马上就带着贾诩等人风风火火地去许都投降。到了许都,张绣见到曹操,立马扑通一声跪在台阶下,曹操赶紧上前,一把扶起张绣,拉着他的手说:

“哎,以前那都是些小打小闹,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说完,大手一挥,封张绣做了扬武将军,贾诩做了执金吾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