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到了十二月下旬,寒冬来临,马上就要步入元旦。
村里的小学已然扩建完毕,满村都是穿校服的萝卜头。
村口至北国道口的道路也费工夫平整了一番,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经常能见到路上的行商。
期间,村里的粉条也是越卖越多,方锐在城里租的两处房子,已然成为村里人进城的落脚地。
去当兵的同辈也走了,一切好似走上了正轨。
清晨,天色未亮。
方锐穿着背心在仓库内做俯卧撑,屋里散发阵阵雾气,屋外寒风冷冽。
最近没有出门的方锐,在学校单双杠上表演了一番旱地拔葱、凌空踱步,当时围观的老少都惊为天人,随之村里掀起一阵健身热潮。
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农村,健身?种地就是强身健体!哪个庄稼汉没把子力气,一拳一个唐纳德。
最后一个个的被老支书骂道,吃饱了撑的。
方锐也只是和巡逻队的几人私下练练,这东西没别的,贵在坚持。
现在巡逻队已经被简称作二队,村口的空院也被称作二队部,还有些外号方锐听了都挠头,只能说群众的眼睛也不一定好使,而且娱乐手段也是实在匮乏,天天琢磨瞎起外号。
“大掌柜!别吃土了,赶紧点点货!”
风风火火的刘霞推门进来喊道。
方锐起身拍拍土,无奈说道:
“别他妈叫大掌柜,等哪天我被游街了就怨你们这张嘴”
刘霞笑道:“那也不是我叫的,你赶紧出来招呼人哇”
没错,村里人给方锐的外号就是“方大掌柜”“方大当家”“方大能耐”“方大本事”“方二村长”“方大官”
全因上次在周二和家里的一番话,村里人耳耳相传,纷纷夸赞方锐有能耐,有本事,想当大官,然后各种外号接连而至,叫的最多的就是“大掌柜”。
刘霞也被叫为二掌柜。
方锐穿好棉衣然后再披上军大衣,出门招呼人马进城。
这次大队人马进城是去卖货,仓库的手套、皮包、帽子,等东西已然堆集如山。
而且方锐的家底已经要干了,家里换的钱全买了羊,他自己留下的现金,已然撑不住二队部的开销和姑娘们的工资,姊妹们越干越熟练,东西越做越快,已经到了该出货的时候了。
更别说一直在收的皮货,丁兰已经快要把包志生卖了换钱了。
这次进城没个几天回不来,二队部由丁俊琴照看,刘霞必须带着,还有虎根、张家俩兄弟、王永刚、李小风、关萍、刘婷、方志慧、丁梅,十几个人,可谓是方锐这一摊的骨干全员出动。
不多时,两辆拖拉机满满当当的载着人员出发了,身后的兄弟姊妹们远远相送,村长王志国也前来相送,因为这一趟买卖,车斗里装的其实是希望,方锐这一辈人的念想。
方锐画好的大饼,此番得喂嘴里。
早上七点,天色刚亮。
裹头蒙面的一行人才进城,这个时候的冬天可比后世要冷许多,因为风大!冬天的冷冽寒风像刀子一样扎人。
所谓正是,一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
城南,两辆拖拉机先后停在租好的两处院子门口,几人开门烧炕,往进搬货。
此时有住在附近的几个老人好奇来看热闹,七嘴八舌的打问。
“你们青山村这么日悬?这天气也进城”
“这都是啥啦?手套?卖的?”
方锐几人掏出烟一一散开,这几个老人家都是子女在城里打工上班,老人在家看孩子,平时可是闲得很,一有个风吹草动就来看热闹,自打青山村的人来此处落脚,没多久就传的人尽皆知了。
而且这个时候能闲在家的老人,都是儿女孝顺,略有家资的人家。不然普遍都是全家老少一起挣钱,大清早哪有时间来看热闹。
方锐带着刘霞,小风三人和这些老人聊家常,说套话。
其余人则是烧炕,搬货,丁梅已经和方志慧去了隔壁找杨萍。
不多时,货物卸完,驾驶拖拉机的二人在屋里烤了一会炉子,然后就开着返回了。
安顿好以后,方锐带着刘霞几人骑着两辆脚踏三轮,拉着货往联营方向走去,其余人先暂时留下看家。
半小时后两辆板车停在联营市场,此刻街面上的人不多,外面摆摊的人都聚集在几个大棚里,依靠这种大棚抵御寒风,进进出出的行人也都包裹的严严实实。
而联营商场里的摊位则还是人来人往,二层建筑带有暖气,热气腾腾,烟雾缭绕。和外面的大棚可谓两个世界。
方锐几人在一个大棚门前停车,铁链挂锁车连车,连在一根桩子上。
大棚里的摊位有地摊,也有摆桌子的,方锐几人就在地上铺开大苫布,一一往上摆货,羊皮手套、小皮包、大皮包、狐皮帽子、斜跨布包,钱包、笔袋、等货物琳琅满目。
周围立马围了一大圈人,有同样摆摊的,有来逛市场的,有进货的行商,众人纷纷称奇,打问价格,来路。
这些东西,皮手套市场上并不少见,但是像这样的纯皮,而且还有别致图案的,就很少见了!更别说缝贴着动物和小人的各种小包,这些东西在南方也不多见,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而且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同样标志,右下角一段云纹组成的山脉,显得有些另类又很大方,美观。
有些女同志已经两眼放光拿住不放手了,最显眼的就是狐皮帽子!毛茸茸的皮帽子,帽檐处用针线缝制的亮色云纹,简直就是艺术品。
方锐掏出一块黑木板,上面的价格从上到下,明码标价。
真皮手套25一双,纯牛皮大包30,牛皮小包20,狐皮帽子100
生肖斜挎包3块,钱包2块,笔袋1块,斜挎包钱包,2+1,买二送笔袋。
刘霞几人此时提心吊胆,因为这个价格方锐定下来的时候,大家纷纷不同意,因为太他妈贵了!一个城里职工平均一个月才30到40块,你东西卖这么贵谁买啊?上哪找那么多傻子去。
但是没办法,方锐是大掌柜,一言而决。
果然周围群众纷纷哗然,刘霞几人都做好了挨打卷起东西跑路的准备。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群众不嫌贵!这个价格比他妈供销社便宜!这你敢信?
况且这东西还很有特色!
随即,最抢手的是狐皮帽子,然后就是布包2+1。
周围的摊主都红了眼,纷纷凑到身边打问进货渠道,更有机灵的已经准备各买一种回去自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