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跟大哥的科举相比,什么都能放一放。
- 穿越后,她的夫君平步青云了
- 湘余
- 2038字
- 2025-04-05 17:57:08
“这会不会太麻烦姑爷了?”
姜氏有些犹豫。
都要断亲了,这走动的倒是更勤了,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会。两个人一起读书,还能彼此解惑,临求之不得。”
季临笑着回道。
姜氏和云湛想不到季临会这么轻易的就答应了。
二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云湘,这人不会是病了吧?
云湘……
她很想说,这只是交易而已,但是一说就得解释小作文的事,说不定还得揭她的来历,算了,她装死好了。
见云湘没反应,姜氏和云湛也不再纠结,就这样吧,湘湘都发话了,就听这孩子的吧,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
小云涌看看大哥,又看看母亲,再看看姐姐,不是都讨厌这个姐夫吗?为什么还要让他来家里?
小孩子的疑惑,都写在脸上。
云湘捏捏他肉乎乎的脸蛋,“想什么呢?”
又从篮子里抓了一把糖塞给他,“玩去吧,一会儿记得回来吃饭。”
“哦,那我去找虎子玩了。”说完,便揣着糖跑去了隔壁的院子。
“你们坐着说话吧,我去做午饭。”姜氏要往厨房去。
“娘,我帮你。”云湘也跟了上去。
厨房里,姜氏拉着云湘去了角落,压低声音问道:“你和女婿怎么回事?不和离了?”
“没有的事。”云湘否认。
“和离也不一定就得闹得跟仇人一样。再说现在大哥要考试了,季临能帮忙辅导,这样好的老师,到哪里去请?跟大哥的科举相比,其他的都能放一放。”
“唉,真是难为你了。”姜氏叹道。
“前段时间,我们问过山长,以你大哥的成绩,中榜的可能性不大,便是能中,名次也不会太好。所以我和你爹商量,今科便当是去体验一下,中不中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经历过了,就有了经验。回来再努力三年,争取下一科能考中。”
“嗯。大哥还年轻,机会总是有的,娘和爹爹不必太担心。”
又宽慰了姜氏几句,云湘把家里的盐拿出来,提纯了一下。
开始时,姜氏还纳闷,盐为什么还要烧一遍?
等尝过一口之后,姜氏瞪大眼睛,“苦涩味道没了?”
“娘,这个法子千万不能跟别人说,季临说朝廷管制严,漏出去说不得要掉脑袋的。”
姜氏点点头,丈夫是衙门中人,这点保密意识,她还是有的。
中午用新制的盐烧了八菜一汤,没了以往的苦涩味道,肉都鲜美了很多。
许是回来时,姜氏跟云诚说了女婿要辅导长子读书的事,云诚对季临的态度也有所缓和。
酒桌上,二人推杯换盏的,喝了不少。
云湛还想多看会儿书,只喝了一点。
酒足饭饱,云诚已经略有醉意,回房歇着去了。
季临虽然喝了不少,但眼神仍然清明。听说大舅子要看书,便也跟去了书房。
一下午,二人都待在书房里,没有出来。
云湘本来打算吃完午饭就回家的,但看到大哥如此紧张这次考试,便也由着季临陪读去了。
太阳西斜,夕阳的余晖,把天边的云,镀上了一层金边。
陪姜氏做了一下午针线的云湘,揉揉有些发酸的手腕,“娘,我们该回去了。”
“吃了晚饭再走吧!”姜氏挽留。
“不了,再不回去,婆母该担心了。”
“有什么可担心的,你们又不是去的别处。”嘴上虽然这样说,但姜氏却没有再挽留。
她知道秦氏不喜欢女儿,女儿回娘家待了一整天,她也担心回去被婆婆责难。
姜氏去了杂物房,挑出两匹细棉布,又到厨房拿出两块新鲜的五花肉,准备给女儿带回去,希望秦氏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别太为难孩子。
云湘看到姜氏抱着东西出来时,就知道母亲打的什么算盘。
她接过姜氏手里的细棉布,转身就送回了杂物房。
又把一条大的五花肉送回厨房,只留下小的一块儿。
“这是做什么?家里不缺这些,都带回去,也能堵堵你婆婆的嘴。”姜氏拉住云湘的胳膊,压低声音在女儿的耳边小声说道。
这些东西都是父母辛苦赚来的,她怎么能就这么厚脸皮的带回去讨婆婆欢心?
再说与秦氏相处久了,她觉得,婆婆并不是舍些东西便能讨好的人。
所以带点回礼便可以了。
“这不是带了一块儿肉了嘛!”云湘晃晃篮子里的肉。
“娘,最近婆婆对我挺好的。以前是我做的不好,挨训也是正常。现在她许久不训我了。”
其实前身之所以犯傻,并不是脑子不好使,说白了,都是家里人惯得。穿来之前,她常听人说自己不好好教育孩子,社会就会狠狠教育她。原身就是典型的例子,就是代价太大了。
姜氏听了很欣喜,“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云湘挽起姜氏的胳膊,靠在她肩头,“娘,女儿已经长大了,以前是你和爹爹在为我挡风遮雨,以后该女儿回报你们了。”
“傻孩子,说什么呢?爹娘只愿你过得好就行了。”姜氏将女儿脸上的碎发别在耳后,轻声叹道。
“以后我会好好的,娘。”云湘又抱了姜氏一下,便松开了手。
院子里的动静,已经惊动了书房里的人,季临走出来,就看见妻子抱着岳母撒娇。
云湘看着他的脸色,替他脑补了一句“成何体统!”
不到二十的年纪,像个老学究,想想她又乐不可支起来。
云诚还没睡醒,姜氏带着两个儿子,把女儿女婿送到了街口。直到看不到二人的身影了,三人才转身回家。
进门后,姜氏忍不住问长子:“今天季临教你什么了吗?”
云湛显然心情特别好。
“娘,妹夫不愧是做过案首的人。学识渊博不说,文章立意也非常新颖,他讲的许多都是夫子们没有教过的,儿子感觉这一下午比过去一个月的进益还多。趁现在还记得,我先去默下来。”
说完,云湛便回了书房。
“这孩子。”
姜氏嘀咕了一句,心里也高兴起来,转身要去厨房,就见丈夫站在卧室门口,脸上表情复杂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