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游子归乡

圆月高悬,朱顺牵着毛驴,行走在青石板上,宛如一幅水墨画。月光清冷,驴蹄叩击石面,发出嘚嘚脆响,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朱顺心中思绪翻涌。

四年了。他离开熟悉的家乡,跋涉千山万水,历经风霜雨雪。此刻,他终于归来。想到即将见到阔别四年的亲人,期待与激动充盈心间。

行至一处宅院门前,他略作停顿,从包裹中取出斗笠戴上,想给家人一个惊喜,随即抬手叩响院门。

“谁啊?”院内传来询问。

“一个过客,想借宿一晚。”朱顺应道。

不多时,门扉开启,一位妇人探出头,打量着朱顺:“是位赶路的客人啊,请进吧。”

朱顺道了声谢,步入院中,一眼便望见那棵熟悉的槐树。

妇人凝神细看,满脸疑惑。朱顺佯装前行,妇人目光却紧追不舍。待他侧身,妇人声音颤抖着问:“是朱顺吗?”语气里满是激动与难以置信。

朱顺停步转身,四目相对。万千心绪如潮水奔涌。他嘴唇翕动,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一位耳顺之年的男子从屋内快步走出。他面容憔悴,眼神却让朱顺感到分外熟悉。男子望着朱顺,也怔住了。

月光如水,倾泻在石板路上,宅院的灯火在夜色里摇曳。朱顺凝视着两张熟悉的面孔,心潮澎湃。

他缓缓摘下斗笠。

妇人盯着他,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夜色中荡漾开去。她疾步上前,脸上笑意盈盈,眼中泪光闪烁:“真是你吗,朱顺?我都不敢信自己的眼睛了!”

她伸出右手,轻轻捏了捏朱顺的脸颊,又捏了捏他的肩膀,仿佛要确认这并非幻影。

“你这孩子,可给了我个大惊喜!”妇人笑道。

一股暖流涌上朱顺心头。在这寂静的夜晚,他终于回到了四年未归的家。望着至亲的面容,他心绪难平。

母子二人紧紧相拥。朱顺揽住母亲瘦削的肩膀,笑意满面。他感到母亲的身躯在怀中微微颤抖,便轻轻拍抚她的后背,安抚这阔别已久的亲人。

朱母抚摸着朱顺的脸庞,泪光闪烁,笑道:“老天爷,真不敢相信。我是瞧着有点像,可哪敢认啊。”

朱顺满眼笑意地望着母亲,知道牵挂的人安然无恙,心中释然:“就想给您个惊喜。”

朱母眼中盛满感动与喜悦:“是啊,真是个天大的惊喜!”

那佝偻的男子连忙凑近:“顺儿回来了?”朱顺抹了抹泛红的眼眶:“爹,我回来了。”

朱父看着儿子,眼眶也湿润了。他伸出手,轻抚朱顺的脸颊,仿佛要抹去他四载的风霜。朱顺也抬手,紧紧握住父亲的手。这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回往昔的温馨。

“顺儿,真回来了。”朱父感慨道,“你娘天天念叨你啊。”

“我知道,爹,”朱顺应道,“我也日夜想着你们。”

朱父转向朱母:“顺儿回来了,快去做点好吃的。”

朱母连声道:“对对,顺儿,还没吃饭吧?娘这就给你做去。”

朱顺笑道:“刚同杨宇、行正喝过酒,肚子还饱着呢。”

朱母道:“那好。”

朱顺细细端详父母,这才惊觉四年间,他们的鬓发已然霜白。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更深的痕迹,身形也愈发瘦弱憔悴。一股强烈的愧疚与自责猛地攫住了他。

朱顺在院中踱步,心潮起伏。他走进那间熟悉的卧房,恍如隔世。旧时的桌椅、书册,还有那扇小窗,都静静守候。月光透过窗纸洒落,为这久别的栖所镀上温暖与安宁。

他抬头望向窗外明月,思念与感慨汹涌而至。

朱母微怔,随即笑道:“顺儿,一路辛苦,先喝口水吧。”她端来一杯热茶。

朱顺接过饮下,暖意直达心底。放下茶杯,他道:“娘,我想去拜望杨显真老爷子,出去一趟。”

朱母含笑点头:“去吧,早些回来。”

朱顺应下,转身离家。走在熟悉的街巷,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此番归来,定要去探望杨老爷子。

朱顺来到一处茅草小院门前。院中那棵粗壮的榆树,枝头已然干枯。望着熟悉的树干,他深为感怀,儿时与伙伴们在此荡秋千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个穿红棉袄的小姑娘的身影也浮现眼前。彼时,小院里满是他们的欢声笑语。榆树下的秋千,承载着无忧的童年,每一次飞荡都带来纯粹的快乐。如今,一切已成追忆。

朱顺凝视枯槁的榆树,一丝忧伤悄然掠过心头。红袄女孩甜美的笑靥与清脆的笑声,勾起他无尽的怀念。她曾在这树下,欢快地荡着秋千。而今,物是人非。

朱顺叩了叩院门,无人应答。

他推门而入。只见老人坐在一张破旧椅上,身裹一件旧棉袄,手握木棍,闭着眼,似已睡去。但那面容,仍让朱顺忆起儿时模样。

朱顺走到老人身边,看着他枯瘦的手臂和布满皱纹的脸,心中涌起莫名的酸楚。

“杨老爷子,我想您了!”朱顺唤道。

这声呼唤,似乎暖了老人的心。他眼皮微动,看见朱顺的身影,含混道:“哎呀……顺儿回来了?”

朱顺在旁坐下:“老爷子,睡着呢?”

杨显真有些耳背,疑惑道:“啊?”

朱顺凑近他耳边,大声道:“您睡着啦?”

杨显真笑了:“不困。”

朱顺忍俊不禁:“不困您闭着眼,还打呼噜呢?”

老人望着朱顺,眼中满是欣喜与慈爱:“这些年……去哪儿了?”

朱顺抚摸着老人枯槁的手,眼眶发红:“老爷子,这些年,可想您了。”月光下,两人的身影依偎着,时间仿佛凝固。

杨显真握住朱顺的手:“在外头……吃了不少苦吧?”

朱顺微微颔首,温言道:“是有些辛苦,但收获也多,值得。”

一股暖流在朱顺心中淌过,他紧紧回握老人的手:“老爷子,谢谢您。”

杨显真问:“吃过饭没,顺儿?”他佝偻的身躯,背脊早已无法挺直。

朱顺笑道:“老爷子,刚吃过。知道您好这口,特意给您带了黄酒。”说着从包袱里取出一坛酒——正是从杨宇家带来的。

杨显真一见黄酒,眼睛顿时亮了,枯瘦的脸上绽出欣喜,佝偻的身体在旧椅上微微发颤,干枯的手指抖动着伸向酒坛。朱顺会意地捧起酒坛倾斜,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杨显真干瘪的嘴角满足地上扬。朱顺将酒斟入两个旧碗,酒香四溢,令人垂涎。杨显真端起一碗,轻啜一口,暖意直抵心窝,感慨道:“好酒!顺儿,你有心了。”朱顺微笑道:“您高兴就好。”

月华如水,洒满小院。两人对饮闲谈,追忆往昔点滴。杨显真佝偻的身躯倚着破椅,背脊虽弯,眼神却依旧清亮坚定。

聊着聊着,朱顺忽问:“老爷子,梦秋……这些年可曾回来过?”

杨显真道:“想她了?上年跟你杨叔一道来过一趟。”

朱顺轻叹:“是啊,想她了。”

杨显真笑道:“上年她来时,还问起你呢。听说你远游去了,我看她有些失望。”

朱顺眼中一亮:“当真?”

杨显真呵呵一笑:“老头子还能骗你?”

朱顺神色微黯,喃喃道:“好些年没见了,不知她如今怎样……”

杨显真也轻叹一声:“长大啦,出落得更水灵了。常念叨你,想见见。”

朱顺眼中掠过一丝柔情:“是吗?那定要见见。”

杨显真微笑道:“今年兴许会回来过年,快了,没几天就除夕了。”

朱顺起身:“好,老爷子,您早些歇着,我先回家了。”

杨显真叮嘱:“路上当心。”

朱顺踏出院门,心中积攒了太多想对她倾诉的话语。

他踩着斑驳的青石板,走在宁静的小镇上。月光如洗,流淌在幽深古朴的巷弄里,如梦似幻,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天。他仰望满天星斗,多年前与梦秋相处的点滴,清晰如昨,恍在眼前。

他有太多话想对她讲了……

微风拂过柳梢,朱顺凝望天边明月,喃喃低语:“大抵是这夜还不够长吧……连晚风,都像是在同我诉说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