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49.违抗军令

李华夏的父亲名叫李柔,原中国同盟会主要成员,祖上三代为官,到他这一代家境殷实,干起古董字画生意,其家族甚大,其子孙后代皆在江南一带发展。

离家报考军校那年李华夏二十岁,在那之前他的父亲就做主给他定了一门亲事。

但为了不耽误前程,打算等李华夏军校毕业之后完婚,但没想到刚踏出校园就被紧急调往前线,之后三一八淞沪会战打响。

人家女孩一等就是五年,从军校到抗日战争爆发。

这一次李柔携带家眷以及宗族人逃难至此,却没想会遇到李华夏。

来到父亲李柔临时居住的旅店后,李华夏便看到整个旅店全都是自己家族成员。

这些人都从苏州城一起逃难,其目的也昭之若然。

李家家大业大,那些良田钱庄和工厂不算,这么多年李氏长辈留下的产业根本无法想象。

但李柔却有先见之明,早在十年前就把大部分资产全部转移到国外一些国家,置办了房产和产业。

这些资产对外李柔声称都在自己名下,实际上这些产业的所有人都是李华夏。

家族这些子弟各怀鬼胎,无非就是算计他们家那些产业。

当李华夏听到父亲让这些子弟加入军队,他没有反驳也没有当场同意,也就是这个原因。

趁着部队休整空隙,李华夏来找父亲李柔是为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为了团聚,离家几年未归,父母亲就他这一个儿子,或多或少都应该相聚一下。

第二件便是这满堂李氏“青年才俊”

李华夏刚一踏入旅店大门,迎面就有一个打着领带的青年男子迎上来。

“文哥!你看看,这么晚还亲自来一趟…”

李华夏也给了一个笑脸,询问父亲住所。

可一厅族内兄弟不依不饶非要他留下,说是有事相求。

其中最为年长的莫过于族内名叫李耀祖的男子,他曾出国留洋,当初在上海做过银行职员,之后归家倒卖一些洋货。

“我们这些兄弟都好些年月没见过了,记忆里全都是咱们儿童时下河摸鱼的场景。”

“记得那会阿文胆子最小了,可没想到如今却成为了抗日英雄。”

李华夏摆摆手,不予言笑。

李耀祖继续高声谈论,“阿文,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当初…”

“大家伙有话就请说吧,我还没有见过家父。”

“你这话…”一名青年欲言又止,却被李耀祖挡住。

“今日晌午,族长已经跟你说了让家族已满成年男子加入军队抗日的事情。”

他顿了顿,笑着继续说,“你也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没上过军校,也没受过像样的训练,别说上战场了,恐怕连枪都没办法扛起来。”

李华夏顿时来了兴趣,斜眼看着他。

“这么说吧,我们这些人之前都是些文弱书生和商人,不说大富大贵能接手家族生意也好找一份铁饭碗也罢,至少不会选择当兵!”

“我们也不能和你相比,上战场打日本人这种事情,我看还是不要让我们掺和了。”

李华夏冷冷的哼了一声,“那应该由谁去呢?”

李耀祖笑呵呵的看向大家,“当然是像你这种勇敢的军人了。”

“再者说,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成家立业,甚至孩子都好几岁了,别的不说,你像我儿子都三周岁了,让我再去打仗,你说说,你说要是有个万一…”

李华夏猛然从椅子上起身,盯着李耀祖,“你有家,你有亲人,那些战场上打仗的士兵就没有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骨气的男子汉,有亲人朋友,有家庭孩子,一道命令不都全部上了战场。”

“你不想去,他们不想去,那这个国家谁来保护,你的孩子老婆,财产谁来保护,你不去?”

李华夏一把扯住李耀祖的衣领,“我告诉你李耀祖,包括你在内,只要是族内年满十六岁的男子,明天一早全部给我到粮油厂报道,晚到一分钟不要怪我不客气。”

李耀祖冷冷地瞪着他,“你放屁,你说的不算,你没有这个权利。”

这个时候,从旅店二楼的楼梯上传来清脆的拍掌声音。

“好好好!”

“干得好,不愧我儿!”

“不用明一早,现在李团长就可以下达命令,把这些顽固子弟统统送入军队,让他们保家卫国。”

“爹!”

“阿文,你尽管让他们上战场,这是我代表宗族决定的。”

“明白!”

李华夏随即让小二去通知驻守在粮油厂的马鹤山,告诉他带着一个排的战士来旅馆领人。

旅店二楼客房内,李母抱着李华夏痛哭,虽然他与眼前母亲一点感情没有,也相当于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见面。

可流淌着的鲜血和记忆深处的回忆涌上心头的时候,李华夏还是无法忍住自己的情绪。

过了好一会,母亲才缓缓说道,“你的未婚妻也在逃亡临沂的路上,若不出意外,这一两日就能抵达临沂城。”

“我和你爹的意思,想让你就在临沂城把婚结了,也算是了解了人为父母的一份苦心。”

李华夏刚想反驳,李柔开口回绝,“不不不!”

“我原也是这般打算,但今日碰到我儿实乃命中注定,加上你尚未过门的妻子也在前往临沂的路上,我是与你母亲商议此事。”

“可近日所见所闻,国破家亡之际,儿女情长实则事小,我儿正值此危难存亡之时,此事日后再议吧!当下最重要的还是报效国家。”

李华夏不住点头称是。

“但有一件事你不得不听为父一言。”

李华夏颔首听训。

“那王家女儿既许配于你,你不可辜负她苦苦等待啊!”

李华夏思考半响,没有做出回应。

他的脑海里不断回荡着一个女子的身影。

林医生的面容无法从脑海之中抹去,尤其最后赴死……

他不敢再去想,只能平静的回答,“我还需要考虑考虑,眼下我身负军令,军人战场杀敌,实话实说性命就已置之度外,更何况…”

后面的话不用二老也能明白。

今天算是上天注定他们全家团聚,若那天…战争之下人人平等,子弹不长眼,流血牺牲更是家常便饭。

身为军人,死亡无处不在。

所以说李华夏不敢保证也无法保证,再者说这位未见过面的未婚妻是父母指定的婚约。

他首先打心眼里不同意这种封建制度,在一个他的心里面似乎无法忘记另一个人,如果再和这位女性有关联,对于她很不公平。

关于结婚不结婚的话题就此打住。

李华夏又询问了父母接下来的去处,因为军令在身,部队在临沂城只有三天的休整的时间,三天之后各奔东西,此局势动荡,似乎哪里都不太平。

父母年迈,又带领着大小家眷,家族上下老老少少上百人之多,难免会让人担心。

李柔叹口气,“我作为族长,必当身系族人安危,这一点你尽管放心,我已经联系了马队,再过几日王家到临沂城我们约定一起前往川地。”

“那里有我多年前置办的田产房产,足够我族人生活安息。”

李华夏点点头,这就算放心了。

但前言一线阵地距离临沂城过近,如果战火蔓延到城内,他还是很担心父母的安危。

“前方战事吃紧,父亲还是带着族人先尽快撤离临沂城吧!”

虽然庞炳勋的一万多人和张自忠的一千多人都在沂河北岸,依托地势和有利地形阻击敌人。

但是日军方面重新集结了六千人增援,分别从三个方向向着临沂袭来。

临沂肯定是保不住,趁庞炳勋还在坚持撤离尚且不迟,一旦庞炳勋抵挡不住,丢下临沂城不管不顾,那灾难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