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上岸
- 重回1982渔村生活
- 疯兔十三
- 2077字
- 2025-04-23 08:00:27
一天的时间,两人就在不断地下网、捞网及挪动位置中度过。
相比初时的两三网,下午的几网就有些差强人意,仅是捞了些黄尖子和鞋底鱼。
眼看着日头不断西斜,即将落入海平面下,周围的木船们大都开始返程,徐文彬跟徐父再次调换了位置,由他摇橹,向着村子方向划去。
回程的路上,又碰见了晌午时跑来搭话的中年人,双方也不是一个村子的,只是相互笑笑便擦船而过。
徐文彬总感觉这个中年人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具体什么地方有异,只能在心底暗暗警惕起来。
这时,坐在船尾的徐父问道:“彬子,你那个乌贼骨粉是在哪弄的?”
“搁孙高义那买的乌贼骨,粉末得是我磨的。”徐文彬手上摇橹的动作不停,扭头看了眼身后,却见老爹正闲着无聊翻动着网槽里的鱼,他嘿嘿笑道:“爹,你是不是烟瘾犯了?”
没等老爹回话,他空出一只手来,伸进口袋,摸出一包拆开的大前门,从里面抽出一根叼在嘴上,剩下半包都扔给了后头的徐父。
“爹,我这忙着,你帮我点个烟呗?”
有了烟,徐父终于不再折磨那已经嘴边冒泡儿的鱼,一边骂着臭小子让爹给点烟,一边划燃火柴。
两人都美美的吸了一口,吐出的烟雾随着海风飘散远去。
“那一布袋有个三五斤吧?总共花了多少钱?”
“不到四斤,八毛一斤...三块多一点。”徐文彬报出了一个大概的价钱,让他有些愣神。
那些粉末洒出去就相当于一天的工钱没了?!
他气得拍了二小后背一巴掌,“三块多就这么打水漂啦?!你个败家小,亏得我还想回去多弄些!”
面对老爹的数落,徐文彬笑道:“老话不都说了嘛,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要是今儿没那堆粉粉,咱咋可能捞上来恁多乌头鱼呢?”
“你想想咱刚才碰到的那些,他们几条船加起来都没咱捞的一网多。”
“哼,大道理讲了一箩筐,后边不也是没捞上来多少?”
“那是因为我忘了带手抛网,等回去让娘做一张,那玩意好使。”
“手抛网?对,我也忘这事儿了,今儿看那抢食的鱼都只能干着急...”
再不跟身后絮叨的老爹搭话,徐文彬继续摇着橹,视线不停地在前方海面上游移,不多时一抹红色就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他加快了摇动橹板的频率,很快来到凌晨投放地笼的海面上。
地笼拉上来的时候还在滴滴答答淌着海水,青灰色的对虾在里面噼里啪啦弹跳着,梭子蟹也举着大钳子不停地撞击网眼。
前头七个地笼,徐文彬数了数,其中鹰爪虾百来只的样子,梭子蟹加起来有个五六十只,剩下的就是十来只体型短粗的章鱼。
在最后一个较为轻巧的地笼里,他还惊喜地发现了二三十尾明虾。
明虾的学名是中国对虾,在85年人工育苗技术突破前可谓是顶级的海货,因为上翘的体型,也使对虾成为了村里红白喜事宴席的必备食材,尤以六只对虾最符合六六大顺的寓意。
在村口码头上,单斤就能卖个一块二,体型大点儿达到15厘米的甚至能到一块五毛钱!
徐文彬将地笼递给老爹,接着他就在海里胡乱地抓了几把海藻,铺到空着的第一网槽里,随后又用双手捧了几十捧海水放进去。
这是给明虾制作活水舱,在这里面,二三十尾明虾完全能够撑到码头。
像这种虾蟹,都是活着的才值钱。
将地笼里的海货全都掏出来后,徐文彬又将地笼放回原处,等明天回程的时候就能再收一次,长此以往也能带来一份不错的收益。
到了这里也就意味着离岸边不远了,赶在天彻底黑下来前,父子俩爬上了岸,迎接他们的是徐母。
第一回划着木船出海,她心里也担心着。
见父子俩都没啥事,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徐母转眼便看到木船网槽里那一堆堆的鱼,惊讶问道:“呀,咋捕了这多?这得值多少钱啊?”
“一百多吧大概,”徐文彬估算了下,报了个大概的数目,“娘,你跟爹在这等会儿,我去找孙哥借几个鱼筐,一会儿咱们一起装鱼。”
“好。”
满满当当几个鱼筐摆在队伍后方,很快引起了在收购站外排队的人们注意。
“这是...乌头鱼?渔场上有这种鱼吗?”
“没,是徐老三他们捕到的...”
“他们家不是才一条木船吗?咋捕到那么多啊...”
“上一回徐老大刚弄来两千多斤红眼梭,这徐老三今儿又弄来几百斤乌头鱼,还是条木船,啧啧啧,这徐家的运气...”
围拢的人越聚越多,还是孙高义敲响了铜铃才将这议论声给压了下去,“大家排好队,咱们赶紧称完,要下班了。”
众人这才散去,继续按照先前的队伍一个个进行称重,称重完也没急着走,都想看看这几筐鱼能卖多少钱。
乌头鱼总计是430斤,黄尖子132斤,加上35斤鞋底鱼还有梭子蟹和明虾,最后孙高义拿出了整整十七张大团结。
围观的众人又是一声惊呼,这木船一天挣的钱赶得上一条拖网船了!
“下回没这么多人看着,我还能给你多算点儿...”递钱的时候,孙高义凑近了说道。
徐文彬接过钱,笑着点了点头,“上次还是多谢你给了高价,改天上我家,请你喝酒。”
“好说,好说。”
“对了,孙哥,你这儿还有乌贼骨吗?我还想再买点儿。”
“要多少斤?”
“来个十斤吧,”
“行,我这给你拿...”
离开了收购站,提着十斤乌贼骨的徐文彬和徐父、徐母三人慢慢往家走去。
不慢不行啊,一家三口旁边最少围了十来号人,都是来旁敲侧击地打听有什么捕鱼诀窍的。
徐父也只说是运气,是海里龙王爷瞧他们父子俩顺眼,等哪天他们还得去龙王庙拜拜啥的。
等到了家门口,众人也都识趣地各自散去,两只耳朵各夹着支卷烟的徐父深深地呼吸了两口新鲜空气,刚才那么多人都是围着他的,身上的汗臭味可不是那么好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