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各种政治关系进一步协调发展

政治关系是政治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协调发展对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21年,中国持续推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海峡两岸与港澳关系以及国际关系协调发展,为中国政治发展营造更加稳定、和谐的环境。

(一)政党关系更加协调

2021年是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中共中央多次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分别就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2021年的7月、9月、12月,分别就经济、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议题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代表的意见与建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联合致贺词,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宣读贺词。这些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各民主党派,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戴与敬意。

与此同时,民主党派也积极履职。2021年,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重点考察调研。6月16日和7月14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召开了两场调研协商座谈会,就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调研成果进行协商,为中国社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充分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作用。

(二)民族关系日益和谐

2021年,中国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积极推动各民族交流融合和繁荣发展,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首先,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重要抓手,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关心各族人民、关注民族地区发展,努力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年来,各地方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例如,2021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积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送政策理论、送优秀电影、送经典歌曲、送事迹光碟等活动390余场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383场次,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93场次。[75]西藏山南市出台《山南市拟推荐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区)建议名单和区市两级民族团结先进典型选树建议名单》,全年共对20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0名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76]从而以先进模范、先进集体推动形成民族团结一心的良好氛围。

其次,打好脱贫攻坚战,各民族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7]这一年,中央和地方持续发力确保少数民族全面奔小康,加大财政投入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民生保障。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搭建融资平台,截至2021年12月,该平台通过“金融+科技+数据+政策”的有机融合,入驻金融机构107家,发布金融产品573项,注册用户超12万家,撮合解决融资需求超2000亿元,其中帮助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9045家企业获得融资108.34亿元,帮助区内8个边境县(市、区)5601家企业获得融资95.62亿元,为全区12个少数民族县(区)企业发展护航。[78]

最后,以数字科技、非遗旅游、乡村振兴等方式为少数民族的民族保护和文化发展提供动力。这一年,出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少数民族针对其少数民族传统村寨进行保护,并充分打造其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例如,贵州省民宗委发布的《贵州省“十四五”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推动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1328个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推动建立100个以上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特色产业村寨、乡村旅游重点村。[79]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国家与社会关系更加协调

2021年,中国协调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强社会建设,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优化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首先,加强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和针对性,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范围,及时为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提供财力支持。全年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1万亿元。

其次,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截至2021年7月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加至1.46亿户,年均净增长超过1000万户,结构更优。2021年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第二产业入围企业达319家。其中,制造业企业277家。第三产业入围企业比上年增加13家,达到177家,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总额分别占500强的66.35%和38.89%。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显示出持续向好的态势。[80]

最后,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与模式,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方面,为适应疫情防治的需要,中国进行精细化管理的疫情防控,社区工作人员、民办企业、党员干部等构建起强有力的社会治理网络,创新大数据行程健康码、复产复工检测平台等社会治理新方法。另一方面,将大数据与治安等工作相结合,“互联网+警务”“互联网+城管”等模式日益成熟,多个地方还通过立法或出台文件等方式保障大数据及时共享,从而保证相关部门及时处理紧急突发情况,大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四)海峡两岸、内港澳关系稳步发展

2021年,中国始终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努力维持国家大局的和平稳定,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在两岸关系上。2021年,党和国家坚决“反独遏独”,依法对极端顽固的“台独”分子,及其幕后的金主进行惩戒。与此同时,加强军事手段的灵活运用,通过以一种更具可信度的、震慑性的军事手段,展示力量,警告外部势力。在坚持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下,持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采取积极鼓励政策,继续落实“31条措施”与“11条措施”等,以促进两岸民众广泛交流与交往。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据相关统计数据,2021年1—11月,两岸贸易总额达298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大陆对台出口为707.7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自台进口为2275.1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在大陆新设台资企业5923个,同比增长34.7%。[81]

在内地与港澳关系上。中央全面贯彻“爱国者治港”方针,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使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经济实现全面复苏。据相关统计数据,2021年1—5月香港失业率出现“三连降”,从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的7.2%降至6%。[82]在香港国安法的指导下,香港立法会通过了《2021年公职(参选及任职)(杂项修订)条例》和《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进一步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同时,加大防范与惩治力度,对反中乱港分子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截止到2021年7月,累计以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罪拘捕132人,已检控70人及3家公司。[83]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年多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开启了香港良政善治的新格局。

在推动港澳发展方面。不断加深港澳与内陆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港澳两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据相关统计数据,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为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广东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超6万家,其中绝大多数设在大湾区,比2017年净增加了2万多家。[84]

(五)国际关系出现新特点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散,国际局势波诡云谲给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产生深刻影响,世界局势呈现出动荡变革的态势。中国秉承天下胸怀,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不移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首先,中国与周边国家外交取得巨大成果。这一年,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决定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12月15日,习近平主席又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2021年内的第二次视频会晤,中俄两国关系向着更高水平发展。2021年也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30周年,习近平主席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庆祝这一盛事,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宣布:“今天,我们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85]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2021年正值中国—老挝建交60周年。在这一年里,中老铁路实现顺利通车,习近平主席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通车仪式,下达发车指令。2021年还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上合组织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平台。据相关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达11.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3.6%,中欧班列共开行15183列,增长22%。[86]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谱写了2021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其次,大国外交取得新进展。2021年是中美双边关系“破冰”50周年,这一年,中美关系积极探索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新范式。2021年,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拜登直接沟通交流三次,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谈到:“推动中美各自发展,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包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全球性挑战,都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87]中欧关系在2021年也逐步走向务实。2021年,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三国领导人就气候变化领域、中欧关系以及抗击疫情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前。

最后,积极维护自身利益。这一年,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合法利益。在安克雷奇的对话中,中方代表杨洁篪积极维护我国权益,展开“最强反击”。立陶宛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给予严厉打击,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H&M等跨国企业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以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宣布抵制新疆棉花。对此,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对这种恶意抹黑予以强烈谴责,并在全网电商平台上对H&M产品实施下架制裁。今日之中国已非百年前之中国,任何妄图损害中国的行为,最终只能自食恶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说:“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