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鹦鹉破奇案

隋朝年间,有一位富绅名叫李三通。他家境殷实,为人豪爽大方,在当地颇有名望。

李三通有一种独特的爱好,那便是养鸟。在他的宅院中,各式各样的鸟儿在精致的鸟笼中欢快地鸣叫,为整个府邸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其中一只鹦鹉,更是他的心头挚爱。这只鹦鹉毛色鲜艳,翠绿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芒。它的眼睛明亮而灵动,很有灵气。

李三通花费了数年的时间精心调教这只鹦鹉,从最基础的发音开始,到复杂的语句模仿,他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在他的耐心教导下,鹦鹉逐渐展现出了超群的智力。

它不仅能准确地模仿各种声音,如人的说话声、动物的叫声,甚至还能与人进行简单的对话。

每当有客人来访,李三通总会得意地展示他的鹦鹉,看着客人们惊讶和赞叹的表情,他非常得意。

李三通整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沉浸在社交的欢乐之中。他的府邸常常高朋满座,热闹非凡。美酒佳肴摆满了餐桌,欢声笑语回荡在厅堂。

李三通与朋友们谈天说地,他们或是讨论诗词歌赋,或是讲述各地的奇闻异事。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李三通忘却了一切烦恼。

李三通的这般行为却在不经意间冷落了妻子刘氏。

刘氏生得美貌动人,肌肤如雪,吹弹可破,长发如丝,柔顺光滑,婀娜多姿的身段,走起路来摇曳生姿,仿佛一朵盛开的鲜花。

在未嫁入李家之前,刘氏也是当地有名的美女,许多富家公子都对她倾心不已。但她最终选择了李三通,本以为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却没想到如今却在这深宅大院中,忍受着丈夫的冷落。

刘氏独自坐在房间里,看着窗外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寂寞与苦闷。她渴望丈夫的关爱和陪伴,渴望有人能倾听她的心声。

每当她看到李三通与朋友们欢声笑语的场景,心中的失望便愈发强烈。中夜孤枕难眠,她常常独自流泪。

一天,刘氏在院子里散步,偶然间听到了隔壁传来的悠扬笛声。这笛声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她心中的寂寞。她被这笛声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朝着声音的来源走去。

在隔壁的院子里,她看到了一个英俊潇洒的少年,正专注地吹奏着笛子。这个少年便是杨奕。

杨奕生得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身材高大挺拔,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袍,更衬托出他的儒雅气质。

刘氏与杨奕的初次邂逅,便如同两颗孤独的星辰在夜空中碰撞,瞬间擦出了炽热的火花。

杨奕被刘氏的美貌所惊艳,而刘氏也被杨奕的英俊和才情所打动。他们开始互相倾诉心中的寂寞与苦闷,渐渐地,二人因奸生情,如胶似漆。

然而,他们也深知这种关系不能长久维持,害怕被人发现,害怕遭受世人的谴责。

终于,在欲望的驱使下,杨奕做出了一个可怕的决定——害死李三通,和刘氏做长久夫妻。

一夜,李三通如往常一样醉酒而归。他摇摇晃晃地走进家门,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刘氏和杨奕早已等候多时,他们躲在暗处,紧张地注视着李三通的一举一动。

当李三通走进房间,还未来得及坐下,杨奕拿出铁棍将他打死。李三通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呼救,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随后,杨奕和刘氏慌乱地将李三通的尸体扔进后院的废井之中,并用泥土掩埋。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掩盖他们的罪行,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第二天,刘氏假意夫君失踪,装出一副焦急万分的样子。她的脸上满是泪水,她命令门下仆人四处寻找李三通,然而,自然是不见踪影。

于是刘氏来到官府报案。县太爷得知李三通失踪的消息后,觉得案情蹊跷。李三通作为当地的名流,无缘无故失踪,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他立刻召集手下的差役,将李府上下所有的仆人丫鬟都抓来,逼问情况。

仆人们在酷刑之下,痛苦地呻吟着,身体被打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但审问很久都没有进展,他们或许真的不知情。

县太爷陷入了深深的郁闷之中。毕竟李三通也是名流,这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如果不能尽快破案,他的仕途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他决定亲自到李府仔细查看。

县太爷来到李府时,他走进李三通的房间,仔细地查看每一件物品。他发现房间里的物品摆放整齐,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仔细查看李府四周,却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县太爷突然看见了那只鹦鹉。鹦鹉一见当官的来了,马上大呼冤枉。它用清脆的声音,将刘氏和杨奕如何勾搭成奸,又如何杀死主人埋尸枯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县太爷。

县太爷听后,震惊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这起看似普通的失踪案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惊人的阴谋。

他立刻下令将枯井挖开,果然找到李三通的尸体。检查尸体后,发现李三通头部果然那是收到了重击后身亡。

然后将刘氏和杨奕抓捕归案。差役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冲进杨奕的家中,将他们两人捆绑起来,带到了县衙。

刘氏和杨奕在证据面前,无从抵赖,只能低头认罪,被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案情大白天下,整个城镇都为之轰动。县太爷也因为成功破获此案,受到了百姓的赞扬。而那只鹦鹉,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