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意气相投

食盒之中,徐朔拿出三碟小菜。

两道碧绿青苔的素菜,一道切成片的不知名肉菜。

同时,两人面前都还有一碗晶莹剔透的米饭。

徐朔招呼道:“师弟快尝尝,这可都是灵食,吃了对练气有好处!”

赵巡仅仅是看着,闻着,就已经食指大动。

这玩意也太香了!

但赵巡的心里,也有点警惕心。

俗话说得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徐朔这三番两次的示好,到底求的是什么?

赵巡夹起一块青菜,送入嘴里,入口传来的滋味,甚至比从前吃肉更香。

而且送入腹中,甚至能够感觉到丝丝缕缕的奇特气息,这是灵气!

赵巡目露惊讶之色,询问道:“师兄,这灵食居然有灵气!”

徐朔笑道:“这是自然,否则怎么能够说是灵食呢?”

“这可都是在灵田之中种植,平时连浇的水都是用法术灌溉,这才让这菜都蕴含灵气。”

“虽然比不上灵药的灵气多,却也更加温和,直接可以被我们吸收。”

“吃了一顿灵食,至少能省去我几天的练气功夫,像是你,这省去的时间可就更多了!”

听完,赵巡看着这菜和肉,已经不简简单单是美食这么简单。

而是将其当做灌溉法种的宝贝。

至于徐朔以后想要扶九做什么,那就抛诸脑后。

那都是扶九的事,跟我赵巡有什么关系?

徐朔肯定是已经进入道徒境,他吃了都有好处,赵巡吃的好处就更大。

每一口吃下去,都感觉像是做了一整套的练气法。

吃那肉菜,带来的灵气收获甚至更多。

不过赵巡还是略显克制,最多只吃了一半。

吃完灵食之后,徐朔和赵巡做着闲聊。

赵巡不好意思的说道:“师兄,您对师弟关爱有加,师弟真是不知道怎么回报了。”

徐朔则笑着摆摆手:“师弟,你我相交何须在意这些繁文缛节的?”

“你我既是师兄弟,也是朋友,意气相投。”

赵巡听到这,当即说道:“师兄若不嫌弃,师弟愿与师兄结拜,以兄礼侍之!”

徐朔也大喜,他说道:“师弟,我正有此意啊!”

“看你的模样,愚兄应该痴长几岁……”

赵巡不待他说完,当即便拜道:“大哥!”

这一声大哥,喊的是情真意切。

徐朔扶起赵巡,相视一笑:“贤弟!”

妥了。

无论是赵巡,还是徐朔,都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至于徐朔以后是什么想法,赵巡还不知道,但从现在来看,和徐朔结交是妥妥的只有好处。

被人利用不怕,怕的是没有被利用的价值,怕的是利用的时候一丁点好处都没有。

这徐朔礼下于人,对于赵巡这个新入门的内院弟子,礼遇有加,又是教导,又是请吃喝的,已经算不错了。

二人在这小包间里继续闲聊,直至门外传来了小鬼的敲门催促声。

徐朔这才拍着脑袋恍然道:“居然已经这么晚了,和贤弟聊天的时间过得真是快啊!”

“我们走吧!”

“是,大哥!”

两人结伴起身,就在要出门之时,徐朔的声音在赵巡的耳边传来:“贤弟,最近要多读道藏,多修练气法啊!”

赵巡扭头看去,徐朔却紧闭着嘴巴,挑了挑眉头,像是没开口的样子。

赵巡当即明白,他也没有吭声,径直走了出去。

徐朔跟随在后面,看待赵巡的目光也是满意之色。

他就喜欢聪明人,刚刚赵巡的表现,显然是已经明白了他的深意。

对于赵巡,徐朔当然有心结交。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竞争。

即使是邑山宗的内院,也是一样。

单打独斗在这个时代可不太行。

回到自己的住处,今天的练气时间,已经延误了很长。

但是收获却比平时练气更大。

徐朔请吃的灵食,好处实在是太大了,赵巡暗自估算了下,至少抵得上自己辛辛苦苦修炼半个月的灵气数量。

其他人吃下灵食,可能还有浪费的,但是赵巡可没有。

体内的法种犹如干涸的海绵,这灵气进入体内,没多久就被收集储存了起来。

看了看时间还早,赵巡继续开始修炼练气法。

虽然今天好处已经够大,但他也不嫌弃灵气更多。

……

第二天,赵巡清晨伴着钟声起床。

与孙良,丁志,左丘三人再度结伴来到了道藏殿。

这三人很明智的没有询问赵巡昨天又得了什么好处。

赵巡也乐见这一点,能不招人注意,就没必要。

读道藏,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昨天徐朔偷摸说的话,显然是别有深意的。

看似只是让赵巡好好读道藏,修练气法,但有的时候,不能光看表面。

说话的方式,也能够侧面的表达一些东西。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巡每日都在认真的学习道藏。

以每天背诵五篇道藏的速度,在快速的加深着对这本道藏的了解。

孙良,丁志,左丘三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能想到和赵巡结交,就是聪明人。

一看赵巡这拼命三郎的态度,就隐隐察觉到了什么。

四个人算是组成了学习小组。

孙良长袖善舞,他很快就和道藏殿的不少老内院弟子打成一片,借来了不少此前其他人学习的笔记。

这些笔记都是精华,来自于教习讲述的紫府大修,见素真人对道藏的译文和解读。

极大的加快了四人的学习进度。

丁志颇有家资,虽然普通的银钱,在这里不一定能派上用场,但是在外院却可以用得上。

外院弟子砍柴,种菜什么的,经常能搞点野味,不少都被丁志买来。

虽然不是灵食,却也是肉食,经常让四人,以及孙良结交的老学长一起打打牙祭。

左丘和赵巡一样没钱,但甘愿当孺子牛,四人小组内的什么杂活都抢着干。

而赵巡,充当着门面,不仅学习进度快,在外还有徐朔这个外援,更是整个学习小组的核心。

这样一来,组内的每个人都有作用,互相帮扶之下,对于道藏的学习速度也比其他人要快的多。

就连赵巡,在这种状态下,都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