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能进国集就算成功!
- 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学霸
- 喜多爱音
- 2195字
- 2025-05-01 12:00:10
刘建平给周淮拿了一张新试卷的举动,教室里面的学生自然都看见了。
他们都有些疑惑,这是发生啥了?
也就周淮旁边的那几名学生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周淮第一张试卷已经写完了?!
要不要这么夸张的!
第一节课下课铃声都没有响好不好!!
倒是和周淮同桌的朱勇强,虽然对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清二楚,但依然在默默地思考着他自己的题目。
至于旁边发生的事情?
呵。
他已经无所谓了。
……
刘建平将周淮的第一张试卷拿回到讲台上,开始看了起来。
填空题不用多说,全部正确。
看向解答题。
第一题,全对。
第二题,依然是全对,没有任何步骤有问题。
而第三题,周淮更是用了一种新方法,并且比起那些标准答案上面的方法都要更加的巧妙!
这套题他都看过好多次,从来都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方法,甚至在西工大附中里做了同一套试卷的那些学生中,也没有谁用出过这样的方法。
总而言之,这张一试试卷,总共120分,周淮全拿到了!
并且只花费了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
一时间,刘建平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的心态,也再度发生了变化。
说起来,他这一天……应该是半天的时间,心态就发生了足足三次的变化。
从刚来时候的那种后悔,到和那位王老师交谈之后的认可,再到周淮答出第一道题时的感兴趣,直到此时的这种不可思议。
他真的在这个小镇中,遇到了一名数学天才?
别说来之前他不相信,即使是现在,他都还感觉自己是在做梦。
放下手中的这张试卷,目光又看向了周淮,见到这学生已经在试卷上面动笔,想来又是找到了第一道题的思路。
去年拿了省一,今年就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刘建平教了那么多年的竞赛,还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学生。
别看他第一节课上来就教什么要转变思维才能够考好数学竞赛,实际上,在这一切的基础上面,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天赋。
没有天赋,哪怕把所有竞赛真题都给做上一遍,考试的时候能不能省一都是个问题。
而哪怕有天赋,也是优中更有优。
他们秦省赛区一年六十个省一,这六十名学生都算是有天赋吧?
但进省队也就只能是前十几名的学生。
而作为西工大附中的数学老师,刘建平见过的天才那可实在是太多了。
甚至就在今年,他们学校就走出了一名国家队队员的学生,并且也在IMO上拿到了金牌。
但即便如此,这名学生当初在联赛一试试卷上的表现,也都不如周淮现在的表现。
“总不能说,周淮还有着进国家队的实力?”
心中刚刚冒出这样的想法,刘建平就失笑着摇摇头。
怎么可能!
自己在想啥。
哦!难不成学校刚好临时委托他一个任务,让他去一个小县城唯一的一所高中,给这学校的十几名学生做一下数学竞赛培训,然后他刚好不情不愿的来了,结果又刚好遇到了一名能够进国家队的学生?
开什么国际玩笑!
“能进国家集训队就算成功!”
他在心中这样想到。
但不管如何,就目前周淮的表现,已经值得他拿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劲头了。
让周淮进省队都已经不是他的目标,现在的目标是,进国家集训队!
于是他看向周淮的目光中,仿佛都冒出了一股火焰。
下面正在专注做题的周淮,一时之间都仿佛感受到了这种目光,抬起头看了一眼,顿时就被刘老师的目光吓了一跳。
“我去,刘老师这么看着我干嘛?”
周淮缩了缩脖子,不过想到对方把自己的试卷拿上去,想来是被他最后一道题的方法给震惊到了吧?
哼哼,他也觉得自己在最后一道题上面的方法非常精辟。
重新看向手中的试卷。
嗯,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问也算是做出来了。
花了应该有五、六分钟的时间。
倒也不愧是二试试题,仅仅第一题就占据40的分值,所以这第一小问比较麻烦也算是正常。
不过,第二小问和第一小问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第一小问做出来了,第二小问……似乎也就迎刃而解了?
周淮继续动笔。
时间也再度过去了。
……
“叮铃铃~”
伴随着第三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也代表着这场测验结束了。
“都把试卷交上来吧。”
刘建平说道。
很快,试卷都交了上来,刘建平将卷子抱回了办公室,教室里面便响起了阵阵痛苦的呻吟。
“啊~好难啊!”
“根本就不是人做的题啊!”
“数学竞赛都是这种难度吗?”
一众学生们痛苦不已。
110分钟的时间,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仅仅做出了几道填空题,甚至还不保证一定对,至于解答题,好歹还能够写一点步骤出来,多少也能够拿一点分——但他们之中大多数连一点步骤都写不出来。
110分钟,发呆的时间估计就有90分钟了。
只有周淮,淡定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
第二张试卷确实有意思,考察的知识点足够细,所需要的技巧也足够艰深,计算量大这件事情都算不上什么了。
总之,花费了他六十来分钟才做完。
嘛,问题也不大。
至少是挺有意思的。
忽然身旁传来了动静,朱勇强移动了一下座位,和他的中间隔开了一个座位。
周淮疑惑问道:“你咋了?”
朱勇强转过头,露出的是一副痛苦的表情。
“哥,您是我哥,我以后再也不会试图在数学上面和您争了。”
……
与此同时,办公室里面。
刘建平瞪着眼睛看着周淮的二试试卷。
“这道题……明明设计的是考察欧拉定理在指数幂模运算里的应用,这小子……他怎么用的是……就是最基本的带余除法,就直接这么暴力地做出来了?”
“还有这道组合题……也是要用生成函数来构造模型解决啊!结果他……仅仅是分析了n个元素与n-1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一个非常简洁的递推式,然后迭代求解,就给整出来了?”
他抱住自己的头,感觉自己脑子里面以往的种种解题套路,在此刻被强暴了。
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一切都说明,周淮对于这些题目的核心,或者是说对于数字的本质掌握,完全达到了无比深入的程度。
“蔚县中学……这是真的捡到宝了啊。”
他在心中忍不住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