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汐听了也只能说好,家里节省惯了,要是强行带大嫂去酒楼估计也是食不下咽,还不如就听大嫂的,先去尝尝混沌,下次来一定带她们上酒楼尝尝。
继续往前走,到了桂香斋这下晏汐说什么也要给家里带两盒点心,冯月见拦不住只好跟着一起进去。
“两位客官看看需要点什么,我们这还有刚出炉的雪花酥和鲜花饼,要不要来一份?”
两人刚进店小二就热情的开口,怕他们不知道糕点的种类,还跟在两人身边介绍,晏汐挨个看了一圈,最后拿了一盒绿豆糕和荷花酥,鲜花饼可以单卖,晏汐给家里人一人买了一个,选了玫瑰和紫薯两种的,一共花费了83文。
“客官慢走!”
冯月还有些回不过神,就这么一点糕点就花费83文,又吃不饱,用来买粮食可以吃好几天了,可真是金贵东西。
看见了包子铺,晏汐又上去买了20个大肉包,给了冯月一个,自己吃一个,其他的装背篓里。包子一个两文钱,一个就有晏汐半个脑袋那么大,肉馅实在,味道淡了一点,估计是卖家舍不得调料。
两人又逛了一刻钟,买齐了家里常用的调料,盐、醋、红糖,还有少许生姜和花椒,还给晏父打了一坛红薯酒,度数不算高,可以让晏父休息的时候小酌一杯。
红薯酒在天启朝不算贵,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种红薯土豆,土豆还好,红薯吃多了烧心,有些人家红薯种的比较多,吃不完的就带到南市去卖,有专门的人收了酿酒。
姑嫂两人看天色不早了,打算去吃碗馄饨买点米面就去镇子外面等牛车,一般晏成只等到正午时分,如果还不到的人就只能自己走回去了。
到了米铺,晏汐买了一斗糙米,共20斤,买了一斗粗面,绿豆黄豆各五升。多了也带不回去。
糙米一斤三文钱,一斗就是60文,粗面一斤四文钱,一斗80文,黄豆和绿豆共60文,本来晏汐还想买点白面,一问价格十文一斤,贵了一倍不止,买一斤白面都能买两斤半粗面了。
家里人口多,一顿要吃五六斤,一算下来还是穷啊。
买好东西发现没什么缺的了两人才一起往镇外赶,一到地方发现大家都到了,只差两人了。
晏成看人都到了,扬起鞭子往回赶。
“你们都买了些什么,我看两个背篓都装的不少。”先上车的张招娣说着话手就朝着晏汐的背篓伸来,一看就是要揭开盖在上面的布帘。
晏汐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张招娣的手:“你干什么,谁让你翻我背篓的,我买了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张招娣一听撇撇嘴:“都是一个村的,看看怎么了,谁知道这钱怎么来的。”
顿时车上的人一脸异样的看向了晏汐,还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
“你就给她看看呗,正好我们也想知道你们都买了些什么,我们都在这等了这么久才来,肯定买了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