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建房

第二天。

几人到了后山,小吏丈量土地并没有严格按照文书,一些多出来的地方也没有抹去,算到最后竟然多出来快一分地,别小看这一分地,也有五十平大小,种菜也够一家十口人吃上两月了。

忙活完晏父又一人塞了五十文给两人,吃了顿饭才找村长借牛车送两人回了县衙。

晏父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吃完晚饭,给他留了些在厨房。等天黑后就各自回了房间。

第二天晏父去找了村长,村长帮忙在村里找了二十个壮劳力帮忙一起建房,家里的女人则在家做一顿午饭,也有相邻的婶子来帮忙。

当天人就分成了三队,一队挖地基,还有一队运黏土来砌泥砖,剩下的一队则去岩石山运石头回来建基脚。

要知道房子牢固与地基密不可分,只有地基打的好才能确保房子的安全。

几个人挖了一早上终于把地基主体挖好了,等去采石的人回来就可以砌大脚。

这时做饭的人也把饭菜抬到了山上,因为人多做的都是量大管饱的菜,一盆萝卜土豆炖白菜,虽然没肉,但油放的多,看着闻着就香,还有一大盆二合面馍馍,管够,忙了一早上的村民把饭菜都吃完了,感叹还是老晏家舍得,别人家能给几个黑面窝窝头,野菜汤上能飘点油星就不错了。

到了下午,采石的人都回来了,石头并不是采回来就能用的,需要人工修理成合适的大小,这个活只能壮劳力来,一般人凿不了几下就受不了了。

忙忙碌碌一天把打地基准备工作做好,一群人才带着工具各回各家,第二天辰时来就行。

第二天晏母让冯月去镇上买点肉回来,只有让人吃好了干活才会有劲,要是有骨头也可以买两根,撬开里面的骨髓也很补人。

严父到了后山发现已经有人在往里填石头了,也不知道是来的多早,都已经快与地面齐平了。

几个合力把地基打好就和打泥砖的人一起动手,泥砖需要在天气好的时候暴晒三天,晒干里面的水分才能砌墙,还要注意泥砖质量,开裂的就不能用。

三天后,晒好的泥砖也有几百块了,可以开始砌墙了,先是盖房老手来查验墙体,以防墙体砌偏埋下隐患。

一切准备就绪,砌墙的工作是最快的,只要泥砖足够,几天就可以把墙体砌好。村里的壮劳力则是去山里找适合上梁的松木,这种木头常见,不容易弯曲,还相对轻便。

到了上梁的日子,村里人都来看热闹,这在农村可是大事。代表了家宅安宁。

早早的晏家就准备好了祭祀的东西,猪头羊头和一些糕点,之后则是村里人来帮忙上梁。

完成之后晏父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一些麦芽糖,花生,小馒头撒出去,代表财源广进,周围人则是争相沾喜气。

之后晏家在请来帮忙的人吃饭,俗称“上梁酒。”之后就可以给房子封顶了,到了这一步基本就算完成了,里面的东西由主家慢慢置办。

两月的时间房子就建好了。

住房一共六间,打开院子进去就是堂屋,左右两边分为东西厢房,西厢房旁边还有个耳房,隔成了两间小房间,是家里几个小辈的住处。厨房在外面。上房晏父晏母住,东厢房大哥二哥两口子一人一间,西厢房则是晏汐和三哥晏江的住处。

房子封顶之后请了周围关系好的邻居来暖屋,再把村长和几个族长族老请来,由晏奶奶作陪,酒足饭饱后这顿暖房宴便算是完成了。

经过几天时间陆陆续续的把东西搬到新房,床和被褥等都是从老宅带的,家具什么的等以后再慢慢添置,这日子便算是过起来了。

冬去春来。

眨眼间晏汐也十五岁了,家里人除了每个月好好养着,对老道士说的劫也不放在心上了,只求晏汐以后无病无灾,不嫁人也没什么关系,那么多兄弟侄子也养得起一个晏汐。

直到晏汐落水回来突然好了之后,家里人才相信了道士的话,知道晏汐的劫已经过了,果不其然,随着晏汐的好转,才几天家里日子就好过了起来。

对于推晏汐下水的吴用,刚开始晏家是因为晏汐清醒了没来得及去找麻烦,后面则是因为想着晏汐确实没事,还因祸得福清醒了,隔了好几天找去吴家那张招娣肯定不认,与其吵闹一通让人看笑话,还不如算了,只是以后跟吴家的相处就得掂量着了。

晏汐想着家里既然还有别的长辈,那自己还是要去拜访一下的,虽然跟大伯家分家了,但奶奶还在,而且她老人家对自己也算不错,不论是治病还是分家都没有半点藏私,于情于理自己都该去看看。

另一边,晏家老宅。

“他爹,你说晏汐傻病好了,是不是真如那老道士所说,晏汐死劫过了,本来都傻这么多年了,谁知道落个水还好了,早知道就该早点这样做。”大伯母徐香芹道。

晏满福在旁边抽着旱烟,含糊不清的说:“谁能知道晏汐的劫是什么时候,人家也说了不能外人干预,要是我们真动手了晏汐没了,你让我怎么给二弟一家交代,行了,这事以后不用提了,人能好就是好事,以后二弟一家日子也能松泛些。”

晏满福生了两个儿子,就想生个闺女,奈何徐香芹生小辉的时候伤了身子,闺女的是彻底没了指望。

好不容易儿子娶了媳妇,却一连生了五个孙子,连个孙女的影都没见着。

老两口只好把对闺女的喜爱倾注在了晏汐身上,要不然也不能同意公中出钱给晏汐治疗五六年。

要不是当时老爹走的太急,两家也不至于闹到分家,虽然这些年两家也还是走动,但前提是不涉及晏汐,不然的话晏母能给你桌都掀了。

“行了,洗洗睡吧,再坐下去也是浪费桕子油,明天起来把地窖那块腊肉带去福运家,让她给晏汐补补,算是我们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知道了。”

屋里黑了下去,只余窗外的寒蝉还在不知疲倦的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