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鞋》
雨水顺着雕花的屋檐滴落,如同无数细小的手指在青石板上敲打出凄凉的节奏。沈林远推开祖宅大门的那一刻,一股霉味夹杂着某种难以名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他离开上海,回到这座江南小城后第一次踏入这座承载了沈家三代人记忆的老宅。
“少爷,您终于回来了。“年过六旬的老管家李伯哽咽着迎上前,颤抖的手接过沈林远手中的行李。
“李伯,好久不见。“沈林远环顾四周,厅堂里布满蛛网,昔日的红木家具蒙着厚厚的灰尘,墙上挂着的老照片已经泛黄。
“老爷临终前一直念叨着您,说您一定会回来。“李伯的声音有些飘忽,像是被什么东西拉扯着。
沈林远没有接话,只是默默走上楼梯。木质的台阶发出吱呀的响声,在寂静的宅院里格外清晰。二楼走廊尽头的那间房,门缝下透出一丝微弱的光。
“那是什么?“沈林远停下脚步。
“哦,那是二太太的房间。老爷吩咐过,每晚都要点一盏油灯。“李伯的语气中透着不安。
沈林远皱了皱眉:“二太太?不是说二十年前就——“
“人还在,少爷。“李伯打断了他,“每到子时,二太太就会醒来,坐在梳妆台前梳头。“
沈林远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但他还是强装镇定:“迷信。“
夜深了,沈林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窗外雨声渐急,闪电不时照亮房间。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沈林远屏住呼吸,看见一个佝偻的身影慢慢走过。
“李伯?“他轻声问道。
没有回应。沈林远壮着胆子打开门,走廊空无一人,只有墙上的油灯投下摇曳的影子。他回到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半夜,一阵凄厉的哭声惊醒了沈林远。他披上衣服,循声来到宅院深处。声音似乎来自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沈林远走近,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树下站着一个人影。
那是一个穿着红色绣花鞋的女子,她背对着沈林远,长发披散。一阵风吹过,女子的头发散开,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沈林远惊恐地发现,她的双脚悬空,绣花鞋离地有三寸之多。
“谁?“沈林远后退几步,却撞上了一个人。
“少爷,别怕。“是李伯的声音,但他的语气异常冰冷,“那是二太太。“
“二太太已经死了二十年,你怎么——“
“二十年前那个雨夜,二太太抱着小少爷走进了这院子,再也没有出来。“李伯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诡异的光,“从那以后,每逢雨夜,她就会回来。“
沈林远感到一阵眩晕:“什么意思?小少爷呢?“
李伯没有回答,只是指着槐树:“挖开那里,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清晨,沈林远在仆人的帮助下挖开了槐树下的泥土。铁锹碰到硬物的瞬间,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那是一口小小的棺材。
棺材打开后,里面是一具儿童的骸骨,穿着精致的绣花鞋。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棺材旁边还有一双成人的绣花鞋,鞋尖朝上,仿佛有人倒立着被埋在这里。
“这是......“沈林远颤抖着拿起那双成人绣花鞋。
“二太太和她的孩子。“李伯站在一旁,声音低沉,“老爷年轻时在外经商,与二太太生下了这个孩子。但老爷的原配夫人不能容忍,趁老爷不在,将二太太和孩子关在这院子里,活活饿死了他们。“
沈林远回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我们沈家人,欠二太太一条命。“
“为什么没人提起这件事?“沈林远问道。
“因为那双绣花鞋。“李伯指向宅院的门廊,“老爷请了道士做法,用符咒封住了二太太的怨气。但每逢雷雨之夜,符咒就会松动,二太太就会回来寻找她的孩子。“
沈林远想起昨夜看到的女子,心中一阵寒意。
接下来的日子,沈林远开始整理家族遗物,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二太太的线索。在一本尘封的日记中,他发现了二太太的笔迹。日记记载了她在宅院里的最后时光,以及对丈夫和家族的思念。
“老爷,您知道真相吗?“沈林远问正在院子里喝茶的父亲。
老人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是我对不起她。我本想接她和孩子离开,但老爷坚决不同意。他说,沈家的血脉只能由嫡子继承。“
“所以你就默许他们被关起来?“
老人痛苦地闭上眼:“我是个懦夫。“
就在这时,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不好,符咒要松动了。“李伯惊慌地说,“快去请道士!“
但已经来不及了。一道闪电劈下,击中了门廊上的符咒。符纸燃烧起来,烟雾缭绕中,一个红色的身影出现在院子里。
“少老爷。“那声音像是风穿过狭窄的缝隙,“您终于回来了。“
沈林远惊恐地发现,二太太的尸体竟然站在他面前,皮肤呈现一种诡异的青白色,眼睛里流着黑色的泪水。
“我的孩子呢?“她问,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伤。
沈林远无言以对。这时,他注意到二太太的脚——她的双脚悬空,绣花鞋离地三寸,就像二十年前李伯描述的那样。
“我等了二十年,终于等到你回来。“二太太转向老人,“老老爷,您答应过我,会照顾我的孩子。“
老人的脸上浮现出恐惧和愧疚:“我......我无能为力。“
“不,您有能力。“二太太的声音变得尖锐,“您只是不愿意。“
她缓缓抬起手,指向槐树:“那里埋着我的孩子,您不让我见他最后一面。“
老人跪倒在地:“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现在,该还债了。“二太太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我要带我的孩子走。“
一阵刺骨的寒风吹过,宅院里的灯笼全部熄灭。当沈林远再次点燃油灯时,院子里只剩下飘落的槐花和一滩黑色的水迹。
第二天,沈林远带着二太太的日记和那双绣花鞋离开了老宅。临行前,他回头看了一眼这座承载了太多秘密的宅院。门廊上的符咒已经烧成了灰烬,雨水冲刷着墙壁,仿佛要洗去所有的罪恶。
多年后,沈林远成为了一名民俗学者,专门研究民国时期的民间传说。每当有人问起那段经历,他总是沉默良久,然后拿出那双绣花鞋。
“有些人,活着的时候不被重视,死后却永远无法安息。“他常这样说。
据说,在沈林远离开后的第二年,老宅被一场大火烧毁。火光中,有人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女子抱着孩子,向远方走去,再也没回头。
而那双绣花鞋,至今仍保存在沈林远的书房里。每当月圆之夜,人们都说能听到细微的脚步声,和一个女人轻轻哼唱的摇篮曲。
那声音飘渺而哀伤,仿佛穿越时空,诉说着一个被遗忘的故事。
人们说,那是二太太和她的孩子在寻找回家的路。
而那个路,或许从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