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堡往事》
*无问春秋何*
(第16章)
孙小雪被派出所带走了。带走的头一天她打伤了班里一个男生,男孩的父母报了案。
男孩现在躺在卫生院,若论伤势并不算太重。但男孩的父母就是要通过这件事,好好治治孙小雪,以免今后再欺负他们孩子。只要男孩不出院,就会迫使派出所对孙小雪进行严肃处罚。
大丫拎着东西跑到卫生院看望被打伤的男孩。向男孩父母又是赔礼又是道歉,好话说了一萝筐,男孩父母根本不理她的茬。
大丫想去派出所探个究竟,王桃花把她拦住:不用管,就让她作吧,死了才好呢,王桃花对三女儿已经没有耐心,更谈不上信心。
本来小时候王桃花是挺喜欢小雪的。小雪长得漂亮又秀气,小嘴甜的叭叭叭特别讨人喜欢,不像大丫和二丫性格内向不爱吱声。哪想随着越来越大,小雪发生了很大改变。她对学习一点没有兴趣,总是爱和男孩混在一起,像个假小子。
孙小雪好斗,自从当上头领,校园内外就总少不了他们动静,他们还美其名曰称自己是绿林好汉。
以前孙小雪曾欺负过这名男生。老师把王桃花俩口子叫到学校,列举了孙小雪的种种劣迹,让他们回去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一气之下回家后孙木匠打了小雪。长这么大小雪还是第一次挨父亲的打,这一打不要紧,本来有反骨的她更放荡不羁,破罐子破摔。上学就是混日子,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倒数。王桃花点着她的脑门:你咋不知道愁啊,将来可咋办?小雪大大咧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愁啥?我不挺好吗!王桃花拿她实在没办法。
孙小雪打伤男生的原因听着可笑:就是因为一块糖。
男生家里条件比较好,孙小雪看不惯他在班里显摆,总爱找他的茬。男生惹不起她,时不时给她进点贡。孙小雪吃惯了这口,没事就敲打敲打他,男生就源源不断的给她进贡。
有一天,男生从书包里拿出大白兔奶糖递给同桌女生,被孙小雪看见。她上去一把从那个女生手里夺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冲男生说:有好吃的怎么不给我呀?你啥意思?把男生吓的直往后躲。女生把他挡在身后质问道孙小雪:你凭啥抢我的糖?孙小雪瞪大眼睛:凭啥,你说我凭啥?就凭他把糖给了你,我想揍他!孙小雪你太欺负人了吧?我要告诉老师!女生说。你去告,你去告啊!孙小雪上前猛推一把,女生身子一趔趄向后栽去,她身后的男生被她撞倒,头磕到桌角上。
男生的父母得知儿子又被孙小雪欺负,一怒之下报了警。
派出所长老丁看一眼孙小雪:怎么又是你呢?小雪斜楞他一眼心说:是我又怎样?说说吧你为啥动手打人,还把人家头打破了?带她来派出所的民警问她。孙小雪两手摆弄衣襟毫不在乎:谁知道他怎么倒的,我又没推他。你没推人家怎么摔倒的?头还磕伤了,要是磕出个脑震荡你负得了责任吗?警察叔叔你别吓唬我,不是我故意要打破他头的,孙小雪的语气明显有点软。所长对民警说:你呀,别再和她费嘴皮子,马上把她家长叫过来,让他们商量一下怎么安抚人家男孩和父母吧。
王桃花和大丫来到派出所,进门二话没说王桃花揪住三丫的头发踹了她两脚。派出所所长制止道:要打你们回家去打,别在这闹。
被打男生家长的诉求:一是在全班向男孩赔礼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准再欺负他。二是赔偿男孩的医药费。
王桃花把三丫关在在屋里不给她饭吃。大丫偷偷把饭端进屋,饿了两天的她狼吞虎咽。大丫说:你慢点吃别噎着!三丫嘴里含着口饭对大丫说:姐,你说王桃花她是我亲妈吗,她想把我饿死呀?别瞎胡说,吃你的饭吧,大丫瞪妹妹一眼。
消停没几天,孙小雪还一如既往吊儿郎当我行我素。三丫你给我听好,你再这么作下去,将来就只能去吃牢饭!王桃花恨恨地说。小雪则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牢饭也是饭,有饭吃就成。
二丫孙小兰一段时间总是走神,给学生上课时也老精神溜号。她的变化被学校体育老师李健观察到了。别看李健人长得挺粗犷,但心还是蛮细的。他知道孙小兰是因为弟弟孙家旺发愁,便对小兰多了一份关心。李健的家住在西石木,上下班经过东堡。他和孙小兰偶尔会在路上遇见,便一起走,边走边唠嗑。发现孙小兰情绪低落后,李健每天都在堡子的路边等小兰一起上班。开始他还装作偶然碰见,次数多了孙小兰明白他是有意在等自己。
有人陪伴,孙小兰低落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两个人就这样来往着,彼此之间心里都觉得很近。
孙小兰不是那种心性很高,好高骛远的女孩。她希望将来嫁个好婆家,然后生孩子,相夫教子,过平平淡淡的日子。虽然当老师,但她没有更高的理想,也没有太多的奢望。尽管在课堂上教孩子们要有抱负、有理想,要努力追求。但她自己却是一个安于现状,满足于过普通日子的人。就因为如此,她的烦恼要比别人少。人就是这样,欲望越多,烦恼和痛苦也就越多。眼下孙小兰的烦恼不是她自己的欲求有多高,而是家里突然发生的变故。她一时没有适应,难以承受给她带来的打击和创伤。从小她对弟弟大宝就特别的亲,大宝现在这个样子她心里难受。
星期天,王耀辉和妻子宋蓝带着女儿小燕来到姐姐家。
大丫和二丫俩人都知道王小燕是她们的亲妹妹,当年小燕出生时大丫和二丫分别是 9岁和 7岁。三丫四丫尚小不记得。王桃花曾经反复告诫大丫二丫:千万不要把这件事情说给五丫小燕。五丫到舅舅家改了姓,叫王晓燕。打那之后她们的关系变成了姑舅姊妹。
见小妹来了,几个姐姐围着她又说又笑。城里人和乡下人就是大不一样,小燕的穿戴即洋气又漂亮。小燕给三姐和四姐带来些学习用品。现在她们五个姊妹中,她们仨人还在上学。三丫拿过笔记本看了看:真漂亮,比我用的好多了。她顺手递给妹妹四丫:送你了,我用不上这么好的本。四丫不客气接过来:谢谢三姐,脸上笑得特别灿烂。
王耀辉听四丫小丽说:她们班里有好几个女同学辍学。舅舅问什么原因?四丫说:家长不让读呗,认为女孩子读多少书也没有用。二丫小兰接过妹妹的话题说:这种情况不光你们高中里有,就连小学里也存在。
外甥女这些话触动了王耀辉和他的妻子宋蓝。王耀辉心情沉重的说:是啊,有些人家还比较穷,家里孩子也比较多,全供他们上学是有些困难。王耀辉接着说:但无论如何也要供啊,不读书怎么行?当年大姐就是为了供我读书才辍学的,可惜呀。
宋蓝接过丈夫的话说道:农村孩子家长不明白一个道理,哦,也不光农村,是中国的许多家长都不明白一个道理:供女孩读书和供男孩读书同等重要。
宋蓝接着讲:许多家长认为供男孩子上学值得,供女孩子上学不值得,这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在作怪。什么望子成龙、养儿防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大错特错!每个女孩长大都会成为妻子成为母亲。而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母亲,对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对女孩的教育就是对未来母亲的教育,母亲作为家庭教育里的关键人物,思想水平直接影响着家庭和下一代的发展。我们这个社会太重男轻女了,长此下去是危险的。
王耀辉点头赞许妻子说的话。
宋蓝接着又说:我曾经看过一个介绍国外教育方面的资料。在西方国家,如果家里不能供所有孩子读书,父母一定会首先选择女孩上学。道理就是母亲有知识有文化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家庭教育上母亲的作用巨大。这样的母亲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一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强盛起来。
王耀辉很感慨:我们局要搞搞调研,然后拿出些解决的办法,不能眼瞅着她们辍学,她们都是国家的未来。
太阳西下,把天边燃起一片火红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