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温哥华,盛夏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白昼漫长而夜晚短暂。新移民牛怀佳携家带口,在这座城市的一处民宅租下了二房一厅的住所。
这是一对香港老夫妇的独立别墅的一楼,月租850加元,拥有独立的门户、厨房和卫生间。窗台与地面平齐,这便是所谓的“半地下室”——温哥华独立别墅的一种典型设计。
这里成为了牛怀佳、妻子马兰英和儿子菲利普在加拿大的第一个落脚地。每当他们外出归来,总需下几个台阶才能踏入这个临时的避风港。
牛怀佳年约36岁,正值而立之年、风华正茂、年富力强,浑身散发着成熟与活力交织的魅力。他身材挺拔,肩宽腰窄,肌肉线条流畅却不显夸张,显然是长期保持锻炼的结果。他的面容棱角分明,五官立体,一双深邃的眼睛,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智慧的光芒。
他的皮肤略显小麦色,增添了几分阳刚之气。嘴角时常挂着从容的微笑,给人一种可靠而温暖的感觉。他的头发乌黑,自然卷曲,向后梳成大背头,显得随性而不失风度。无论是穿着笔挺的西装还是休闲的服装,他都能轻松驾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精英气质。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工程师,也是一位充满魅力的成熟男性。
“住在这半地下室里,真是让人感到压抑。”牛怀佳抱怨道。
“先忍忍吧,公寓的租金贵很多。”马兰英安慰道,“等我们找到工作,就能有自己的房子了。”
“没错,等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牛怀佳满怀憧憬地说,“我打算把父母也接过来。”
在2000年,网络尚未普及,牛怀佳便到图书馆借来厚重的电话黄页,一页页翻找,记录下加拿大所有道路桥梁设计公司的联系方式。
一个晴朗的早晨,牛怀佳像往常一样早起,早餐后,他手提包里装着一叠贴好邮票的简历,前往邮局。他自信地将最后一份简历投入邮箱,这是他投出的第118份简历。
走出邮局,他仰望蓝天,又看看繁忙的街道,整理了一下领带,自言自语:“我在铁路设计院有15年的桥梁工程师经历,勘测、设计、施工监理都做过。相信在加拿大,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等待面试的日子里,牛怀佳花费3000多加元购买了一辆1991年的丰田佳美二手车。他的国内驾照在加拿大可以使用三个月,之后必须考取本地驾照。
牛怀佳带着家人游览了温哥华的风景名胜,如威仕拿滑雪胜地、宝翠花园、卡皮拉诺吊桥公园等。
马兰英年约33岁,铁路设计院工程试验中心的工程师,天生丽质,丹凤眼、柳叶眉,身着真丝白衬衫和碎花裙,颈间系着红色丝巾。在温哥华这个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她的风采甚至让游客们暂时忘却了眼前的美景。
儿子菲利普,9岁,小学三年级,肤色偏黑,体形肥胖,绰号“小黑胖”。父母给他取名菲利普,希望他能像小王子一样幸福成长,尽快适应国外生活。
然而,牛怀佳投出的118份简历如石沉大海,马兰英的求职也毫无进展。牛怀佳不甘心被动等待,他开始拨打温哥华所有道路桥梁设计公司的电话,但大多数电话都以对方挂断或简短回复告终。
求职无门,收入全无,牛怀佳和马兰英的生活压力日益加重。租房、购车、保险、汽油、电视、电话、食物、衣物……一切开销都在消耗着他们有限的存款。
当时的汇率是1加元兑换6.1元人民币。新家的建立需要购置大量物品,从锅碗瓢盆到沙发茶几,每一样都需要精打细算。
在商家的广告中寻找打折商品成了马兰英的日常。她发现一些在国内昂贵的食品,在加拿大却价格低廉,如猪心、猪肝、鸡爪等。
牛怀佳用祖传的卤水配方将这些食材变成美味佳肴。他的卤水由三十多种天然植物配制而成,卤制出的凤爪、猪心、猪肚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他将一些卤菜送给房东老夫妇品尝,老夫妇是香港人,对卤菜情有独钟。品尝后,他们赞不绝口,并建议牛怀佳开卤菜店创业。但牛怀佳坚持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房东老夫妇提醒牛怀佳,周一早上设计公司开门时,直接找人力资源部经理面谈,可能会有机会。
牛怀佳眼前一亮,意识到周一早上设计公司通常会召开会议,安排一周的工作任务,这正是找工作的绝佳时机。
牛怀佳带着精心准备的简历,逐一拜访了十几家道路桥梁设计公司。每一次,他都满怀希望地走进人事部经理的办公室,但结果却总是令人失望。拒绝的理由几乎如出一辙:他没有本地的学历,没有本地的工作经历,也没有相应的推荐函。
尽管如此,牛怀佳并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寻找与道路桥梁勘测设计相关的工作机会。幸运的是,大温哥华地区正迎来基建设施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列治文市、温哥华市、本那比市、高GL市、素里市等城市的市政项目规划中,都有投资建设轻轨铁路和架空列车的计划。尤其是卑诗省政府的重点工程——从温哥华修建架空列车,连接列治文市和温哥华国际机场的项目,更是吸引了无数设计师的高度关注。
由于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设计方决定在列治文市举办一场专场招聘会,希望能快速招募到合适的设计人才。
招聘会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厅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上百名设计师前来参加。与会者中,有工作七-八年的资深桥梁工程师,也有毕业两三年的助理工程师,还有满怀憧憬的应届毕业生。
相比之下,牛怀佳的优势在于他丰富的工作经历。尽管没有本地经验,但他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足以让他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会议厅内,总设计师站在大屏幕前,用激昂的语调向与会者介绍工程的详细情况。屏幕上展示着工程的平面路线图,总设计师一边讲解,一边用手势强调重点,“这条轻轨线路全长约20.8公里,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采用地铁的方式穿越温哥华市区10.5公里;其次,跨越北菲沙河大桥350米;然后,采用高架桥的方式通往列治文市中心4.8公里;采用高架桥的方式通往温哥华国际机场5公里。全线采用双车道,双向行驶。”
总设计师的讲解让在场的设计师们热血沸腾。牛怀佳听得格外认真,心中暗暗设想着如何在这个项目中施展自己的专业才能。
下午,招聘会进入到面试环节。面试的顺序按照与会者递交简历并签到的先后顺序进行。牛怀佳排在第10位。前面的九位面试者中,已经有两位被设计方当场聘用,这让他既紧张又期待。
“10号,牛怀佳,请进!”房间里传来了工作人员的声音。
牛怀佳整理了一下西装,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地走进面试室。他信心满满,认为这个工程项目正是他施展才华的绝佳机会。房间里,一张铺着红色桌布的长桌后面,坐着三位面试官。中间的面试官正仔细翻阅着他递交的简历。
左边的面试官目光温和地看着牛怀佳,说道:“请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牛怀佳微微点头,语气沉稳而自信:“我叫牛怀佳,1985年毕业于中国的一所重点大学,之后在中国铁道部下属的勘测设计院工作了15年,主要从事桥梁勘测设计工作。”
“你曾经参与过哪些具体的工程项目?”中间的面试官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牛怀佳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参与过很多工程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四个:三个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一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哦?能详细说说吗?”右边的面试官显现出浓厚的兴趣,他身体微微前倾。
牛怀佳点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第一个是南宁至昆明铁路建设项目;第二个是内江至昆明铁路建设项目;第三个是广州至深圳至珠海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第四个是YN省广通至大理铁路建设项目。”
“能否简要说明一下你在这些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桥梁设计工作?”左边的面试官追问道。
牛怀佳稍作停顿,目光坚定,“在YN省广通至大理铁路线的建设中,我主持了广通河特大桥的现场勘测设计工作。这座大桥全长1596米,工期非常紧。我仅用了15天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图纸的提交,为国庆节的工程开工典礼献上了一份厚礼。”
三位面试官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中间的面试官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么,对于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个工程项目,你有什么具体的设想吗?”
牛怀佳微微一笑,语气从容,“对于跨越北菲沙河的大桥,我计划采用两个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
他伸出右手大拇指,继续说道:“第一方案是采用两跨斜拉桥的方式跨越河道,河中心设立一个双柱式圆形桥墩。”
紧接着,他伸出右手食指,“第二方案是采用三跨连续梁桥的方式跨越河道,河中设立两个双柱式圆形桥墩。根据工程的预算和技术要求,我会推荐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优选方案。”
中间的面试官听完,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你的专业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我相信,如果你加入我们公司,一定会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牛怀佳心中暗喜,试探性地问道:“那么,您的意思是决定聘用我了?”
然而,中间的面试官放下了手中的简历,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且慢,我还有问题需要确认!因为你的简历中有些事项没有明确。你有本地的学历吗?有本地的工作经验吗?或者,有没有推荐信?”
牛怀佳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暂时没有。但我认为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为什么要过分强调本地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呢?”
中间的面试官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无奈,“这是我们的用人原则,很抱歉!”
“我愿意不要薪水,免费工作!”牛怀佳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如果没有人给我一次机会,我就永远无法积累加拿大的工作经历。”
“不行。”中间的面试官摇了摇头,语气坚决,“公司没有这样的先例。”
“万事总有第一次,为什么不能开个先例呢?”牛怀佳不甘心地追问。
“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中间的面试官语气冰冷,仿佛在宣读一条不可更改的规则,“希望下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已经有了本地的学历。”他说完,转头对门口的工作人员说道,“传下一位!”
牛怀佳心中一沉,意识到【这是在逐客了】。他感到一阵无力,仿佛自己是一匹被束缚的千里马,明明有才华,却无人愿意给他一个奔跑的机会。想到这里,他忍不住从牙缝里挤出了四个字,“教条!虚伪!”
“你说什么?”中间的面试官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不悦。
“实话实说!”牛怀佳冷冷地回了一句,随即转过身,快步走出了面试室。
他拉着沉重的脚步,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招聘会的场所。外面的阳光依旧明媚,但他的心情却如同被乌云笼罩。国内的学历,15年的工作经历,在这一刻仿佛瞬间归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让他感到无比沮丧。
更让他费解的是,设计的理论是相同的,计算的公式也是相同的。为什么换了一个地方,就要重复学习,耗费时间和精力?他忍不住在心里质问:【难道经验与能力真的抵不过一纸本地学历吗?】
面试官本应是【伯乐】,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千里马固然可贵,但伯乐却更加难求!
回到家后,牛怀佳的心情依旧沉重。
有朋友建议他,“不如先找一份体力工作吧。等进入淡季,工厂通常会通知部分新员工待岗休息。待岗期间,你可以向政府申请失业金,同时申请学习深造的机会,学费还可以全免。”
与此同时,马兰英很快在洗衣厂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各大酒店和旅馆都会将床单、被套、毛巾等送到洗衣厂清洗。她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至少有了稳定的收入。
春天的阳光回暧大地,香港房东老夫妇也返回了温哥华。
一阵电话铃声响过,马兰英接听了电话,是房东太太打来的。她要求一次性交纳半年拖欠的租金。
马兰英向房东太太作了解释,考虑到经济上的压力,半年的房租会分成六次交清。
“不行!我没上涨你的租金,就已经给足面子。”房东太太没好气地说了些什么,失去耐性地挂断电话。
马兰英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房东...房东说:‘超过三个月,交不了拖欠的房租,就要收回房子了。’”
“什么三个月内?如果我找不到专业工作,怎么办?”牛怀佳急了。
“等你找到专业工作,黄花菜都凉了。”马兰英也上火了,“房东要收回房子,你知道不?”
牛怀佳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声响,“可我不甘心放弃专业工作!”牛怀佳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的嘶哑。
“醒醒吧!你尝试过多少次了?找到了吗?”马兰英走到牛怀佳跟前,“先找一份体力工,生活才能继续。”
牛怀佳颓然地坐回到椅子上,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他知道,自己不得不向残酷的现实妥协。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开始四处奔走,打听有关工厂招工的信息。他知道,眼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