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陆凡死了

“什么,你说谁死了!”

“当啷”,金馔公主手中的茶杯没拿住,掉在地上摔个粉碎。

如果陆凡在场,会发现向公主汇报的,正是那日给他送银票的内侍。

“启禀公主,是那陆凡,新科探花郎,死了。”

事情太过突然,赵雪宁说什么也不肯相信:

“怎么会?你不是刚刚给他送去银票吗?难不成没能破境?”

老太监神情中无悲无喜:“银票已经送到,不过据说因为文阁追究他的罪责,所以最后并没有破境成功。”

“陆探花被赶出文阁后,赶上了暴雨天气,最后因为突降天雷,被……被活活劈死了。”

“……”

公主默默坐在椅子上,双眼迷茫:“为什么会这样?”

老太监显然是福王府里的老人,说话并没有太多忌讳:“公主请节哀,我听闻被天雷灌顶的人,大多恶贯满盈。”

“想必陆凡定是有负天恩,所以才会遭此劫数,恐怕也是天意。”

赵雪宁陷入沉思:“不是说他是文心天授,文曲星下凡吗?”

“不排除有类似的可能,或许是天妒奇才,人常说才高天嫉,情深不寿,想必并非空穴来风。”

“既然陆探花因为才华冠绝,被天劫收去,公主切莫因为用情至深,伤了贵体啊。”

老太监一番看似客观的评价,其实说到底,句句都是在劝慰公主,赵雪宁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我没事,你先下去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是。”老太监退到门口,临出门的时候,给了一旁两个丫鬟使个眼色,意思不言自明:“小心伺候,看护好公主,避免出现意外。”

老太监走后,屋子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赵雪宁口中喃喃低语:

“你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小子,居然就这么死了?”

……

“陆凡被天雷劈中,死在了暴雨中。”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孔白驹正在侍弄一株幽兰。

这盆花养的时间最久,也是所有植物中坚持的时间最长的。

不久前,还在半枯的状态下,长出了一枚新叶,是孔院长最珍视的精神寄托。

可是当他听到陆凡陨落的消息时,手不受控制的一抖,那片欣欣向荣的嫩叶,就被他不小心碰落。

“唉呀,可心疼死我了。”

孔白驹抖着手,想要补救却不知道从哪入手。

他的表现震惊了前来汇报的许勤拙:“真没想到,陆凡的死,让老师的反应如此剧烈。”

“想想也能理解,毕竟那陆凡应该是几十年来,孤鸿书院,乃至所有书院之中,最为天资卓绝的学子,确实是可惜了。”

孔白驹用两指拈起掉落的嫩叶,口中不断哀叹,过了很久,才稳定了情绪:“他葬在何处?”

许勤拙实话实说:“由于天雷暴烈,只一击就将肉体和衣服烧成焦炭,只能用陆凡的衣物,在城外义坟建了一处衣冠冢。”

孔白驹点点头:“既然如此,你代替为师,将这片嫩叶葬在他的墓前,也算我书院出面哀悼吧。”

“是。”许勤拙接过叶子,转身去了。

孔白驹坐在书桌前,双眉紧锁,盯着桌上的一张便笺。

上面写着几个名字,分别是晏苦舟,姜文博,许勤拙和萧凤兮。

而陆凡的名字,出现在萧凤兮的后面,显然孔白驹早有想法,收陆凡为徒,只不过如今看来是没法实现了。

他拿起毛笔,将名单中的姜文博和陆凡,一并划去,深深叹了一口气。

“唉,天道不公,儒门凋零啊。”

……

“陆凡死了?哈哈哈,上天有眼啊!”

当范慎独将这个解恨的消息,禀告给七皇子的时候,平日里总是一副阴鸷表情的他,少见的开怀大笑起来。

“范先生,你知道一个小小探花的死,为何让我这么高兴吗?”

作为一个聪明人,范慎独自然知道皇子高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同样也是因为聪明,他必须往错了猜。

“想必是那陆凡对您不敬,人品不端,如今遭到了天罚,算是罪有应得吧?”

“哈哈哈,范先生,你把我大周皇子,看的未免也太小气了。”

范慎独一秒钟将表情切换到错愕:“哦?莫非您不是这个意思?”

七皇子摆摆手:“那不是主要原因,陆凡参加进士考试之前,我可听说大哥放出话来,一旦他成功破境,就要大力栽培陆凡。”

“哼,若是让大哥得了陆凡的助力,恐怕今后在朝堂上,就更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

“你说,我岂能让大哥如愿?”

“不瞒你说,这一次即使上天不出手,我也不会放过陆凡。”

范慎独陷入沉思:“可是陆凡已经被文阁除名,终身不得破境了吧?”

“那就更加危险,破境无望之人,大概率会进入大皇子府内当幕僚。”

“到时候才是真正的为虎作伥!”

话一出口,七皇子下意识感到,好像把自己和范慎独也骂了,急忙找补:“当然,范先生之于我,恰似宝剑赠英雄。”

范慎独嘴角抽搐,深施一礼,挡住了脸上的表情:“殿下所言甚是,在下愿为陛下殚精竭力,万死不辞。”

“得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七皇子情绪高亢,现场一片君臣庆会的氛围。

……

“凡儿之死,你也莫要太过悲伤了,作为陆家未来的家主,应该以家族为念,少想些儿女私情。”

陆传书稳坐正堂,对陆中庸吩咐道。

虽然陆凡是庶出,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说不痛心是不可能的。

陆中庸口中称“是”,可是表情却骗不了人。

接连遭受家人亡故的打击,陆中庸满头青丝,短短时间内就白了大半,冷眼一看,二人中他反而更像是父亲。

“父亲,那凡儿葬在京郊总不是常事,是否应该尽快将他接回金陵,埋在祖坟之中?”

陆传书摆摆手:“不过是一个衣冠冢,还折腾来折腾去的干嘛?”

“如果有空,你去凭吊一番,也就行了。”

“现在最关键的,是尽快把无极叫回来,陆家也要开始培养下一辈家主了。”

“争取明年,就让他参加进士考试,先在朝廷立足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