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玉林的年少成名,春风得意比起来,宁皓的成名之路确实称得上是“坎坷”。
他其实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做一个导演,但可惜,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如意,他在92年中考的时候没能考入高中,最后只能去了一所中专学习美术。
等到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TY市话剧舞蹈团司职舞美设计。
但心高气傲的宁皓不堪忍受这样的平方生活,于是他又在97年考入京北师范学校,学习导演。
嗯,在北师大学习导演,这确实是宁皓当时唯一的路。
可宁皓还不满足,北师大专科毕业之后,他再次参加北电的考试,这次他终于考入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京北专业影视学院,但倒霉的事情来了——
那一年北电恰好因为报名人数不足,没有设立导演专业!
不得已,宁皓只能服从调剂转到了摄影系,并且跟着一群专升本的学生们一起学习。
虽说张一谋也是从职高班出来的大导演,但屡次三番努力都没能学到导演专业,这对宁皓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好在他并没有因为调剂到了摄影系就放弃自己,他在学习期间也一直努力学习,并凭着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拍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
2001年,也就是去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处女作《星期四,星期三》,拿下了京北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可以说凭着一手烂牌打出了属于自己的王炸。
而从一名学生到拿下大学生电影节大奖,张玉林只花了几个月,宁皓却花了足足9年!
所以张玉林说他是倒霉催的,这事儿还真不是调侃。
但宁皓是属于大器晚成的选手,在拿下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后,他就像是突然间开了窍一样,接连拍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也拿了很多国际国内的大奖,到了他凭着《疯狂的石头》一举成名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在业内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他的《香火》拿下过东京电影节、filmes国际电影节等多项大奖,《绿草地》也拿下了海上国际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此外他还曾担任过央视《中国式离婚》、《危情出击》等影视剧的执行导演。
只能说是金子迟早会发光,有能力的人,到哪儿都能闯出头。
张玉林其实之前就已经知道宁皓也在北电,而且只比他大一级,但由于北电内的明星实在太多,他也没时间一个一个去结识,所以两人算不上认识,只是彼此听过对方名字的关系。
他也不知道这次张益福把自己找来,介绍给宁皓是什么意思。
好在这时候张益福主动站出来解释了。
“之前宁皓拍过一部片子,拿了去年的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而今年他就要毕业了,正好也在准备一部毕业作品。我想让你跟他交流一下,看看你们能不能联手合作一次,把这部电影弄出点儿动静来。”
张玉林明白了。
原来是宁皓去年拿了奖,学校应该很看好他,而自己前一年又帮学校赚了一笔大钱,所以不知道哪个大聪明就突然想出个点子:想让学校现在最好的学生导演和最会营销的学生合作一把,看看还能不能创造前年的奇迹,再给学校大赚一笔!
这把我当成了什么?
赚钱工具吗?
不过老实说,张玉林其实也很希望和宁浩这样的导演合作一次的。
想当初《疯狂的石头》刚面世的时候,国内的观众是何其惊艳啊!
虽说这部电影有一些抄袭的争议,但无论如何,人家能把非线性叙事结构的喜剧片拍出来,就已经是很厉害了。
这种叙事结构的喜剧,整个中国除了宁皓之外似乎还无人敢于尝试。
其实很多经典电影,都源于抄袭,或者借鉴,比如周星星的《百变星君》灵感来自于金.凯瑞《变相怪杰》,他在电影中还致敬了昆汀.塔伦蒂诺的那段摇摆舞;
同样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也借鉴了盖.里奇《三杆大烟枪》,把一个寻常的黑帮故事拍成了一部蒙太奇经典。
电影行业其实就跟文学艺术一样,无非是你抄我,我抄你,大家都是在变戏法,只不过变戏法的手段各有不同而已。
就如好莱坞流传的那句经典的话:自1940年《公民凯恩》之后,好莱坞就再也没有了原创电影。
为什么没有原创电影?
不是说大家都在抄袭,而是说电影的各种桥段、各种故事、各种拍摄手法,都在过去几十年间早已被用尽,所以后来者们无非都是在借鉴、模仿而已。
这就是现代电影行业的真谛。
就如同我们之前所说的《泰坦尼克号》,抛开特效和各种细节,故事大纲不就是《罗马假日》已经用烂的那一套吗?
因此抄袭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你连抄都抄不好!
什么叫抄都抄不好?
我们再举个例子。
曾经被很多人痛批只会抄袭,但又被很多人认为是国产经典的电视剧《爱情公寓》,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于美国的情景喜剧《老友记》。
甚至还有人说《爱情公寓》里很多桥段,几乎就是照着《老友记》的原版扒下来的!
但那又如何?
《爱情公寓》确实涉嫌抄袭,可是它的很多本土化改编,也称得上是非常成功。
至少电影中那几个个性鲜明的主角,让我们记忆深刻,并且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欢乐。
这部电视剧完结之后,依然还有很多粉丝哭喊着不舍,希望这部承载着我们青春记忆的电视剧能和《老友记》一样,再播个十几二十季。
什么叫成功?这就叫成功!
而那些不成功的抄袭是什么样子呢?
就像某个光头男性翻拍的韩国电影《阳光姐妹淘》,一部能在豆瓣评分上被打上8分的外语片,经过他的反派之后,居然连5分都拿不到!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还遭到原版影迷的破口大骂,说它不仅连剧情一点儿未改,甚至就连镜头和美术设计也完全照搬原版,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点儿东西!
没错,“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点儿东西”,这就是失败的抄袭!
完全把人家的东西拿来汉化,在电影中没有表达出导演的任何一丝丝观点,这种电影就是百分百的抄袭,也是百分百的失败!
所以这位光头男星尽管翻拍了好几部国外电影,但没有一部评分能上5,几乎是拍一部被骂一部,这就是失败的抄袭。
和他比起来,宁皓的《疯狂的石头》显然是属于超级成功的“抄袭”。
而且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宁皓还是国内第三个票房上亿的导演,这一点连冯晓刚、姜闻等人都没能做到。
在他之前,国产电影票房突破亿元门槛的,就只有张一谋跟陈凯哥。
所以你要说他是当时的国内最顶尖导演,那也没问题。
能和这样的“顶尖”导演合作,张玉林自然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