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值二十块

下班的铃声响起时,林建国收拾好工具,背着包裹往家走。

“老林今日怎么春风满面?”路过的邻居打趣道,“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明远来信了。”林建国笑呵呵地回答。作为六级钳工,他在这片大杂院里也算是个名人。平时虽然严肃,但邻里有难处的时候,他向来都是挺身而出。

“他爸,是明远的信吗?”他还没进门,郑秀梅就迎了出来。她穿着一件藏青色的棉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

“可不是,这臭小子总算想起家里人了。”林建国故意板着脸,但眼里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这小子去了乡下,就没寄过几次信,害得他们整天提心吊胆的。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信,还说要结婚,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心。

“快给我看看,有我的信吧?”郑秀梅迫不及待地问,声音都有些发颤。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进了屋。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齐。墙上挂着林明远的一张照片,是他下乡前照的。

林建国掏出信件,递给了老伴。郑秀梅戴上老花镜,手指微微发抖地拆开信封。

“呜呜,明远受苦了。”郑秀梅一边看信一边抹眼泪,“这孩子,写信总是报喜不报忧。”

“别哭了,”林建国轻声安慰,“你看他不是说过得挺好的吗?还要结婚了呢。”

“爸妈,我回来啦!”正说着,一个清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一个穿着灰色工作服的俊俏姑娘走了进来。姑娘鹅蛋脸,大眼睛,飘逸的秀发随风摆动,模样十分可爱。

“小妹,快来,快看你哥的信件。”郑秀梅朝林小芹招手,眼泪还挂在脸上。

“真的吗?快给我看看!”林小芹眼睛一亮,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她一把抓过信,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哇,哥要结婚了?嫂子长什么样啊?怎么连张照片都没有?”林小芹一边看一边问。

“哼,我得好好写信说说他。”她撅着嘴说道。

林小芹的话把林建国和郑秀梅都逗笑了。这丫头从小就是这么活泼,和她哥哥的性格完全不同。与此同时,长岭子村。

林明远还不知道家里已经收到了他的信,正在给林明光打造石桌。阳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

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上午在龙脊山脚下完成粗加工,下午又进行精细打磨。汗水浸透了衣衫,但他丝毫不觉得疲惫。

经过前两次的经验,这次的活计倒是轻车熟路。石头在他手下仿佛变成了最柔软的材料,随心所欲地变换着形状。

就在他琢磨着要不要去蘑菇组转转的时候,忽然感觉一阵气血翻涌。躯体传出清脆的爆响,一股酥麻感遍布全身,体内的力量仿佛又提升了一大截。

“形意拳升级了。”林明远握了握拳头,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

【形意拳LV7(0/700)】

系统心境镜显示,他的形意拳已经达到了七级,这在常人看来已经是登峰造极的境界。但对有挂机面板的他来说,这还不是终点。

这次升级让他对拳法的领悟更深,虽然从未学过打发,但对力道和劲力的把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臂力已然突破千八之数,真实达到力拔山兮的境界了。

“变强了。”林明远咧嘴一笑,望着远处的山峦。就这身本事,放眼天下也没几个能比得上。纵使有实力超越他的,估计也都是些老前辈了。

正想着,孙家姐妹和林明光和陆巧云一起下工回来了。几个人说说笑笑,脸上都带着劳动后的疲惫和满足。

“明光,你预订的石桌已完工,来帮忙搬一下。”林明远朝着林明光喊道,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夕阳的余晖洒在长岭子村的土地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春日的阳光透过树梢洒落在石桌上,林明远正专注地打磨着石面。他的动作娴熟而有力,每一下都恰到好处,仿佛这项技艺已经在他手中沉淀多年。

“林哥,你这手艺真是神了!”林明光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张逐渐成型的石桌,眼中满是惊叹。

石桌表面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棱角分明却不显生硬,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这已经是林明远这个月制作的第三张石桌了,比前两张更加完美。

“小事一桩。”林明远直起腰,随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嘴角挂着一丝不经意的笑意,“这已经是第三张了,熟能生巧罢了。”

瓦匠这门手艺,说难也不难,主要考验的是耐心和力气。对于修炼了形意拳的林明远来说,这点体力活着实算不得什么。他的目光扫过石桌表面,心中暗自盘算着还需要调整的细节。

“林哥,我太佩服你了。”林明光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羡慕,“来村里这么短时间,不光把瓦匠活儿学得这么好,还搞出了蘑菇种植,现在整个长岭子村谁不知道你?”

阳光下,林明远的表情显得格外从容。他轻轻拍了拍石桌边缘,确认着手感:“支教老师下乡,不就是要为农村建设出一份力吗?再说了,这些都是小事。”

“我可没你这么大的理想。”林明光摇摇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向往,“现在就想跟着你学种蘑菇,专注提升自己再谈别的。”

林明远没有接话,转而说道:“走吧,赶紧把这破石桌搬走。陆巧云在家里还等着用呢。”

两人合力将石桌抬起,缓步向林明光家走去。初秋的暖风拂过脸庞,带来淡淡香气。村子里一片祥和,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平添了几分生机。

安置好石桌后,陆巧云连连道谢,执意要付给林明远十块钱工钱。这个价钱,算是给了林明光一个面子,毕竟在村里,这样一张石桌至少要二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