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蜀汉战略,第一个十年计划(三)

处理完公务后,跟妻子说了会话,诸葛亮继续上线。

时空群聊(诸葛亮):敢问小友可在线,亮已上线!

时空群聊(姬玄):在呢?看来丞相是忙完了,那继续:

六、防害:众所周知,在古代,除了天灾,就是虫灾,其中蝗灾最是令人头痛,蝗灾一起,饿殍遍地。接下来,我就说一下防害的方法和措施:

1,物理隔离与防潮处理:采用“席子夹糠法”:粮仓底部铺草木灰,上层铺木板、草席、谷糠等多层隔离材料,形成防潮、保温结构。粮仓选址注重地势与地质:靠近运河且地势较高,避免地下水渗漏;挖掘口大底小的椭圆形土窖,夯实窖壁并烘干水分。

2,环境控制与密封性:粮仓顶部封土并设置半米高覆盖层,增强密封性;窖壁使用桐油、黑灰等材料加固,防止虫蛀和潮湿。通过烟熏、炭火烘烤等方式处理粮仓,抑制害虫和霉菌生长。

3,天然防治与药剂:使用植物性药剂:如茅草、莽草熏杀蠹虫,或种植毒草(如毒芹)驱鼠。通过轮作休耕、深耕翻土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害虫滋生。

4,人工干预与制度保障:设立义仓储备粮食,灾荒时用于赈灾或平抑粮价。政府推广农业技术,如编纂农书,指导防虫、灌溉等实践。

5,生态防治:(1)改善农田环境: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减少裸露土地,降低蝗虫繁殖地。兴修水利,保持旱涝平衡,减少蝗虫生存空间。(2)调整农业结构:种植抗虫作物(如大豆、苜蓿、果树),减少蝗虫食物来源。合理布局农田,避免连片种植易受害作物。

6,生物防治:(1)天敌利用:保护鸟类、青蛙、寄生蜂等天敌,通过生物链控制蝗虫数量。引入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等病原微生物,针对性杀灭蝗虫。(2)牧业辅助:鸡鸭鹅等家禽捕食蝗虫,传统“全军出鸡”方法效果显著。

7,化学防治:(1)精准喷洒:使用飞机或无人机喷洒高效低毒农药,快速灭杀高密度蝗虫。设毒饵诱杀,如麦糖+氧化乐果混合液,需注意安全防护。(2)合理用药:遵循“治早治小”原则,减少环境污染和抗药性产生。

8,监测预警:(1)建立网络:地面+空中监测设备,实时掌握蝗虫分布与活动规律。通过广播、短信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2)预测预报:

建立飞蝗预测组织,提前通知农户采取防范措施。

9,综合管理:(1)灾害后修复:清理现场、修复农田生态,增强抗灾能力。(2)人工干预:虫口密度小阶段组织人工捕杀,降低化学防治成本。

时空群聊(诸葛亮):确实,蝗灾一起,饿殍遍地,尤其是建安前后几年,死了多少百姓。多谢小友告知吾等知识了。

时空群聊(姬玄):不必客气,你们那个年代环境确实苦。

时空群聊(诸葛亮):唉,亮只能尽力去改写这一切了。

时空群聊(姬玄):嗯!继续:

七、耕具:从远古时期到夏商西周,耕具大多都是以石头为主,亩产预计还不足30公斤,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使用铁制耕具,以及用牛耕地,产量大幅上涨,到秦朝时亩产已能达到65公斤,随着两汉以来更多耕具及耕种方法的推广,亩产已能达到95公斤,较之秦朝提升了一半,到了隋唐时期,新耕具和农业技术的突破,粮食亩产达到138公斤,到了宋朝,引进占城稻,推广双季稻,亩产较之唐朝又多出近一半,达到225公斤,值明朝时,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使得明朝的粮食亩产量达到了330公斤,堪称古代王朝之最,一千多年过去,亩产已然翻了三倍,到了现代,随着工业化的兴起,各种机械耕具应运而生,农业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与明朝相距不过四百年,亩产更是达到了1800公斤左右,是明朝亩产的六倍,汉朝亩产的十八倍,可见耕具对粮食增产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显著提升耕作效率,也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实施精准播种施肥,还可以促进农业规模化,保障粮食稳定供应。

时空群聊(诸葛亮):没想到亮的时代较之后世如此落后,今幸得天眷,让我得知后世之事,真是大开眼界,亮还需努力,不求达到后世水平,能超过明朝便足以了。

时空群聊(姬玄):虽然我传授你这些农业知识,但也不求丞相你那边达到我这边的产量,在我看来,亩产能超过500公斤便不辜负我的期望了。

时空群聊(诸葛亮):亮必当尽力,使天下百姓摆脱饥饿,创造出远超前朝之盛世。

时空群聊(姬玄):我相信丞相你一定可以做到,接下来我再告诉你具体的耕具和图片。耕具如下:

1,耕地工具:(1)曲辕犁:由11个部件组成,犁头包含犁铧、犁壁,负责切割土壤;犁底由犁底、压镵组成,承担传递牵引力的作用。犁身包括犁辕、犁梢、犁箭等,是连接各部件的关键结构。附加部件包含犁评、犁建、犁盘等,用于调节入土深度和平衡重心。当然现代曲辕犁全用铁制,减省一些部件。曲辕犁结构轻便灵活,省力高效,适应深耕细作。

(2)铁制铧氏犁:由犁铧(核心切割部件,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刃口经热处理增强耐磨性,常用锰钢或硅锰稀土钢制造)、犁壁

(位于犁铧上方,负责破碎和翻转土垡,结构形式包括整体式、组合式、栅条式等,前部易磨损,常采用钢板或热处理钢)、犁侧板(平板结构,平衡侧向力,保护犁铧和犁壁,多用锰钢或钢热处理)、犁柱(连接犁体与犁架的传力构件,常见为空心圆或椭圆直犁柱,材质为球墨铸铁或铸钢)、犁托(固定犁体各部件的连接件,可用钢板冲压或焊接,部分与犁柱一体)、犁架(提供整体结构支撑,采用矩形薄壁管框架或铸钢,传递动力并固定犁体)、悬挂/牵引装置(包括悬挂轴、支板、斜撑杆等,用于将犁悬挂于拖拉机或通过牵引装置连接)、调节机构(如深度轮、调整销,用于控制耕深和犁身角度,适应不同土壤条件)、犁刀(位于主犁体前方,切断杂草残茬,减少阻力)、安全装置(超载保护装置,防止犁体损坏)等部件组成。

(3)铁制双铧犁:由铁制框架结构(采用铁制骨架,中间通过杠杆连接两侧轮子,形成三角支撑体系,确保犁体稳定性和耐用性)、双铧系统(前后各安装一个犁铧,由弯曲且锐利的铁片构成,负责切割和破碎土壤,提升耕作效率)、轮子与牵引系统(两侧各配有一个轮子,前端设有牵引挂钩,后端连接操纵扶手(提把),通过轮子与拖拉机等动力源相连,实现牵引和深度控制)、深度调节装置(配备控制耕土深度的档位或深度轮,可调节犁铧入土深度,适应不同土壤条件)、辅助部件[包括犁底(连接犁身与铧的稳定结构)、拉杆(传递牵引力)及调整机构(用于角度和深度微调)]等部件组成。

(4)圆盘耙:由耙组[包含多个凹面圆盘(耙片),通过方轴和轴承连接,形成可旋转整体。耙片边缘为刃口,凹度影响入土和碎土能力]、耙架(支撑结构,用于安装耙组、偏角调节装置及挂接装置,部分型号配备载重箱以调整作业深度)、偏角调节装置[控制耙组与地面夹角(偏角),通过调节机构实现角度调整,适应不同土壤和耕作需求]、挂接/牵引装置[用于将圆盘耙与拖拉机等动力机械连接,传递动力并实现稳定作业。部分型号包含运输轮或悬挂系统]、辅助部件[包括刮土器(清除黏附泥土)、传动机构(传递动力)、控制装置(调节工作状态)等,提升作业效率和适应性]等组成,适用于多种土壤类型,可配合犁具使用,提升耕作效率。

(5)立式转齿耙:由立轴转子(包含一排立轴转子,每个转子装配有两个直立耙刀(钉齿)。转子呈“门”字型排列,相邻转子的“门”字型平面相互垂直,确保作业区交错重叠,实现无漏耙)、耙刀[(钉齿)安装在转子上的直立刀具,通常略向后倾斜。这种设计可减少湿土抛洒,同时增强土壤松碎效果]、传动系统(用于驱动转子旋转和前进,将动力输出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耙体,实现连续作业)、动力输出轴(提供旋转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与转子连接,控制耙体的工作状态)等组成,通过转子旋转错开钉齿角度(如90°),实现深达25厘米的破碎效果,但耗能较高,多用于特殊作物处理。

(6)机械化耙(如耙路机):集成于农业机械中,通过动力系统自动完成土地平整,适用于大规模农田作业。由于必须用到现代工具,就不多介绍。

2,整地工具:钉齿耙,由钢制钉齿和长棍组成,用于犁耕后破碎土块、覆盖种子或肥料,常见于北方旱作区;耨,用于除草;耖,用于打混泥浆,碌碡,用于碾压谷物、平整场地。

3,播种工具:耧车、瓠种器(又叫点葫芦),这两样不必多说。主要说一下现代的:(1)免耕播种机:一步完成播种、施肥、耕地,适用于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保墒效果好。

(2)穴播机:按固定株距和穴距成穴播种,适用于玉米、向日葵等作物,精准度高。

(3)条播机:通过轮带转动开沟播种,适合谷物等作物,单机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500米5。

(4)小粒种子播种机:专为小粒作物设计,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适合高密度种植。

(5)根茎作物播种机:专为马铃薯、大蒜等地下根茎作物设计,效率高且破损率低。

4,中耕工具:分为旱地除草工具和水田除草工具,旱地常用铁锄,水田有耘耥等,还有手拉犁,用于中耕和开沟。

5,收获工具:有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茎杆的镰刀等,还有脱粒用的稻桶、碌碡、梿枷、打稻机,以及清选用具簸箕、木扬锨、风扇车和磨粉的石磨。还有就是现代的工具: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收割、脱粒、秸秆分离等多项工序,适用于稻麦等作物)、割捆机用于割取并捆绑农作物秸秆,便于后续处理)、脱粒机(专门用于分离谷物籽粒与秸秆,常见于稻谷、玉米等作物)。以及辅助工具:斗桶、梯子、采摘蓝。

时空群聊(诸葛亮):小友这次分享的知识确实多,就是现代农具受限于动力只能部分仿制使用了。

时空群聊(姬玄):说实话,农业这一块,知识点确实多,远不是那些没见识的人认为的只知道个曲辕犁那么简单。所以这一块还是需要培养专业人才。

时空群聊(诸葛亮):小友说的极是,想当年亮躬耕陇亩,以为自己对农业已经颇熟,今听小友分享的知识点,才发现亮实乃井底之蛙也,确实应该培养专业人才专注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