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套利行为研究
- 郑建华
- 1722字
- 2025-06-25 10:04:30
2.3 影子银行监管套利的文献综述
传统银行体系受严格监管,影子银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银行监管模式的挑战。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缺失,有大量文献进行了说明(Bernanke,2009;Pozsar,et al.,2010;Ghosh,et al.,2012;Schwarcz,2011;李扬,2010;周小川,2011;肖刚,2012)。Halstrick(2011)、Schwarcz(2012)指出相对于传统银行,影子银行体系受到的监管较少,使得监管套利成为可能,越是加强对传统体系的监管越会促进影子业务的发展。从监管具体要求方面看,美联储学者(Pozsar,et al.,2013)认为随着对资本和流动性标准要求的不断加强,存款机构更加倾向于从事影子银行活动来增加自身回报率。其与传统银行业规模进行了对比: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的规模分别约为5万亿美元和3万亿美元,到2007年,传统银行规模约为12.5万亿美元,而影子银行规模约为21万亿美元。2012年,FSB(2012)发布的监管报告测算了全球影子银行规模,其从2002年的26万亿美元迅速扩展到2007年的62万亿美元。这些数据虽不能直接说明金融监管与影子银行发展呈对应关系,但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仍值得关注。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Commission,FCIC)(2010)认为,过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倾向于投资者保护方面,而没有实质性地落在相关机构的运行活动上,从而形成了金融监管缺失。传统银行业务活动遭受严格监管,导致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迅速;而对资本的监管也促使银行将资产与业务转移至表外。这些都是影子银行体系扩大的原因。2011年,FSB首次发布对影子银行的研究报告《影子银行体系:范围的界定》,认为虽然影子银行为市场参与者开辟了一条融资与流动性途径,但从金融危机看,其直接或间接与传统银行体系相连,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且其能够在现有银行监管体制下进行套利行为,加强对产生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领域的监管尤为重要。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开始全面反思现有的金融体系及监管体制,在弥合市场及两党分歧的情况下推出了《多德-弗兰克法》(Dodd-Frank Act)。该法案从多个方面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例如提出了沃尔克规则、互换剥离规则、强制清算要求及交易报告要求等,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解决“大而不能倒”问题,提高影子银行体系的透明度以及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另外,《多德-弗兰克法》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调整,成立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了美联储的监管职能,并将缺乏监管的场外衍生品交易纳入监管视野,增强了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CFTC)的监管职能等。传统银行在政策层面存有部分特权,如获取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与存款保险制度等,Tucker(2010)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其也包含着一系列义务性,如审慎监管、资本要求、存款保险费用等。Ricks(2010)认为这种社会契约能较为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从而保护纳税人利益。然而危机发生时,美国金融监管层并未将该种社会契约扩展用于影子银行体系,而是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缺陷。从效率角度看,监管成本昂贵;此外,这些已经采取的监管措施不一定能确保金融稳定。监管应将目光放置于短期债权人可能导致的风险方面。Schwarcz(2009;2011)、Avgouleas(2012)认为监管不能仅停留在限制影子银行体系上,而更应该致力于关注效率最大化与影子银行潜在风险最小化方面。对于监管改革的结果,有学者(Pozsar,2011)认为一系列新的金融变革将很难阻止大型机构(特别是持有大量现金的机构)演变成为影子银行。
对于国内文献,马轶群和崔伦刚(2016)分析了中国交叉金融创新的监管套利表现,包括银信合作的监管套利、银证合作的监管套利和银保合作的监管套利;齐淼(2011)认为中国不仅不存在美国那种完全脱离监管的影子银行机构,而且存在着一定的监管过度,导致金融创新能力被削弱。但大部分学者仍然认为对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还存在缺位,如胡雪琴(2011)、原清青(2012)、周卫江(2012)、彭文生(2013)、范希文(2017)、杨新兰(2019)等,认为未来需要进一步认清监管套利形成机理,合理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信息披露,明确相关方的法律关系等。此外,关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的实证方面:祝继高等(2016)利用2006—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买入返售数据,分析了商业银行从事中国影子银行套利业务的动机和经济后果;马亚明等(2018)从监管套利角度,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对房地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