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http://static.xiaoshuo.qq.com/pc_qq_metrix/static/icon-header-default.bf1454bc.png)
完结作品(5)
会员
“耻”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被作为行为准则之一。历代都继承了重“耻”的传统,把“明耻”视作知人论世的准则,而“无耻”则是使人无地自容的唾骂之辞。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耻”几乎已是衡量是非、忠奸,曲直的一个标尺,也是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力量。本书分为正篇、附篇两部分,选录了45个与“耻”有关的典型人物:正篇为明耻者23人,既有世人称颂的伯夷、叔齐、苏武、杨震、周处、
普及读物9.6万字
会员
本书所介绍的是中国书籍发展演变史。从结绳记事到近现代的图书刻印,中国的图书文化源远流长。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讲图书纸张、刻印技术的发展,如简帛、纸书、雕版印刷、官藏与私藏、图书目录学等;下篇主要讲中国经典古籍的编纂、刻印、流传概况,重点介绍了“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丛书”“地方志”等大型图书的编刻情况和藏书现状,向读者展示了我国丰富的书籍典藏和悠久的文史传统,这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
普及读物10.8万字
会员
本书为“古今人物谭”丛书系列的第三本,收录人物均卒于1950年后。不同人物各成篇章讲述,主要以其重点事迹为中心,有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代表,也有散尽家财为收书的藏书家,还有亦师亦友的师者、老友等共二十四位人物。作者的文字不拘于形式,有长有短,读来回味悠长,让人感动于老一辈文人学者间的古朴又纯粹的交往。
知识读物8.2万字
会员
《辨是非》是“古今人物谭丛书”丛书系列的第二本。书稿内所述人物的生卒时间跨度从1840年到1949年,有藏书家,清末朝臣,民国时期的文学家和军阀等。该书文笔轻快,内容通俗易懂,既有严格扎实的学术考据,又有作者深刻的自我见解。行文风格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之一的《清人笔记随录》的延续和提升。
随笔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