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
更新时间:2023-04-07 18:13:03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通过尽量充分地观察语言事实,证明普通话的时体词“了1”“了2”共时上存在梯度异质性。具体而言,这两个“了”句法性质上皆存在“动相补语→助词”的连续统,它们均有多个时体功能,这可称为“汉语‘了’的梯度异质假设”。该假设的直接证据来自普通话“了1”“了2”的分布态势和语义效果,间接证据是北方方言里“了”类词的语音变体现象。另外,全书的分析支持了雅洪托夫(1958)以来提出的“了1”“了2”是时体混合标记的观点,认为两个“了”除却标示结果达成、完整体等情状体貌义,它们的大多数功能还兼有相对非将来时的意义。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基于结构主义音系学理论,使用声学分析方法,对达斡尔语布特哈方言的元音声学特征、辅音声学特征、音段音系、超音段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语音学著作。社科10.7万字
- 会员本书构建了话语标记主观性等级链,并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规律相结合,提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话语标记的难度体系,力图将语言研究的“体”与“用”结合起来,做到“体”为“用”立、“体”“用”连通。社科25.4万字
- 会员本书以“都”为主线,并辅之以另一个多功能副词“也”,在形式语义学、语用学的框架下,对汉语的焦点副词、话语话题、全称量化、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等多个现象进行了研究,发掘了不少新的事实,对若干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社科18.5万字
- 会员英文论文的撰写是有很多技巧可循的,写作和发表有一定的套路。本书的内容和架构是以一篇英文论文从无到有、从撰写到发表整个写作的流程和阶段来展开的。本书较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英文论文撰写与发表的规则、格式和技巧。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示例。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大到论文的谋篇,本书都提供了生动的示例,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书在相应的章节后面给出了适当的练习题,以供读者练习。社科10.5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老年语言学、语言学理论研究、具体语言研究、语言应用研究、书评五个栏目,收录了《论老年人语言能力评估在我国语言能力评估体系中的定位》《我国老年人话语多模态语料库建设与反思》《历史边界对语言地理变异的影响——兼论边界效应的测量方法》《尼雷尔与坦桑尼亚斯瓦希里语的语言规划》等文章。社科16.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报告主要反映2021年我国语言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实态数据,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为语言文字研究者、产品开发者和社会其他应用者提供语言服务。全书分为八部分:一、特稿篇;二、专题篇;三、工作篇;四、领域篇;五、热点篇;六、字词语篇;七、港澳台篇;八、参考篇。特别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语言文字事业,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语言能力与语语言文字21.2万字
- 会员牛轧糖、螺蛳粉、鳗鱼饭,别光顾着吃,这些美食你能读对吗?那、撒、解、皇甫,读错别人的姓氏,那场面是不是很尴尬?六安、大栅栏、盱眙、番禺,这些地名你会读吗?水獭、蜜獾、薮猫,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原来一直被叫错了?食物、姓氏、人名、地名、动植物、词语、成语、古诗词……原来一读就错的汉字无处不在。“不错老师”程玉合用幽默轻松的轻科普方式,向大家讲解那些生活中我们最易读错的汉字,绝对会让你目瞪口呆:原来,挂在语言文字4.5万字
- 会员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东言西语》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郑子宁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发散式阐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见;以历时的古代汉语嬗变为纬,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系统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由此,郑子宁用以一种深入浅语言文字16.6万字
- 会员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特点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编写而成,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安排基础交际英语语言训练内容,并逐步将其融入到职业英语应用背景和跨文化交际背景之中,教材整体结构体现了较强的系统性、全面性特色,满足了新时代全球化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具备较强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语言文字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