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广性丹

砚山堂内,寂静如深海。

余怀安站在案前,七窍溢血,面色苍白如纸,但他的眼神却依旧坚定。随着最后一枚算筹稳稳嵌入卦眼,整个砚山堂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空气凝滞,仿佛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可闻。

“余怀安,一千七百枚!”执事弟子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堂中回荡,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颤抖。

短暂的寂静后,砚山堂内骤然爆发出嘈杂的声音。

“一千七百枚?这怎么可能!”摇扇少年瞪大了眼睛,手中的扇子“啪”地一声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不过是个三寸灵根的废物,怎么可能用如此之少的算筹?”另一名弟子低声质疑,语气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作弊!他一定是作弊了!”有人愤愤不平地喊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嫉妒和不甘。

“杜元用了两千二百枚已经足够惊艳,他凭什么只用一千七百枚?”有人质疑的说到,似乎是在替杜元打抱不平。

然而,更多的弟子则是陷入了沉默,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们看着余怀安,仿佛在看一个陌生的怪物。这个在飞舟上大放异彩的少年,本以为会是寒门中杀出来的绝世天才。但直到看到“鉴灵碑”前闪烁的三道光柱,人们才意识到他其实资质平庸。饶是如此,却再次惊艳众人!他竟然在悟性测试中一举夺魁,甚至超越了那些世家天才!

余怀安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和质疑,他缓缓收回手,指尖还在微微颤抖。道法图录在他的脑海中缓缓闭合,金线逐渐消散,识海中的剧痛也随之减轻。他深吸一口气,强撑着身体,步履蹒跚地走回队列。

他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踩在棉花上,随时可能倒下。但他依旧挺直了脊背,目光坚定,仿佛那些质疑和嘲讽都无法动摇他分毫。

周参站在队列中,目光复杂地看着余怀安。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低声道:“余兄,你果然不凡。”

陈雪见则是满脸兴奋,小脸涨得通红,忍不住拍手笑道:“余大哥,你太厉害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

刘继文站在队列的末尾,脸色阴晴不定。他死死攥着手中的玉符残片,指节发白,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和嫉妒。但很快,他又低下头。

随着最后一名弟子完成测试,砚山堂内的气氛逐渐平静下来。徐元化缓步走到高台中央,袖袍一挥,漫天星屑随之消散,露出了堂顶那幅巨大的河图洛书壁画。

壁画上的符文在晨光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上古的奥秘。堂内的玄武岩案几整齐排列,每一张案几上都摆着青铜算筹,算筹上的符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星河倒映。

堂外的古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叶上的露珠滴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整个砚山堂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充满了神秘与庄严。

徐元化的目光扫过堂内的众弟子,声音洪亮如钟:“今日悟性测试,已见分晓。余怀安,以最少一千七百枚算筹推演成功,为本轮测试第一!”

他的话音未落,堂内再次爆发出嘈杂的声音,似乎还在消化这个令人震惊的结果。

徐元化抬手一挥,堂内顿时安静下来。他缓缓从袖中取出一枚鎏金匣,匣中丹丸表面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此乃广性丹,可助开性本灵光,将赐予本轮笔试第一者。”徐元化的声音在堂内回荡,带着一丝威严,“余怀安,上前领赏。”

余怀安深吸一口气,强撑着身体,缓步走到高台前。

他双手接过鎏金匣,感受到匣中丹丸散发出的磅礴灵气,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激动。广性丹,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缘。有了它,他的修行之路将会更加顺畅,甚至有可能觉醒性本,弥补先天天赋的不足。

徐元化看着余怀安,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他缓缓开口道:“余怀安,你虽灵根资质不佳,但心志坚韧,悟性超群。这枚广性丹,或许能助你开启性本。不过,修仙之路漫长且艰险,望你日后勤加修炼,不负宗门期望。”

余怀安恭敬地行礼,声音虽然虚弱,但却充满了坚定:“多谢长老教诲,弟子定当不负所望。”

徐元化微微颔首,随即转身看向堂内的众弟子,声音洪亮如钟:“今日悟性测试已毕,余怀安夺得第一,实至名归。诸位弟子,修仙之路漫长,资质固然重要,但心志与毅力更为关键。望你们以此为鉴,勤修不辍,早日踏上大道。”

堂内的弟子们看着余怀安手中的广性丹,神情各异。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弟子,此刻脸色阴沉,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嫉妒与不甘。而有的弟子则是满脸震惊,甚至有些人的眼中还带着一丝敬佩。

“区区三寸灵根,竟然能夺得第一?这广性丹给他,简直是暴殄天物!”

“哼,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广性丹虽好,但若没有足够的资质,终究是浪费。”

杜元则是眉头微皱,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徐元化的声音在砚山堂内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悟性测试已毕,诸位弟子的表现,宗门自有评判。明日辰时,将依照各位的天赋、成绩,决定弟子去留。届时,资质优异者将直入九峰,次者入内门七十二峰,余者则为外门弟子或杂役。望诸位好生休整,明日再会。”

话音落下,堂内的弟子们纷纷松了一口气,但随即又紧张起来。明日的去留,将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有人面露喜色,自信满满,有人则神色凝重,心中忐忑不安。

“散会!”徐元化袖袍一挥,转身离去。堂内的弟子们纷纷起身,三三两两地朝着堂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