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机会成本的最小化

机会成本原本是经济学术语,但是对于大国介入国际危机的立场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机会成本是指在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16]这种潜在收益应该作为净收益(即预期收益减去预期损失)来考虑,数值可正可负。当大国介入国际危机时,机会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是大国领导人为选择某种介入立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既可能是政治代价,也可能是经济代价。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以便为既定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17]

大国领导人在选择介入国际危机的立场时首先会考虑不同介入立场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而特定的介入立场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都是固定的,与大国在国际危机中的介入方式及其投入资源的多少没有关系。如果把大国选择支持甲方的预期净收益设定为A,把大国选择支持乙方的预期净收益设定为B,把大国选择保持中立的预期净收益设定为C。如果大国选择支持甲方,则B和C中较大的一个就是支持甲方的机会成本。如果大国选择支持乙方,则A和C中较大的一个就是支持乙方的机会成本。如果大国选择保持中立,则A和B中较大的一个就是保持中立的机会成本。根据古典决策模型,决策者在效用和可能性这两个基本层面上进行计算。决策者被假设为理性的人,所以他们会争取预期效用的最大化。[18]如果A大于B和C,那么大国倾向于支持甲方。此时,大国选择支持乙方或者保持中立的机会成本都是A,而大国选择支持甲方的机会成本必然小于A。如果B大于A和C,那么大国倾向于支持乙方。此时,大国选择支持甲方或者保持中立的机会成本都是B,而大国选择支持乙方的机会成本必然小于B。如果C大于A和B,那么大国倾向于保持中立。此时,大国选择支持甲方或者支持乙方的机会成本都是C,而大国选择保持中立的机会成本必然小于C。由此可见,只要大国选择预期净收益最大的介入立场,对应的机会成本必然是最小的。上述推导的结果与预期收益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无关。总而言之,大国领导人对介入立场的选择将实现机会成本的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