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走了半晌,我还停在路中央,直到寒风吹过,打了个喷嚏,才灰溜溜的往回走。
“李却,等一下!”路上忽然被人叫住,转头才发现是房东叫我。
唉,平日里我都刻意躲过他日常出门的时间,因为我现在确实没有足够的钱去交房租。
房租都是小,最重要的是因为在店铺里头出现了无名尸块,虽然这件事情被压住了,但是整个店面已经被封了起来,警戒线横拉在外面。
是个人都会有窥探之心,有好些流言蜚语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特别是之前有人目睹过我带雅妹回店铺过夜,所以整个人的人设在整条街里面已经全然崩塌,没有人照顾我的生意不说,就连房东看我的眼神都极其嫌弃略显尴尬。
这下将我叫住并是跟我谈钱的事情。
“叔,我凑了些钱,先把前两个月的房租交给您,再通融两个月可以吗?”
这里生意是做不下去了,但有一点,若是我现在就从这里离开,那么酥酥回来,怎么找得到我?
房东面露难色。
“这间店铺前几天有人出价购买,出价的是一个外地人。”房东说的也有些委婉,但我也明白他的意思。
“你也知道出现过凶杀案的地方,别人都避之不及,估计这个外地人并不了解情况,所以我趁他还不知道此事的时候就答应了,收了他的定金。”
“嗯嗯,我明白。”
屋漏偏逢连夜雨。
老婆跑了,票子没了,房子也被收了,真没想到有一天竟也会如此穷困潦倒。
我翻箱倒柜将所有的钱卡全部摆在床单上,估量着,这还没有当初,我从赵叔家里面出来的时候有钱呢。
算了,还是先打包东西吧。
没有遇到那种二话不说直接闯进屋子,将我东西扔出屋的房东,已经谢天谢地了。
扣扣扣——
难得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敲门,会不会是酥酥想通了?
我连忙停下手中的动作,急不可耐的冲到门口,将门推开,房东似笑非笑的脸又出现在了门口。
“叔你怎么来了?”
你怎么又来了?打包东西的时间都不给我吗?
“你可以不用收拾了。”
“怎么?出价的人知道凶杀案决定不买了?”我疑惑的皱起眉头。
“他……好像本来就知道。”房东也扣了扣头皮。
本来就知道还买?这绝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做出来的行为。
“所以他现在反悔了,连定金都不要,不想买了?”
“不不不。”房东连连摇头。“买还是要买的,手续都已经办好了,不过他同意你住这儿,而且指名道姓地提到你。”
“我?”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盯着房东。一时间脑子飞速旋转,在这座城市里我根本就没有什么熟人,更别说一来就要买下店铺的有钱人了。
房东肯定的点点头,“他是不是你朋友?”
“谁呀?”
房东抓了抓头皮,“名字很长,我记不得叫……什么机构”
忽然想起什么东西,于是伸手在兜里掏了半上,才将一张白色的单子捏在手中展开。
我连忙将目光转过去,只见落款人是民间灵异调查机构。
民间灵异调查机构?
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还有他们是怎么找上我的?
脑子里像是穿进了电流,一时之间回想起之前所发生的奇怪事情,难不成这无名的尸块和他们有关系?
房东正要收起单子,我忽然注意到了一串数字,“叔,你等等,我留个他们的号码。”
这机构到底是谁领导的?
看着已经打包好了的东西,我坐在凳子上犹豫要不要将他们拆开重新归回原位。
也不知道这个机构的来历和性质,先打电话问问吧。
将手机掏出盯着那串号码发神,思前想后,犹豫了好半天才拨出去。
嘟——
声音带着电流穿进耳膜有些不舒服,但为了能够更清楚地辨别出他的声音,我戴了耳机。
嘟——
因为全神贯注,所以我几乎数着嘟嘟声等待电话被接通,想了12下,终于电话被接起来了。
“喂。”试探性发话,那边却没有一点声响。
“喂,你好?”隔了几秒钟,我见那头还不说话,但也并没有要挂断电话的意思,于是又接着发话。“请问是民间灵异调查机构吗?”
当我将这个机构说出口时,都觉得有些魔幻。
“嗯。”终于那头沉闷的声音响起,我几乎是下意识转身看了看背后,要怪就怪这耳机给的双耳效应,总让我觉得他是在我旁边说话。
“方便了解一下机构的具体情况吗?”
我没有贸然报出自己的姓名。就连打电话用的手机都是不常用的卡,现在我只需要了解这个机构就好。
电话那头又陷入了一阵死寂。
因为戴着耳机电话那头的声音能够被录得很清晰。
但除了这男人说话时有声音而外,一点别的杂音都没听见,别说是周围环境的声音了,就连呼吸声都没有。
过了好一会儿,那个男人又再次发话。
“可以。”
不对!声音怎么变了?
明明刚才那个声音低沉而又带着些沙哑,但现在怎么变成了一个尖锐的女声?就像是被捏着嗓子,听的人心头发毛。“我可以回答你十二个问题。”
这……这个机构的电话费,一个月肯定得花销不少吧?是不是所有人来问的时候他都会回答别人十二个问题。
“为什么是十二个。”
“我只会对你的问题进行肯定或否定。”
装神弄鬼!搜索了一下,脑子中的问题12个够问了。
“你认识我?”
“认识。”
“我认识你?”
“不认识。”
认识我,但我不认识,还愿意直接给我房子住的人?
“你到底是谁?”
对方陷入了沉默,这时我才想到刚才他说只回答我是或者不是。这到底是个什么机构,会那么脑残!
搞得神秘兮兮,但为了了解更多情况,我也只能遵循着规则继续问下去。
“你在这座城市?”
“在。”
在这座城市?
那也对!现在想一下为什么这么巧合,他就刚好把这店铺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