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大中七年,寒露。
裴文靖踩着满地枯叶,在终南山麓的官道上踽踽独行。他裹紧身上半旧的靛青直裰,抬头望了望天色。暮云四合,远处传来古寺钟声,惊起一群寒鸦。
“今日怕是赶不到蓝田驿了。“他轻叹一声,从怀中掏出母亲临行前塞给他的胡麻饼。饼已冷硬,他却吃得珍惜——河东裴氏虽是名门,但他这一支自祖父贬官后便家道中落。这次千里赴考,旅费还是族中凑的。
秋风掠过道旁石碑,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裴文靖忽然瞥见碑后草丛中闪过一道幽光。拨开枯草,竟是个青铜所制的漏壶,不过拳头大小,壶身刻着蝌蚪般的古篆,在夕阳下泛着青冷的光。
“怪哉。“裴文靖拾起铜壶,指腹擦过壶底“时止则观“四字时,壶盖突然弹开,里面的朱砂竟逆流而上!与此同时,他惊恐地发现——飘落的树叶悬在半空,远处溪水凝固成晶莹的冰帘,整个世界陷入了诡异的静止。
“这...这是...“他颤抖着倒转铜壶,朱砂立刻恢复下流,而四周也随之恢复如常。唯有他方才碰触的草叶上,还留着新鲜的折痕。
裴文靖心跳如鼓。他想起幼时在族学偷看的《拾遗记》中,曾载有方士操控时间的秘术。难道这竟是...
“时漏。“他脱口而出,想起壶底古篆。天色已暗,他决定先到前方村落借宿。经过一家酒肆时,闻到里面飘出的炙羊肉香气,腹中顿时雷鸣。摸了摸空瘪的钱袋,他鬼使神差地掏出时漏。
朱砂倒流,世界凝固。裴文靖走进酒肆,看见店小二正端着漆盘走向雅间,盘中羊肉蒸腾的热气凝成朵朵白莲。他咽了口唾沫,伸手取了一块。肉一离盘,立刻恢复温度,油脂顺着他的手指滴落。
“反正无人知晓...“他自我安慰着,又拿了几块胡饼。正要离开时,瞥见雅间里有个锦衣公子,腰间蹀躞带上挂着沉甸甸的荷包。裴文靖的手悬在半空,耳边响起母亲“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的教诲。但最终,饥饿战胜了廉耻——他取了块碎银,足够买三天的干粮。
此后数日,时漏成了裴文靖的秘密。他借着静止的时间翻阅驿站里过往举子的策论,在县学书库偷看珍贵的《五经正义》注疏,甚至潜入富户宅邸,只为在温暖的厢房里睡个好觉。
但渐渐地,他发现异常。镜中的自己眼角多了细纹,晨起时总能在枕上找到数根白发。更可怕的是,在静止的世界里,他开始看见模糊的黑影——有时在巷尾,有时在梁上,像被墨汁晕染的人形,无声地注视着他。
第七日傍晚,裴文靖来到长安城外最后一座驿站。他使用时漏潜入最好的客房,却发现案几上摆着两副碗箸,杯中酒尚温。正疑惑间,忽听屏风后传来环佩叮当。
“郎君也是时漏的囚徒么?“
声音清冷如碎玉。转出一位着月白襦裙的女子,约莫双十年华,云鬓间只簪一支素银步摇。最令裴文靖震惊的是,在她腕间,竟戴着与时漏纹路相同的青铜镯!
“在下裴文靖,河东人士。“他强自镇定地行礼,“不知娘子如何...“
“苏玉真。“女子还礼时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蛛网般的皱纹,“曾是教坊琵琶手,现在是时间的窃贼——和你一样。“
裴文靖注意到她说“曾是“时的黯然。大中五年,宰相令狐绹清算牛党,苏家作为牛僧孺门生被牵连,这事他有所耳闻。
“这铜壶...“他刚开口,窗外忽然传来更鼓声。奇怪的是,在静止的世界里,那鼓声竟清晰可闻。
“子时三刻!“苏玉真脸色骤变,“快看看时漏!“
裴文靖掏出铜壶,惊见朱砂只剩最后几粒。苏玉真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他这才发现自己的皮肤已浮现出老人般的斑点。
“每次使用时漏,都在燃烧自己的寿命。“苏玉真声音发颤,“那些黑影,是被时间彻底抛弃的人。“
裴文靖想起途中见过的那些“人影“,胃里一阵翻腾。他忽然明白母亲给的护身符为何会无端自燃——那日他第三次使用时漏后,藏在怀中的符纸化为了灰烬。
“可有解法?“他急问。
苏玉真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传说在朱砂流尽前,将时漏沉入活水...“
话未说完,整座驿站突然剧烈震动。案上烛台倒下,火焰却凝固在半空。裴文靖惊恐地发现,自己的手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枯!
“来不及了。“苏玉真苦笑,“时漏认主后,会不断诱惑使用者,直到...“
最后一粒朱砂开始坠落。
裴文靖眼见最后一粒朱砂即将落尽,猛然抓起时漏冲向驿站后院的古井。苏玉真在身后惊呼,但他已顾不得许多。井水幽深,映着天上凝固的星月,他颤抖着将铜壶悬在水面上方。
“若此物真能吞噬时间,那便让它永沉水底!“
朱砂坠落的刹那,裴文靖松开了手。铜壶入水的瞬间,井中竟爆发出刺目的青光,水面如沸般翻涌,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狠狠掀翻在地。他惊恐地看到自己的双手正迅速恢复年轻,而那些潜伏在阴影中的黑影却发出凄厉的尖啸,如烟尘般被吸入井中。
待光芒散尽,四周恢复了虫鸣风声。裴文靖踉跄着爬起,发现苏玉真倒在井边,腕上的青铜镯已碎裂成渣。更令他震惊的是,驿站内外所有曾被时漏影响过的痕迹——他偷拿的酒食、翻动的书卷、甚至是他悄悄睡过的床榻——全都恢复了原状,仿佛从未被人动过。
“时间...被修正了?“他喃喃道。
苏玉真悠悠转醒,看着碎裂的手镯,泪如雨下:“十年了...我终于...“她哽咽着说不下去。原来她早在元和末年就得到了青铜镯,为替家族伸冤不断回溯时间,却每次都在最后关头退缩。岁月在她身上反复叠加,明明应是二八佳人,魂魄却已苍老如妪。
“那些黑影都是曾经的'我'。“她抚摸着脸上的皱纹,“每次失败,就会有一个'我'被时间抛弃...“
裴文靖想起自己这些天的作为,冷汗涔涔。若无苏玉真点破,他迟早也会变成那些黑影之一。正待安慰,忽听前院传来嘈杂声——是巡查的金吾卫!
“你快走。“苏玉真突然推他,“我本就是已死之人...“她解开衣领,露出心口处诡异的青斑——那是过度使用时漏的印记。裴文靖这才注意到,她的身影在月光下竟有些透明。
金吾卫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苏玉真将一块玉佩塞进他手中:“去平康坊找李十二娘,她知晓如何化解时漏余毒...“话音未落,她的身体竟如沙粒般开始消散。
裴文靖被迫翻墙逃离。狂奔数里后,他瘫坐在灞桥边,发现手中玉佩刻着“真“字,背面却有一行小诗:“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远处长安城灯火如昼,明日就是春闱之日。裴文靖摸着怀中完好的母亲护身符,突然痛哭失声。他终于明白,这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那颗在诱惑下逐渐沉沦的凡心。
裴文靖在灞桥边枯坐至天明,冰凉的露水浸透了衣衫。他攥着那枚温润的玉佩,眼前不断浮现苏玉真消散时的模样。晨光熹微中,他忽然发觉掌心传来异样——原本消失的皱纹竟又隐隐浮现,像蛛网般在皮肤下蔓延。
“时漏的诅咒...还未解除么?“
他踉跄着起身向长安城走去。平康坊的清晨格外冷清,经过数番打听,才在一处偏僻院落寻到李十二娘。这位昔日的教坊名伎如今已是白发老妪,见到玉佩的瞬间便红了眼眶。
“玉真这孩子...终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她颤抖着从妆奁底层取出一卷竹简,“元和十二年,有个西域术士献此物于先帝,言其可逆转光阴。先帝试之,次日便暴毙而亡...“
竹简上记载着骇人听闻的真相:时漏并非操控时间,而是吞噬生灵寿数。每倒转一次,便会在现世与幽冥之间撕开一道裂隙。那些黑影正是被吞噬者的残魂,而使用者终将成为裂隙的一部分。
“玉真腕上的青铜镯,是当年销毁时漏时遗漏的残片。“李十二娘掀开衣袖,露出手臂上同样的青斑,“这些年我们寻访高人,得知唯有'以血还砂'才能彻底封印...“
裴文靖猛然想起井中青光吞噬黑影的景象。他急切地追问解法,却见李十二娘取出一柄银刀:“需用时漏之主的心头血,滴入最后三粒朱砂...“话音未落,院门突然被撞开,三个黑影如浓烟般涌入!
那是比以往更清晰的“人形“,依稀能辨出官员、商贾和书生的轮廓。它们发出玻璃摩擦般的尖笑,直扑李十二娘而去。裴文靖下意识摸向怀中——早已没有时漏,却触到母亲求来的桃木符。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他本能地念出儿时道士所授咒诀。桃木符轰然炸裂,金光中三个黑影发出惨叫。李十二娘趁机将银刀刺入自己心口,鲜血喷溅在竹简上,竟化作点点朱砂浮空而起。
裴文靖突然明白了一切。他咬破手指将血珠弹向朱砂,嘶声喊道:“以我裴氏百年文运为誓,封!“
血砂相融的刹那,整个长安城的地面微微震动。黑影在刺耳的哀嚎中灰飞烟灭,他臂上的青斑也渐渐淡去。晨钟响彻云霄,坊间传来百姓惊奇的议论——枯死多年的老槐竟抽出了新芽。
三个月后,裴文靖拖着病体参加殿试。当他在策论中写下“圣人制历以明时,非为篡改天道“时,宣宗皇帝突然拍案叫好。放榜那日,已成为新科进士的他独自来到灞桥,将一坛桂花酒倾入河中。
水波荡漾间,他似乎看见苏玉真和李十二娘站在彼岸,朝他含笑作揖。风中飘来若有若无的琵琶声,正是当年教坊盛行的《霓裳》遗谱。
后来裴文靖官至礼部侍郎,毕生致力于焚毁各类邪异方术。临终前,弟子们听见他喃喃自语:“...原来最珍贵的从不是偷来的时间,而是问心无愧的每一天。“
史载大中十年冬,长安异士献“长生壶“于朝,裴公当庭碎之,笑曰:“吾见过真正的永恒——在百姓晨起时的炊烟里,在学子夜读的灯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