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哪里出问题了?
- 中药逆袭:从每日情报开始
- 黑天天
- 2026字
- 2025-04-07 08:08:01
李旭走到同学中间,大家互相寒暄了几句。
胡启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小子最近忙什么呢?都不见你冒泡,要不是这次有讲座,我都差点忘了你在群里。”
李旭笑了笑:“诊所事情多,哪有你们大医院舒服。”
苗丽插嘴道:“得了吧,自己当老板多自由,我们天天被主任骂。”
正说笑间,礼堂大门打开,众人陆续入场。
能做500人的大礼堂,几乎座无虚席。
全市有空闲有上进心的中医医生几乎都过来了。
李旭和同学们找到位置坐下。
八点五十分,主持人简单介绍后,高光辉教授走上了讲台。
高教授看上去六十岁左右,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完全没有名医的架子。
“各位同仁,早上好。”高教授的声音洪亮,“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很高兴。我知道很多人好奇我要讲什么内容,容我卖一个关子,我想先分享一个病案,我今天讲课的内容就在病案中。”
礼堂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高教授环视一周,点开手里的PPT按钮,一张病例出现在大屏幕上。
他一边遥控一边介绍道:“这是一个真实的病例,患者男性,38岁,去年7月21日来省中医院初诊。
患者自诉于两年前夏季因受凉而出现高热、头痛、咳嗽等感冒症状。
经某医用大剂白虎、三黄之类方药后,感冒症状消失。
但体温始终波动在37.5℃~38℃之间,全身无汗。
虽时值盛夏,依然汗无点滴,烦热不适,纳谷欠佳,经多方治疗无效。
并求治于省第一医院,经化验及X线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给予谷维素、维生素类西药,并迭进补气、补血、滋阴、温阳等方药治疗半年余亦毫无寸功。
我初诊时给与的诊断为:身热灼手,心中烦躁。舌淡紫、舌下脉络紫暗粗长,脉沉弦细涩。余未见异常。
审证求因,此属外感发热,过用寒凉,寒性收引,致血凝失运,血瘀内阻,瘀兼气滞,气滞水不行,瘀水互患不能化生汗液之汗闭。
治当化瘀利水,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气化。
于是我给患者开了药方:桂枝18g,赤芍、鸡血藤各9g,穿山甲6g,益母草、泽兰叶、虎杖各12g,琥珀6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我当时很有自信,这个药方对患者的病绝对有效,就算不能治好,也应该会见轻。
但是情况出乎我的预料,一周后,病人复诊,病情没有丝毫减轻。”
高教授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开的药对这个患者无效?是我诊断错了吗?如果错了,应该给病人开什么药?第一个回答正确的人,可以获得今天下午坐诊旁听的最后一个名额。”
话音刚落,礼堂里立刻骚动起来。
大家都知道高教授这次来市中医院的行程,上午讲座,下午坐诊。
一共有三个旁听名额。
市中医院占了两个。
剩下一个高教授自己选。
本来大家都好奇高教授会怎么选?
没想到是采用回答问题的方式。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看着PPT上的病例,分析原因。
李旭也绞尽脑汁思考:桂枝促进排汗,改善循环;赤芍清热凉血,鸡血藤疏通经络,再配合穿山甲、益母草等辅药,应该对症,为什么无效?
难道高教授的诊断是错的?
李旭弄不清了。
他毕竟实践经验有限。
如果高教授的诊断有误,他也无法提供正确的诊断。
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有很多。
特别是年轻的医生,都不敢发言。
过了片刻,前排一位中年医生举手。
高教授示意他回答。
“可能是患者有湿邪困脾,应该先祛湿再通气。”
高教授摇头:“思路不错,但患者舌苔不腻,无明显湿象。”
接着,一位女医生站起来:“是不是有肝郁气滞的情况?需要疏肝解郁。”
“脉象沉弦细涩,不太符合。”高教授再次否定。
陆续又有几个人回答,有的说应该加活血化瘀药,有的怀疑是肾阳虚,但都被高教授一一否决。
渐渐地,举手的人越来越少。
李旭眉头紧锁,突然,他想起了今天早上的情报——“有关中药材发展的讲座”。
这个看似无关的信息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猛地意识到一点,高教授自始至终都没有提他今天讲课的内容。
但是系统情报不会有错。
也就是说,高教授今天讲课内容是有关中药材的。
难道高教授的诊断没有错,问题出在药材上?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
胡启明竖起大拇指:“兄弟,牛啊。”
苗丽也小声说道:“厉害。”
别管会不会,当着全市同行还有一些老中医的面,敢举手就已经很厉害了。
高教授注意到了他,微笑道:“这位年轻人,请说。”
李旭站起来,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高教授,会不会是你开的药方没问题,而是药材有问题?”
简简单单一句话。
却犹如拨云见雾,让很多中医同行恍然。
他们都觉得高教授开的方子没问题。
但为什么治不好病?
刚才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药方上。
却忽略了药材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中医摇头。
怎么可能这么简单。
但高教授却笑起来:“年轻人,说得好。”
他环视所有人,提高了声音:“各位,当时患者找我复诊说没有见效时,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真的是我诊断有问题?”
“于是我专门请教了我的老师……”
听到这里,众人震惊。
高教授都这么厉害了。
他的老师岂不是更牛?
只听高教授继续道:“老师听了我的叙述,也认为我开的药方没问题。
我苦思冥想,始终不得要领。
于是决定亲自给病人煎药,全程参与,以便寻找原因。
结果病人从药房里拿来药,我一看就发现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