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旁听坐诊

大礼堂中。

高教授继续说着病案。

“我开的药中有桂枝、赤芍、鸡血藤、穿山甲、益母草……”

“其中桂枝最为关键……是这服药的主药材,而且桂枝价格也很亲民,并不贵,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患者从药房里拿的桂枝竟然是假的……”

“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不是桂枝,而是细小干燥的苹果树枝冒充的,真桂枝表面红棕色,有明显纵棱线,皮易剥落,质地脆硬。闻起来香味浓郁……倒是和苹果枝有些相似之处,但药效完全不同。”

“不仅是桂枝,鸡血藤也是假的,药房中鸡血藤是金刚藤,在外观上与真品鸡血藤相似,但仔细观察仍可以区分……”

台下听课的众人面面相觑。

药都是假的,就算方子再正确,也没卵用啊!

高教授在台上越说越生气:“我当时就进了药房,逐一检查,结果临床上常见的一百多种药材,有二十多种都是假货,剩下的品质也不怎么好……”

“……当然,事后我举报了,负责采购药材的药剂科科长被抓,经查,他贪污严重……”

“我们省中医院都有这样的事情,相信市县还有一些小诊所,也绝对少不了……”

“所以,我们中医医生不仅要会看病,还要懂药材,这个病例的根源就在于药材质量。患者后来换了真品药材,效果立竿见影……这也是今天我要讲的,正是中药材在中医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礼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高教授示意李旭坐下:“这位同学,下午一点半,到内科诊室报到。”

李旭松了口气,猜对了!

今天的情报虽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也非常有用。

下午能够旁听高教授坐诊,对自己将是一次很大的提升。

周围的同学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胡启明捶了他一拳:“行啊你小子,这都能猜到!”

李旭小声道:“我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随后,讲座正式开始,高光辉从药材种植、加工、流通各个环节深入浅出地讲解,内容精彩纷呈。

李旭全神贯注地记着笔记,其他人也都听的很认真。

中午休息时,同学们围着李旭取经。

李旭说起去药材市场买药材的事情:“……市场上假货堆积如山,没点眼力,绝对买不到真货,我差点就吃了亏。”

下午一点二十分,李旭提前来到内科诊室。

胡启明和另一位中年医生已经等在那里。

“李旭,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市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林主任。”胡启明帮忙介绍。

副主任医师是一家医院的中坚力量。

虽然比不上主任医师,但也有很高的水平。

“林主任,您好,我是李氏中医诊所的李旭。”

李旭主动打招呼。

林国瑞点头示意,交待了一句:“这是难得的机会,一会好好听。”

不一会儿,高教授穿着白大褂走了进来,简单的打过招呼。

第一个病人是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主诉失眠多梦。

高教授诊脉后,并没有马上给予诊断,而是对旁边的李旭三人问道:“病人浮脉略沉,心火旺盛,应该开什么方子?”

三人同时思考,林国瑞不愧是副主任医师,最先想到解决方案:“酸枣仁汤加减?”

酸枣仁汤,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

可以适当调减其中的药材,以更加精准的对症。

高教授摇了摇头:“思路对,但不够精准。”

他一边写处方一边解释,“老人家肝血不足是根本,但还有心火,需要兼顾清心火和养肝血。”

“应该用安神汤,从源头解决问题。如果用“烧开水”来形容,失眠比作水烧开,酸枣仁汤的作用是减少柴火或把柴火灭掉,而安神汤出场,则是把柴火都撤除,开水很快就凉下来,或者凉水根本没有烧开的机会。”

“原来如此。”

李旭三人恍然,受益良多。

接下来的病例,高教授并没有再提问,而且全神贯注的给病人看病。

其中的各项手法和见解,让李旭恍然大悟。

就好比一道题,之前看书时,只知道答案,但并不了解过程。

现在旁观高教授为病人诊断,

相当于了解了全过程。

对‘望、闻、问、切’之法,有了更深的感悟。

下午三点多,诊室里来了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面色苍白如纸,在母亲的搀扶下慢慢走进来。

高教授示意她坐下,温和地问道:“小姑娘,哪里不舒服?“

“月经不调大半年了,最近总是头晕,晚上睡不好...“女孩声音细若蚊蝇。

高教授为她把脉,眉头渐渐皱起,“脉细弱,像是气血两虚……“

随后又让女孩伸出舌头。

舌淡胖有齿痕,是脾虚湿盛的表现。

但是,高教授总感觉女孩的身体还有别的问题。

需要细细诊断。

女孩的母亲在一旁补充道:“之前有个医生给开了很多补药,越吃越难受。“

高教授解释:“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是虚就一定要补。用药如用兵,要讲究策略。“

“你坐过来一些,我看看你的眼睛。”

“嗯。”

女孩移动凳子,不小心碰到了桌子。

发出一声刺耳的异响。

病房内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感觉。

但女孩的身体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双眼上翻,整个人从椅子上滑落在地,四肢不受控制地痉挛。

诊室里顿时乱作一团。

“小雅!小雅!“母亲惊慌失措地跪在地上,想要按住女儿。

高教授一个箭步上前:“别碰她!让她侧卧!“

他迅速将一个软垫塞到女孩头下,防止她咬伤舌头。

李旭和胡启明、林国瑞也立即上前协助。

大约过了一分钟,女孩的抽搐渐渐停止,但脸色比之前更加惨白,眼神涣散,嘴角还挂着白沫。

母亲泪流满面地哭诉:“教授,我女儿这病已经三年了,西医说是癫痫,吃了好多西药都不见好...刚才我怕说了您不收治,就...“

高教授摆摆手表示理解,重新为女孩诊脉。

这次他的神色更加凝重,诊脉时间也比之前长了许多。

惊癫之症,在西医院应该转神经科。

不过,这是中医院。

大多数中医院都没有神经科。

而是由内科兼治。

高光辉作为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对于神经方面的疾病也有建树,略一沉吟,说道,“情况不算严重,我给你开个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