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奏鸣曲

贝多芬还有可以纳入室内乐范畴的许多作品,即其小提琴奏鸣曲,其中也有我们不可不读的杰作。他的这类奏鸣曲一共有十首,曲趣不同而又各极其妙。从19世纪以来,这十首作品也并非一下子都被听众接受的。人们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一首一首地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像小提琴奏鸣曲这种音乐,必须作为室内乐性质的作品来玩味,不能当成小提琴独奏加钢琴伴奏来听。这是因为,它是两件乐器两个人之间的交谈辩论。这样的音乐思维是比小提琴独奏曲更内在而深思的。也正由于此,一般只爱听漂亮旋律与表面上的华美的听者,初接触它时必然会觉得无味,等到听进去了,才知其中意味深长。在贝多芬这十篇奏鸣曲中,标题为《春天》的比较好懂,而也耐得起读。名为《克罗采奏鸣曲》的一篇,托尔斯泰借用这题目写了小说,所以此曲特别引人注意。但是要想进入这一篇含义丰富复杂的音乐中去,却不是粗粗浏览一下便能做到的。应该入选的作品还有不少,伹从本书读者对象的情况考虑,只好移到“可读曲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