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英文简称“CJYM”,在国内常被亲切地称作重庆建设・雅马哈。它由建设集团与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携手,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出资组建,是摩托车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公司占地面积约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3万平方米,其中4.8万平方米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1992年11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并于1994年顺利开启正式投产的崭新篇章。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鉴于公司专注于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且战略布局集中在特定区域,建设・雅马哈精心设立了管理、技术、制造三个本部,并进一步细分为二十六个课,采用集权度较高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自公司创立以来,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适时、恰当地对组织机构设置的重点进行了调整。
在20世纪90年代公司创立之初,组织结构设置着重强化生产一线管理,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后,逐步向强化技术、质量、管理等部门方向转变,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深化,组织结构又逐渐向市场及营业部门倾斜,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2004年,随着上海雅马哈・建设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成立,重庆建设・雅马哈再次转型为制造型企业管理模式,逐步构建起以技术开发、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为主的管理架构。截至2008年企业搬迁,公司拥有员工1800余人,其中日本雅马哈常驻人员12人。公司设备完备,共计574台,其中进口设备274台,金属切削机床95台,其他设备479台/套。公司配备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铸造、机加、焊接、涂装、总装和物流生产线,主要生产50型、90型、125型、150型、200型、250型等多种型号摩托车。其代表车型包括“天剑”YBR125、“天戟”YB125E、“劲悍”YBR125SP、“劲龙II”JYM250太子车、“劲飚”JYM200城市路车、“劲豹”JYM150-A、JYM150-B、“劲虎”JYM150辐条轮及压铸轮摩托车、TT-R50儿童越野车、“劲龙”JYM250J、JYM150J公安车与公务车等。
截至2007年底,重庆建设・雅马哈累计产量突破130万余辆,产品远销83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自重庆建设・雅马哈诞生起,便把“用户至上,坚守高质量准则,秉持以人为本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促进中日真诚协作”作为坚定不移的经营方针,心无旁骛地朝着“缔造中国一流企业”的目标全力进发。
在产品研发中,合资公司深度依靠日本雅马哈完备且先进的产品开发体系,依据中国的道路状况以及用户需求,在设计阶段,引入日本雅马哈处于行业前沿的CAD图形工作站,结合先进精密的检测手段,以精研细究、精益求精的态度,成功打造出一大批契合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与此同时,公司充分利用JYMAX计算机系统,对生产、采购、财务等各环节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优化。通过大力开展“5S”“TPM”“QMS”等活动,持续完善经营管理架构,稳步提升企业运营效能。
在质量把控方面,公司成果丰硕。先后成功搭建并顺利通过了ISO9002:1994版以及ISO9001:2000版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这无疑为向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世界名牌摩托车筑牢了坚实基础。公司旗下的JYM150/JYM150-A/JYM150-B系列摩托车凭借过硬的品质,荣膺重庆市名牌产品称号;JYM150-A/-B和JYM250两款产品因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被评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劲豹、劲龙、风帆、天剑等品牌依靠卓越的性能与良好的口碑,在消费者群体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建设・雅马哈”品牌也由此被评为知名称号。
1999年10月,公司成功通过日本雅马哈出口车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一举成为雅马哈在海外极为重要的出口基地之一。从2004年至2007年,公司连续四年摘得重庆市“十佳”外商投资企业的荣誉桂冠。截至2008年底,重庆建设・雅马哈还多次荣获重庆市质量效益型企业、重庆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重庆市十佳外商投资高营业额企业、外商投资出口创汇企业等众多荣誉奖项。
在技术交流与合作领域,重庆建设・雅马哈与日本雅马哈始终维持着紧密无间的互动。日本雅马哈向建设・雅马哈累计派驻近70位常驻人员,前来开展技术指导的人员更是多达250次以上。与此同时,重庆建设・雅马哈也积极选派员工前往日本雅马哈进修学习,累计派出人数达430余人次。
回顾1992年至 2008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建设・雅马哈依次经历了计划筹备、稳健发展、主动调整、快速增长这四个发展阶段,在时光的洗礼中不断成长、日益壮大。
一、计划筹备期
时光倒回1983年4月,经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牵线搭桥,建设集团与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携手同行,顺利签署了技术援助协议。自协议签订后,建设集团成功引入日本雅马哈的80CC型摩托车技术,并在后续的日子里,通过不懈努力,稳步实现了该技术产品的批量生产,开启了一段技术革新与产能提升的发展篇章。
随着市场形势的动态演变,为深度吸引外商投资,广泛吸收前沿技术经验,全方位提升产品质量,精细化优化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效能,进一步拓展出口创汇的规模,壮大自身在摩托车制造领域的影响力,建设集团与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秉持平等、共赢的理念,期望深度挖掘双方优势资源,以此从容应对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自1991年11月起,双方高层领导围绕合资合作事宜,展开了多轮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探讨,在诸多关键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与相关合作意向。
1992年10月,重庆建设・雅马哈迎来了重要的发展节点,顺利获颁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批准证书”。次月,又从重庆市工商局正式领取“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标志着“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启了企业发展的全新征程。同年12月,重庆建设・雅马哈召开第一届董事会,会上决议将公司注册资本确定为1200万美元,总投资额定格为2998万美元。1993年9月,中日合资的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盛大举行开业庆典,宣告企业正式步入运营正轨。12月,重庆建设・雅马哈高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第一辆SR150摩托车成功试生产下线,为企业后续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发展期
1994年6月,在各方的悉心筹备与通力协作之下,JYM150摩托车正式迈出了批量生产的坚实步伐,开启了属于它的市场征途。同年10月,经重庆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评估与鉴定,重庆建设・雅马哈凭借其在技术领域的卓越实力以及企业运营层面的突出成果,荣获“重庆市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这一殊荣。在这一年里,公司于摩托车销售领域成绩卓著,共计售出12133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达19121万元,上缴税金也达到了1900万元。
1995年7月,JYM150-A“劲豹”摩托车惊艳亮相,以其独特魅力迅速吸引市场目光,并即刻投入生产,为竞争激烈的市场增添了一抹夺目的亮色。次月,重庆建设・雅马哈的涂装生产线顺利竣工并投入运营,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生产链条。为稳步推动企业朝着更高目标前行,公司逐步加大投资力度。至1995年12月,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攀升至6500万美元,总投资额更是高达8100万美元,充分彰显出企业强劲的发展潜力与后劲。
1996年,重庆建设・雅马哈引入TPM活动,秉持着“全体一心,创造理想、希望与感动”这一核心理念,全面且深入地推进TPM活动。与此同时,借助5S达牌活动的有序开展,公司内部环境得到了极为显著的改善,现场管理水平成功跃升至国内一流水准。同年,“劲豹”JYM150-A摩托车凭借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膺全国名牌商品称号。
1997年7月,JYM90T风帆踏板车成功推向市场并顺利实现投产,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10月,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的1996~1997年度全国最大500家三资企业榜单中,重庆建设・雅马哈凭借其卓越的综合实力,位列第160位,有力地彰显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强劲竞争力。
1998年6月,重庆建设・雅马哈的W35物流改善工程圆满收官,同时成功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夯实了基础。7月,JYM250太子车正式投产,公司同步举行TPM导入誓师大会,以实际行动展现出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与决心。同年,“建设・雅马哈”荣获重庆市知名字号。截至1998年底,重庆建设・雅马哈累计生产摩托车21万台,销售20万台,成绩斐然,令人瞩目。
三、调整期
回顾1999年至2002年这段时期,摩托车制造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市场参与者数量的不断攀升,摩托车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逐渐步入白热化阶段。在此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重庆建设・雅马哈以大排量、高品质、高价位为显著特色的JYM150系列主打产品,其销售情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尽管在2000年前后,重庆建设・雅马哈积极布局市场,相继推出“劲龙”Ⅱ、新“风帆”、JYM200“劲飚”以及JYM150“劲虎”等多款产品,期望借此提升市场份额,但当时产品销售未达预期,陷入了一段相对低迷的时期。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重庆建设・雅马哈并未消极以待,而是主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与分析,精准把握市场实际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有条不紊地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
2000年3月,劲龙Ⅱ和新风帆两款摩托车正式投放市场,为当时略显沉寂的市场注入了全新活力。同年12月,劲飚JYM200、激情劲豹SRV-1以及劲虎JYM150摩托车也陆续与广大消费者见面,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体系。
进入2001年,重庆建设・雅马哈在多个领域持续发力。5月,公司顺利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复评,并荣获“出口质量许可认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JYM150摩托车首次作为全国“工商专用公务车”,这无疑是对产品质量与性能的高度认可,也为品牌形象的提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6月,公司引入日本雅马哈先进的“顾客满意度”(CCS)理念,旨在从客户需求出发,进一步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11月,公司精准洞察市场消费者需求变化,适时推出JYM150-2清爽劲虎,充分展现了公司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感知能力。与此同时,重庆建设・雅马哈积极拓展销售网络,精心构建了数百家实施区域化管理的营销网络体系,销售范围从最初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逐步拓展至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份,极大地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12月,菲律宾经销商专程前来访问,并参与了首批SR150出口菲律宾的出厂仪式,标志着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2年3月,对于重庆建设・雅马哈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公司被日本雅马哈公司正式授予“YAMAHA海外出口基地”称号,这意味着重庆建设・雅马哈的产品正式踏上了走向全球的征程。同月,公司隆重举行成立十周年纪念庆典,回顾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蓝图。10月,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精心打造的天剑YBR125隆重上市,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热烈追捧,当年“天剑”月销量成功创下重庆建设雅马哈单品种历史最高纪录。在1999年至2002年期间,重庆建设・雅马哈在生产与销售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生产摩托车15万台,销售15.7万台(其中出口累计近7000台),为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增长期
自2003年起,重庆建设・雅马哈全身心地投入到“改善无止境”的TPM活动理念实践之中。在这一理念的持续滋养下,公司于摩托车零部件及成车出口领域,犹如一颗茁壮成长的树苗,逐步积攒起蓬勃的发展力量,最终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重大突破。其出口业务版图,从1998年仅有一个国家的星星之火,稳步发展为燎原之势,拓展至近60个国家,生产经营也由此踏上了快速腾飞的发展轨道。
在2003年至2005年这段砥砺奋进的时期,重庆建设・雅马哈始终秉持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深耕细作国内与国际市场。公司累计产销摩托车数量达到近47万台。至2007年,公司的发展势头愈发迅猛,全年累计生产成车295789台,销售成车296691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全年成车生产量、年度成车销售量、年度成车出口量、年度销售收入、年度发动机生产量、年度发动机出口量、单月成车生产量、单月成车销售量等八项核心指标上,均成功打破历史纪录,树立起全新的行业标杆。
回顾2003年,诸多重大事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3月,“天剑”JYM125、(JYM125-2)两轮摩托车凭借其超凡卓越的品质,成功斩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2003年“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奖,这一荣誉的取得,无疑是对公司雄厚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与有力彰显。4月,公司旗下各款型摩托车顺利通过审核流程,成功获得“3C”认证,为产品在市场上的广泛流通进一步筑牢了根基。9月,公司更是凭借扎实的管理基础与卓越的质量管控能力,顺利通过ISO9001:2000版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这标志着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成功跃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2004年,同样是充满变革活力与无限机遇的一年。5月,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与建设集团在上海强强联合,共同组建了上海雅马哈建设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该公司肩负着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车在国内的销售、售后服务以及零配件销售等重要业务使命,自此,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拓展征程正式拉开了崭新的帷幕。为了更好地契合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公司果断决策,启动了新工场建设项目。8月3日,CJYM首台“天骐 YB125”摩托车成功下线,并迅速高效地推向市场,凭借其出色的性能与品质,收获了市场的热烈追捧与积极反馈。9月16日,新工场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奠基仪式,这一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新工场建设项目已全面、有序且高效地展开。凭借在经营业绩上的斐然成就以及在企业形象塑造方面的卓越表现,重庆建设・雅马哈在2003年与2004年连续两年荣膺重庆市年度“十佳”外商投资企业的至高殊荣,在行业内树立起了卓越典范。
2005年,重庆建设・雅马哈又全面地推行危机管理体系,以一种循序渐进的节奏提升企业应对各类状况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如同精密齿轮般有序咬合,稳健地朝着安全有序的方向发展。同年3月,承载着企业海外拓展期望的首批 YBR125(04D)车顺利驶下生产线,正式开启了前往欧洲市场的征程,为公司海外出口业务开拓出一片崭新天地,成功迈上一个新台阶。6月,TT-R50儿童越野车也成功下线,随即成批出口至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留下了足迹。随着重庆建设・雅马哈在成长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其发展成果逐渐反哺,对建设集团的整体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年,重庆建设・雅马哈全年摩托车销量达到20万辆,在建设集团127万辆的总销量中,占比15.7%。不仅如此,作为建设集团的重要合资企业,重庆建设・雅马哈积极发挥人才培养与输送优势,为建设集团输送了10余名高级管理人才,逐步成长为建设集团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的关键基地之一。
2006年2月,重庆建设・雅马哈的YBR125摩托车成功通过WVTA认证(欧盟车辆型式认证),100位西班牙经销商慕名而来,专程前往公司参观访问,深入了解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生产运营模式。4月,公司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德国莱茵TüA公司认证,成功斩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证书,彰显了企业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追求。5月,YBR125SP“劲悍”摩托车下线;而TT-R50儿童越野车在成功开拓北美等市场后,凭借过硬的品质,正式踏上返销至品质要求极为严苛的日本市场的征程。6月,重庆建设・雅马哈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再度(连续三年)荣获2005年度“重庆十佳外商投资企业”荣誉称号。12月,当重庆建设・雅马哈累计生产摩托车达到100万台时,公司举行了一场庄重而盛大的庆祝仪式。重庆市领导以及日本雅马哈社长等高层领导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辉煌时刻。仪式期间,公司不忘社会责任,向重庆市儿童福利院慷慨捐款10万元,传递爱心与温暖。
2007年 7月6日,重庆建设・雅马哈顺利通过俄罗斯GOST工厂现场审核认证,进一步拓宽了国际市场的准入通道。7月25日,面对重庆部分地区遭受洪灾的严峻形势,公司迅速行动,向重庆市慈善总会捐赠爱心捐助款20万元,全力支持受灾地区的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9月,原总经理渥美一政先生凭借在企业管理与技术交流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中国外国专家“友谊奖”。10月,为迎接“YES!YAMAHA激情穿越E之旅”的车手,公司精心举行授旗仪式,为这场充满激情与挑战的活动助力。11月,中美地区销售公司YBR125车业绩斐然的18位中美经销商齐聚公司,进行参观访问,深入交流销售经验与市场洞察。这一年,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全年销量达到50.56万辆,同比增长41.61%。12月,公司成功推出新车型YBR250 SPEC天剑王,丰富了产品矩阵。同时,公司凭借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重庆市政府颁发的“履行社会责任贡献突出奖”,管理本部部长高田次郎先生也荣获重庆市“三峡友谊奖”。
2008年3月18日,重庆建设雅马哈公司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时刻——新工厂搬迁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仪式过后,公司有条不紊地搬迁至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工业园B区,开启了企业发展的全新篇章,为未来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