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温情

石砌凉亭内,檐角铜铃随风轻晃,发出细碎的声响。

朱元璋猛地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腰间玉带撞在石桌上发出脆响:

“毛骧!即刻将李明远秘密押入诏狱!记住——”

他眼中闪过狠厉的光,“咱要知道他的所有事情。”

毛骧正要躬身应声,却被马皇后打断。

马皇后凤目含忧,突然出声:“重八,不可。”

她转头看向毛骧,语气虽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毛指挥使,你先下去。”

毛骧顿时有些犹豫,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虎目圆瞪,怒斥道:“看咱作甚,没听见咱妹子的话吗?”

毛骧身子一颤,匆匆行了一礼,赶忙退出凉亭。

马皇后等毛骧走远后,突然一把抱住朱元璋,将头埋在朱元璋腰间,呜咽声在寂静的凉亭中回荡。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朱元璋顿时慌了神,他手足无措地僵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手忙脚乱地轻拍她后背,声音里满是关切:

“妹子,咋了,咋哭了啊?”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仿佛回到了年轻时,面对妻子委屈时的模样。

马皇后却不回话,只是一味的哭泣,却是抱的朱元璋更紧了。

朱标在旁边劝道:“母后,怎么了?”

朱标说完之后,瞟了一眼石桌上的册子,眸光微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便不再多言。

一时间,凉亭内唯有马皇后压抑的哭声,泪水浸湿了朱元璋的龙袍,晕开一片深色的痕迹。

过了好久马皇后才停止哭泣,在朱元璋的龙袍上蹭去眼泪,朱标赶忙递上绣着金丝的手帕,说道:“母后,擦擦眼泪。”

她的双眼红肿,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显得格外憔悴。

朱元璋伸手接过手帕,动作轻柔地为马皇后擦拭泪痕。

他的目光温柔而深情,看着她眼角的细纹、鬓间的白发,想起两人从微末携手至今的岁月,想起那些共患难、同甘苦的日子,眼眶不禁微微湿润。

曾经那个陪他四处征战、为他洗衣做饭的女子,如今也已不再年轻。

朱标看着父皇与母后温情的一面,朱标却是有些尴尬。

毕竟谁看见自己的父母在旁温存,不尴尬呢。

马皇后也意识到,朱标还在身侧,有正事要说,于是收敛情绪,抬起头来,

轻轻握住朱元璋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重八,那李明远能在不知雄英身份的情况下救人,足见其心地纯善。

那日我突发高热,张院使束手无策,开的药方喝下去毫无效果。

我躺在床上,只觉得浑身滚烫,意识都有些模糊了,都以为要随雄英去了。

是你从他那求得灵药,才捡回这条命。

他虽猜到你是陛下,却依旧热情相待。

臣妾起初以为他有野心,可这野心,说不定是想在大明施展抱负,为陛下、为大明效力啊。

你又何必一定要把册子上的内容当真呢?更何况,如今雄英尚在,我也安好,标儿也在眼前。

这天下总不能单靠你们父子,就能把大明治理好吧?”她的话语中满是恳切,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朱元璋能够放下心中的疑虑。

朱元璋一时语塞,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

朱标也在旁劝道:“是啊,父皇。说起来,那李明远也算是救了儿臣。”

马皇后闻言,满脸疑惑,松开朱元璋的手,抓住朱标的胳膊:

“标儿,你怎么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焦急与担忧,紧紧盯着儿子。

朱元璋见状,不再隐瞒:“那李明远说,标儿长期被人下毒。”

马皇后脸色骤变,惊得后退一步,险些站立不稳。她的双手微微颤抖,惊出一身冷汗:

“标儿,你如今感觉如何?”

马皇后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担忧与心疼,眼神中满是关切。

朱标怕母亲担忧,连忙安抚:“母后勿要担心,那李明远,说毒药剂量不大,李明远已给我开了药。”

马皇后周身寒气四溢,厉声道:“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谋害储君!毛骧在干什么?”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朱元璋接口道:“不止标儿,雄英也中了毒,且剂量更大。”

马皇后神色紧张,声音都有些发颤:“那雄英现在怎样了?”

朱元璋露出笑意:“已经被李明远治好了,今早还去应天府赶集市呢。只是不知为何?有些失去记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但眉头依旧紧皱。

马皇后寒声道:“到底是谁干的?”

朱标苦涩开口:“回母后,是...东宫。”

马皇后皱眉,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东宫?吕氏?”

朱标点头,脸上满是痛苦与无奈。

马皇后欲言又止:“她为何?”她看向石桌上的册子,瞬间明白了一切,“先害死雄英,再害标儿,如今吕氏是太子妃,按照皇明祖训,允炆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然后又想到允熥,她心中满是心疼,这孩子没了母亲,身边还有这般毒妇,实在可怜,“这个毒妇,我还以为她贤良淑德,原来全是假的,我真是瞎了眼!”

马皇后握紧拳头,心中的愤怒几乎要喷涌而出。

“还有,母后,李明远说,婉儿的事,可能另有隐情。”朱标说道,“他说有两个可能,一是父皇……”

“不可能!”马皇后斩钉截铁地打断,“你父皇不会,也不可能这么做。”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马皇后抓住朱标的手,“标儿,你要相信你父皇,他是把心都掏给你了。”

“母后放心,儿臣晓得。”

“第二个可能,是吕氏串通婉儿的侍女暗中下手。”朱标继续道。

马皇后神色凝重,陷入了回忆:

“女子生产,头胎最难,后面二胎,三胎反而顺利。

婉儿生下允熥后突然薨逝,我当时就觉得奇怪,如今想来……允炆和允熥不能再留在东宫了。重八,我想把这两个孩子接到坤宁宫来。”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希望朱元璋能够答应。

朱元璋沉思片刻,看向朱标:“标儿,你意下如何?”

朱标点头:“也好。”他指了指石桌上的册子,“父皇,那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