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跑吧孩子:儿童运动心理及实践手册
- 燕子
- 2420字
- 2025-05-14 15:27:16
前言
运动,让孩子绽放生命之光
作为运动心理学博士和曾经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长期从事心理学、公共健康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让我有机会在养育自己的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更多地去思考和实践运动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和方法。常常有家长向我咨询:一两岁的孩子怎么培养运动能力?孩子运动能力差怎么办?该如何选择运动兴趣班?孩子没有运动天赋,是不是应该放弃在运动上的培养?虽然我尽可能简明扼要地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但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的答案,也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这促使了我写这一本书来更具体地回答这些问题。
不少家长让孩子运动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身体发育更好,这确实是运动显而易见的好处。运动能力好的孩子,往往吃得好、睡得香、生病少,家长省了不少心。其实,除了促进身体发育,运动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本书的第1章和第2章,我们将用科学的理论,系统地梳理运动在孩子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对其生理发育、语言能力、心理健康、情绪能力、社会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运动能促进学习吗?还是会减少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习?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坐不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独立完成家庭作业能力差。这往往跟孩子每天坐的时间太长,缺乏锻炼有关。“动”是天性,是身体和心理的需要,如果“动”的需要被压抑,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问题。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满足了孩子对“动”的需求;如果“动”的需求被满足了,那么需要“坐”的时候,孩子才能坐得住。在第3章中,我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为什么运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也会介绍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
既然运动对孩子有帮助,那是不是让孩子自由玩耍就足够了呢?动作发展有什么规律?什么时候是培养孩子运动能力的“关键期”?家长如何把运动融入到生活的场景和家务活动中,让孩子在“动”中发展运动能力,促进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家庭责任感?在本书的第2章、第4章和第5章,我们将针对各年龄阶段孩子身心的发育特点,给出许多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和游戏。
我跟其他家长一样,一度担心孩子每天久坐会引起的身体发育和心理问题。久坐直接导致每天运动量不够,造成超重甚至肥胖。久坐会对颈椎和腰椎产生长期的压力,造成脊柱发育不良,引起驼背,影响身体发育。久坐往往也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多地被束缚在电子产品中,网课、课后班、电子游戏,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孩子的时间和注意力。特别是很多男孩子的家长发现网络游戏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社会交往。甚至一些孩子出现上瘾、抑郁等心理问题。积极参与运动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一问题。运动兴趣班提供了让孩子放下手机与电脑,在运动中找到乐趣,提高社交能力的途径。在实践中,很多家长纠结什么时候送孩子去运动兴趣班,如何发掘孩子的运动天赋,在众多运动项目中如何选择,在各种兴趣班中如何考察其质量。在本书的第6章和第7章,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运动兴趣班绝不仅仅是为“有天赋”的孩子准备的。我不鼓励每个孩子一定要通过打败对手去争第一,而是让孩子在参与竞技的过程中享受到参与的乐趣和进步的喜悦,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面对挫折。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结交朋友、提高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应该怎么解决;孩子运动能力强,要不要“推”,要怎么“推”;孩子运动成绩不理想该不该放弃。在本书的第8章和第9章,我们将探讨家长在培养孩子运动特长过程中应该有的心态,做决定时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还有一个往往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对身体教育的不够重视使儿童和青少年缺少机会和意愿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就更谈不上去“照顾”自己的身体。一方面,青少年的肥胖率接近20%,[1]他们在未来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我们也时常听到不少青年人不注意劳逸结合,导致过劳死的报道。另一方面,很多青少年会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够“完美”而自卑。我们对女性的身材形象的审美也越发趋于单一:瘦、更瘦。这也导致很多女孩子用极端且不健康的方法减肥。这样极端地对“瘦”的追求也从侧面反映出女性对身体缺乏自信。
这和我们缺乏“身体教育”不无关系。回想一下我们什么时候教过孩子去了解和探索自己的身体呢,你仔细观察过自己的身体吗,你的手指、上肢、下肢能伸展多远,能完成什么动作,能跑多远,柔韧度又怎么样,你喜欢你的身体带给你的力量吗?
如果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许会发现自己身体更多的优点,不再那么单纯地追求以瘦为美。如果爬个楼都气喘吁吁,你会希望自己的身体更强壮一些;如果你喜欢跑步,你会希望自己的腿部有更多肌肉,而不去羡慕和追求“火柴棍”一样的双腿。在运动中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身体,是儿童和青少年缺乏的一门课。了解自己的身体,孩子才能在今后的成长和生活中去管理、爱惜和改善自己的身体。
最后,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和培养离不开家长的参与与支持。有运动氛围的家庭环境才能养育出爱运动的孩子,这首先就要求家长能积极参与运动,做好榜样。如果你没有运动的习惯,又工作繁忙,那怎样去帮助自己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引导全家人一起积极参与运动呢?本书的最后两章将给你答案。
我的儿子和女儿今年9岁和7岁了。跟绝大多数家长一样,我最常思考的问题是:除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让他们健康成长,发展健全的人格,并有能力去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这本书是我给自己的答案之一。我也希望家长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思考,认识到在学习知识之外,运动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孩子可以在运动中强健身体、获得乐趣、结交朋友、满足其身体和心理的需求。运动也可以健全身心,改善情绪,缓解压力,提高自信,最终提升生命力。这股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是他们的“隐形的翅膀”,可以帮助孩子抵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健全的身心去拥抱未来美好的生活,绽放生命的光芒。
[1] 参见中国儿童中心编、苑立新主编:《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